kepusuowd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pusuowdp 我的自由天地,科普,评论,社会资本,新媒体,不一而足,势要弄出点小浪花。

博文

电自远方来

已有 2489 次阅读 2014-4-15 12:19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当富兰克林在电闪雷鸣中放飞风筝时,他可没有预料到这只风筝对电力发展史带来的贡献。
 
但是如何将远方的电安全地输送到千家万户,满足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输电的要求?“特高压”似乎成为“电自远方来”的最佳解决办法。
 
在刚刚结束的2014年全国两会上,“特高压”再次成为热词,一些提案均指出,要着力发展特高压。
 
特高压,在我国指的是±800千伏及以上的直流电和1000千伏及以上交流电的电压等级。发展特高压不仅有利于实现能源结构的调整,满足经济生活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同时也有助于缓解人们的“心肺之患”——雾霾。
 
近日,第37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邀请业内专家聚焦“特高压”。
 
“天网”恢恢
 
近百年来,电压的等级逐渐升高,同时电网规模也逐步扩大,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天网”。
 
1952年开始,瑞典、美国、前苏联等先后建成400千伏级的输电线路。1959年前苏联建成了500千伏的输电线路。1965年,加拿大建成了735千伏的输电线路。随后前苏联、美国相继建成750千伏和765千伏输电线路。
 
我国电网电压等级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的过程。在1949年以前,我国的电力工业发展缓慢,电网规模很小,电压等级也较低。
 
新中国成立后,电网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电压等级逐步提高。
 
1954年,第一条220千伏的丰满电厂-抚顺线路建成。1972年,第一条330千伏线路建成。1981年,第一条500千伏(平顶山-武汉)线路建成,并启动500千伏电网建设。2005年,第一条750千伏的线路(官亭-兰州东)线路建成,西北电网开始构筑750千伏电网。2009年,第一条1000千伏的晋东南-南阳-荆门输电线路建成。
 
在交流输电发展的同时,直流输电在我国也取得了快速发展。1989年建成了葛洲坝到上海的正负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此后又相继建设了一批正负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2010年,正负500千伏的电压开始上升到正负660和正负800千伏。
 
“特”在何处
 
我国幅员辽阔,要把电从西部送到东部需要跨越几千公里距离。因此,特高压输电成为了“西电东送”等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
 
而特高压“特”在何处呢?
 
简言之就是四“特”。一是输送容量特大,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自然功率能够达到500千伏输电线路的5倍,而±800千伏直流特高压输电能力是±500千伏高压直流的2.1倍。
 
二是送电距离特远,在输送相同功率的情况下,1000 千伏的特高压输电线路最远的经济送电距离长达1500千米,相当于500千伏线路的3倍,而±800千伏直流输电的经济输电距离也可以达到2500千米及以上。
 
三是线路损耗特低,在导线总截面、输送容量不变的情况下,1000千伏交流线路电阻损耗是500千伏的25%,±800千伏直流线路的电阻损耗只有±500千伏的39%。
 
四是走廊占地“特省”,在交流特高压方面,线路走廊宽度为81米,单位走廊输送能力为62兆瓦/米,约为500千伏线路的3倍。而在直流特高压方面,±800千伏、6400兆瓦直流输电线路的走廊宽度约76米,单位走廊宽度输送容量为84兆瓦/米,是±500千伏、3000兆瓦的1.29倍。
 
助力缓解雾霾
 
在“十面霾伏”中,公众的健康受到了损害,环境问题愈发引起重视。在抗击雾霾的过程中,特高压输电也将发挥自己的一臂之力。
 
通过实施跨区输电,特别是特高压输电,当前的雾霾问题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我国的燃煤分布是和经济发展状况相关联的,经济发达地区的燃煤需求较高,因而主要分布在华中、华东的沿海地带。
 
统计数据表明,煤炭的燃烧效率大概是15%,而煤用来发电的效率是35%左右。因而国家电网公司直流建设部副主任高理迎指出,改变能源消费习惯将有利于缓解雾霾,通过把直接燃煤改为电能替代的方式可以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
 
如果在燃煤产地就地建厂,然后把电能输送到其他地区,这种燃烧格局的改变也将大大缓解雾霾。再者就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加大绿色能源的产出,主要是风电和光电。
 
高理迎介绍,按照国际绿色和平组织发布的报告推算,在京津冀地区,每输送1亿千瓦时的电力,PM2.5就会减少7吨,PM10减少约17吨。测算数据显示,通过让电从远方来,用输电替代一部分输煤,能够减少大概23%~25%的雾霾。
 
两交三直
 
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策划部副主任张正陵指出,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两交三直”的特高压工程。
 
自2005年以来,我国特高压的发展就得到了国家的重视,有关特高压的发展规划也被纳入到了国家发展规划和有关文件中。
 
截止2013年1月底,我国已经建成了“两交三直”的特高压工程。这些工程在安全性、可行性和经济性方面得到了验证,实现了中国创造与中国引领。
 
而在未来,我国将继续扩大西电东送的规模,满足社会的用电增长需求,优化能源运输体系,高效利用水电、风电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改善东部和中部的生态环境,拉动并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媒体科技传播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原文地址链接:http://www.science-weekly.cn/skhtmlnews/2014/4/2409.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8002-785111.html

上一篇:说文解字
下一篇:我们身边的核科学技术(展览)
收藏 IP: 223.72.177.*| 热度|

2 朱晓刚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22: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