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e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peng

博文

移民后裔的方言流变

已有 4508 次阅读 2010-12-23 15:35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近代中国历史有三次较大的移民浪潮,闯关东,走西口和下南洋。但是,这三次移民浪潮后移民后裔所讲的方言有差别。
        先来看下这三次移民史的简介。
        走西口是指明,清至现代,由山西,陕西北部及邻近地区的居民因经商或谋生而向长城外少数民族地区的移民活动。移民的目的地是现在的内蒙古中西部,包头就是因为走西口的移民较多而形成的城市。因为走西口主要是以山西省中北部、陕北一带居多,造成了现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主要使用晋语。
        闯关东是中国近代史上华北地区(直隶、山东等)无地或少地农民向东北三省移民的运动,于民国初年达到高潮。东北地区主要流通的方言均属于官话系统。主要分为使用最广的东北官话,辽东半岛主要使用的胶辽官话以及极北地区使用的冀鲁官话。
        下南洋的历史比较长。以马来西亚为例,鸦片战争后,清廷承认国民前往海外谋生的权利,大量华工从中国输入到马来半岛成为工人。现在马来西亚华人普遍以普通话和各种闽粤方言交流。
        总结一下,内蒙古中西部的移民仍是使用晋语,也就是移民输出地的方言,当然有些不同于山西省内晋语的特色。东北地区的移民大多数使用东北官话,除了大连周边地区外,移民忘掉了移民输出地的方言。东南亚的移民老一辈的仍旧讲着输出地的方言,受中文教育的年轻一辈大多会讲普通话。三个地方,三种情形。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不同的呢?同样可见,语言不能作为判断血缘远近的主要依据。
        分析一下,可有以下几点所得。一,凡移民迁居地原住民不讲汉语的,移民的方言能流传下来。例如内蒙古中西部清朝时是蒙古部落游牧地,晋人于清末大举迁入此处,晋语能流传下来。还有,闽粤华工大举迁入东南亚,也会流传原来的语言。但是,东北自开禁之前就有汉人满族,移民原来的方言流失。二,凡移民来源地较多的,移民的方言不容易流传下来。语言是用来交流的,随着交流的扩大话,语言趋向于统一。东北地区移民来源地遍布整个华北地区,各种方言进入东北的唯一结果就是各种方言消失。东南亚的各种方言不利于交流,当教育普及后,结果也是各种方言消失,移民后裔通过普通话交流。可是,晋人入迁内蒙古中西部,来源地相对单一,语言相对相同,结果就是这种方言留存下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9271-396530.html

上一篇:兖州——2015年城区人口过50万?
下一篇:使学生尽早接触科学研究的最前沿
收藏 IP: .*| 热度|

1 武夷山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0: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