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3-IBM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iaoqiao1980 努力揭开更多原子核的秘密

博文

当下低能核结构领域不可思议的困境(6)γ软核

已有 2436 次阅读 2021-6-6 11:53 |个人分类:心智之旅|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不管实际的原子核是什么样子的,球形都是我们讨论原子核形状的出发点。原子核会有一个形状,这是一个很容易就会有的结论。只不过,由于原子核本身是多核子强作用的量子系统,所以这个形状和经典物体的形状会有区别,这种区别是我们研究原子核的兴趣之一。经典的形状和量子的形状究竟会有多大的差距呢?虽然原子核物理研究了很多年,但是这种区分并没有成为真正在意的问题。我们只是知道差别很大。比如经典的球形是会转动的,但是量子客体如果是球形的,转动就没有了意义。

       把形状纳入原子核成为一个专门的概念,这里边几何模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这个模型中,球形是最简单的解。对于原子核来说,自身的内禀的形变(四极形变)会有两个重要的量来描述。一个是β,描述的是椭球形偏离球形的程度,一个是γ,描述的是三轴形变偏离椭球的程度,如下图。(取自2010年近代物理评论《原子核形状的量子相变》)

       经典的形状是完全确定的。对于原子核这样的量子客体,形状可以叠加,这些量都可以出现涨落。所以经典的形状概念是我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但是真正的形状可能想起来都很困难,它是不确定的。如果涨落很小,我们认为这个形状是刚性的。比如传统理解的球形是真正刚性的。因为一般我们认为原子核的低能激发是形状非常小的变化的结果。如果体积不变,球形自己很难变化。如果变化了,就是激发的状态了。

        至今我们完全确认的是刚性的长椭球的存在(还有争议的可能是它的激发模式)。不管是理论还是实验似乎都符合的很好。正是这个工作被授予了诺贝尔奖。几何模型的想法,就是把几何变量当作动力学变量进行求解,这种想法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这个工作本质上和量子引力是相似的,都是把几何变量量子化。但是当涨落很大的时候,如何确定经典的形状我们并没有可信的操作。

        我们当下对于核结构的形状的理解,包括教材里边,都是从球形核开始讨论的,然后是长椭球核,然后才是其它的形状。球形负责的是振动的模式,长椭球给出了转动的模式,我们一直以来就是这么想的。如果球形核的观念出了问题,本质上就是我们对于原子核的振动的理解出现了问题,这是超出想象的。

       粒子物理的新物理是在更深层次上的物理结构,标准模型是它的低能近似。发现新物理不会改变我们当下对粒子物理的理解。但是今天的核结构新物理的出现,非常有可能彻底改变我们对于核结构的基本概念的许多理解。这种事情在物理学中是非常少见的,和行星的天文学革命非常类似。科学革命有两大类。一类是进入新的研究领域,老的研究观念不好使了。一类是这个研究领域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发现原来的想法真的是有问题甚至是错误的。这种情况除了科学诞生之初,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如何理解原子核的振动,我们可能需要新的角度。在几何模型中,典型的解除了球形、长椭球,还存在一类算起来很简单的解,就是γ无关的原子核。这个模型中不存在γ自由度。虽然算起来比较简单,但是理解起来就真的非常困难了。长椭球的γ是0度,扁椭球的γ是60度。中间的γ度是三轴形变。所以如果γ是不确定的,这个核是上边图中所有可能形状的叠加。你能想出来这个形状么?

       这种解是γ完全不确定的。我们把任何γ不确定程度很大的核都称为γ软的。举一个简单地例子,一个长椭球和一个扁椭球叠加的形状,一定是γ软的。这里边我们要区分形状共存和形状叠加。前一个指的是原子核具有不同的形状。后一个指的是原子核的形状本身同时包含了很多不同的形状。一个长椭球和一个扁椭球叠加,这在量子力学中理解起来很容易,但是从几何模型来说就非常难做了。

        之所以考虑γ软核,就是因为它虽然也有振动,但是它的转动的部分非常有启发,和球形核的振动部分,实际上是非常像的。Garrett等在否决球形核之后,就认为这类核应该是γ软的。只不过我们平常知道的γ软核的激发谱和他们的发现还是差别很大。

        (请看下回继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01-1289973.html

上一篇:当下低能核结构领域不可思议的困境(5)像球一样的形变核
下一篇:基础创新来自于对于无知的好奇和坚持:个人的体会
收藏 IP: 111.27.17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9: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