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再谈办系人才战略

已有 4056 次阅读 2011-5-16 08:30 |个人分类:教育改革思考(07-11)|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办系人才战略

再谈办系人才战略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1516日发布

 

我不是北大历史系的人,出于对美国研究发展的思考,在去年328日北大历史系举行庆贺齐文颖先生八十华诞研讨会上,我就《走向世界的北大美国史学研究----兼贺齐文颖先生八十华诞》发了言,当日我的博客全文刊出。我谈到:“北大有美国研究的传统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的迄今80年间,这个传统从未间断。”“改革开放后齐文颖老师在北大培养了第一批美国史的硕士研究生,先后培养的十几位弟子,迄今早已是活跃于美中学术教育领域的中坚力量。为北大历史系美国研究作出贡献的还有黄绍湘、罗荣渠、谭圣安、杨立文、何顺果等教授。我们欣慰地看到,今天北大的美国研究实力之强已为全国之冠,以历史系为例,李剑鸣、王希、王立新、牛大勇等教授在其各自研究领域独领风骚,北大美国研究领域并不限于历史系,还涉及其他与美国问题相关的系院所,如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等,这些高端研究人才,合在一些为全国其他任何美国研究机构所不及。我们还欣慰地发现,今天北大历史系美国研究人才来源不限于本校培养、师生近亲薪火相传,而且扩大人才交流范围、开放引进高端人才,使得北大美国研究得以人才济济,并对于国内外美国研究学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饮水不忘掘井人,我们在谈到北大具有今天我国美国研究一流基地时,要向为美国研究做出开拓性、奠基性贡献的齐世和老先生、齐文颖先生、罗荣渠先生等表达我们的敬意。”

 

我没有想到的是,这篇发言,居然在最近北大历史系人才战略争议中被牵涉了进去。于是有了《北大历史系走向世界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战略?》的短文(黄安年的博客2010513日发布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43659

 

半个世纪来,对北大从事美国史的老师和美国史研究的实力我都有所了解,对于他们我并无偏见,在某种意义上也许旁观者更清。我们没有必要掺和一个单位什么时候都可能存在的人事矛盾,但是涉及走向世界的人才战略并非简单的人事更替的矛盾,走向世界人才战略的是非问题不仅关系北大,而且关系我国美国史研究的发展前景。从这个意义上说,高度关注人材战略的讨论很正常,北大历史系是北大,也是中国的。

 

下面是学术批评网上的几篇文章,资源共享,并不代表笔者的见解。

 

王新贵:旁观北大历史系:人才荟萃还是危机四伏?

时间:2011511日 作者:王新贵 来源:猫扑

 

最近读到北京师范大学的美国史名师黄安年先生的文章,盛赞北大的美国史研究正在走向世界的。又读到中国政法大学著名学者兼学术评论家杨玉圣先生两年前发表在网上的评论,夸奖北大历史系是人才荟萃之高地。我对黄、杨二位的学问仰慕已久,但对他们的上述文章,不敢恭维。窃以为他们的见解是盲目片面的,给北大历史系太多的溢美之词。作为在复旦大学执教并一直关注着全国名校的史学院系发展情况的教师,我认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科目前的发展方针,比北大历史系的方针更优越、更可取。

 

复旦大学历史系近些年来,特别注重本系师承关系的延续性,注意从本系毕业的博士中留用优秀青年教师,也注意从海内外延揽优秀的青年教师。这些年纪轻轻就进入该系执教的教师,追求学问的欲望一点也不比50岁以上的著名学者差,而且因年轻而有后劲儿,因年轻即进入该系,自然对该系怀有高度的忠诚。假以时日,他们会成为史学界的翘楚,并会在史学界形成一个“复旦学派”。

 

反观北大历史系,长期存在的一大问题恐怕就是太注重从校外引进人了。1952年的院系调整自不必说,那是go-vern-ment给北大送去了一大批外校的史学精英,如翦伯赞、齐思和、周一良、邵循正,陈庆华等。但翦老当系主任后,继续把罗荣渠、张芝联、商鸿逵、刘祖熙、徐天新、郭华榕、荣天琳等引入北大,师资队伍膨胀不说,矛盾也就多起来了。文革后,邓广铭先生又从校外或系外引进了王永兴、吴荣曾、祝总斌、吴小如等,并大量聘请外校的刘乃和、漆侠、宁可、胡如雷等名师整学期地客座开课,还重用系内的田余庆、罗荣渠、张广达、马克垚、张传玺等中年实力派,引起了系内的部分教师不满。邓先生后来不肯再当系主任,恐怕与此不无关系。此后周一良、田余庆、马克垚、何芳川主掌北大历史系,虽然陆续引进了一些优秀人才,但也对本系长期培养出来的教师们构成了一定的压力。例如马克垚从海外引回朱孝远,彭小瑜,从东北师大引进颜海英,何芳川从外校引进许平、欧阳哲生、徐勇等,也都惹起一些同行的争议。王天有当系主任后,还是热衷于引进。郭润涛、高岱、吴小安、王立新、房德邻、茅海建、杨奎松、罗志田等现在的学术骨干,都是在他任内决定调进的。杨玉圣先生的文章,把后三位学者说成是牛大勇引进的,那肯定是把王主任的功劳错记了。不过那时作为副手的王春梅、牛大勇,可能也为这些人的引进出过力。

 

到了牛大勇当系主任,北大历史系更痴迷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理想,太热衷于引进人才的“战略”。一口气引进了辛德勇、王希、钱乘旦、朱凤瀚、李剑鸣、赵世瑜、王奇生、黄洋、朱玉麒等八、九个重量级教授。虽然学问都不错,但有的已经50多岁,有的脾气古怪,而且都和北大毫无学缘关系,来了即居高位,自然会引起矛盾。虽然牛主任也进了几个有北大学缘关系的年轻教师,如party宝海、潘华琼、李维、昝涛、韩巍等,但毕竟是少数。更可置疑的是,他竟然还把七个外国人聘到北大历史系担任常规教师,包括两个日本人,一个韩国人、一个美国人,两个意大利人,一个德国人(古典学教授)。还把俄国人、法国人等引来做博士后,准备留校任教。这岂不是要把中国的最高学府弄成洋人的教学阵地,把外国史甚至中国史的教育权拱手让给老外了吗?据我推测,这势必会引起本系原有的一些教师们的反对,种下危机。

 

所以北大历史系未必象黄、杨二位文章中说得那样美妙,很可能是矛盾重重、危机四伏了。作为学术界的旁观者,我相信在一个强势领导之下,或许矛盾尚可“镇住”,不致激化。但如果换成民主管理,一人一票,这种热衷于引进强人大腕的“人才战略”,就会受到系内教师多数人的反对,矛盾就会表面化。我们上海一些高校都有这样的先例。北大校领导为其他一些理工科院系引进了一些校外国外的教授来领军,据说也存在性质相同而程度不同的这类矛盾。

 

我近来已听说了一些北大历史系新政的情况,并有幸聆听了该系的新系主任兼party委书记在南开大学的全国世界史学科会议上的讲话。他很尖锐地批评在教师中扩大等级差别待遇的办法,认为国内各高校间以“引进人才”为名互相挖人,是不正当的竞争,有本事的高校应该到国外去挖大腕。听说他实际上也批评过北大历史系前一时期到处“挖大腕”、“掐尖子”的做法,表示要注重从本系培养的博士生中留用人才,形成“北大学派”。这就证明复旦模式的优越性已经在北大得到了认可,一些人只看到北大模式的表面繁华,忽视了其隐藏的危机。

 

刚又看到鲍卫红先生在网上发表的文章《北大清华应该改变办学方针》,其中提到了北大历史系新领导的新思路,正好验证了我的预测。我敢说黄、杨二先生的文章也值得检讨:北大历史系过去的建设方针尽管能一时得到一些人的称赞,甚至得到校领导的支持,但终究是要暴露其偏差的。其实,现在可能是我们复旦历史系的一个机会:北大历史系前年挖走了我们的黄洋教授,我们现在可以趁其内讧,把黄洋拉回来,甚至多挖一两个北大历史系的名师过来,但是绝不要挖更多,因为我们“复旦人”还是要占复旦历史系的主体。

学术批评网(www.acriticism.com)转发 2011511

http://www.acriticism.com/article.asp?Newsid=12752&type=1008

*************************88

 

大历史系怎么了?——读王新贵《旁观北大历史系》,

时间:2011515日 作者:frankhe 来源:豆瓣

 

读了王新贵的《旁观北大历史系》,才理解近来学术界广为流传的有关消息。复旦大学早已请北大的这位系主任当了双聘教授,上海和复旦的史学圈又和北大同行们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似乎对北大历史系的情况了解得挺多。

 

但我不认为北大的人才建设方针不如复旦。作为一名学术栏目的记者,我认为黄安年教授他们说得没错,北大历史系作为人才荟萃的高地,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这个系的主任兼书记,我在一些会上接触过,有所了解。其实他很不理解北大领导们为追求“一流大学”的目标所推行的打破论资排辈和大力引进人才等政策,对本系内部成长和外部引进的那些人才,似乎有些积怨,觉得他们妨碍了自己的学术地位。所以一上台就宣称要改变北大历史系传统的人才政策,在校内外多种场合宣讲他那套平均主义大锅饭的理念,否认有什么“优秀人才”。

 

北大历史系长年以来其实很重视扶持中青年教师的成长,一批批优秀中青年脱颖而出,也是学术界公认的事实。其内外新旧之间基本上是能团结共事的,但现在由于错误政策的挑动,确实矛盾重重,人心惶惶。听说许多学术骨干不知要向何处去,包括邓小南、彭小瑜等“老北大”,王希、杨奎松等当年被北大校领导支持引进的人。

 

一些消息灵通的高校已经闻风而动,纷纷向北大历史系的学术骨干发出邀请,以更良好的学术环境吸引他们个人或团队转校。

 

事态的发展值得关注。

学术批评网(www.acriticism.com)转发 2011515

http://www.acriticism.com/article.asp?Newsid=12762&type=1006

*************888

北大历史系不要自毁长城——我们学生眼中的“名师”与“学派”

时间:2011515日 作者:chengdingsh 来源:猫扑

 

近来有关北大历史系人事动荡的传闻越来越多,有小道消息,也有大道网文。从网上传播的情况来看,关注者越来越多,回应者分歧益显,或支持“北大模式”,或支持“复旦模式”,各自褒贬,莫衷一是。然对此事之深远影响,却少有论及。愚以为,若北大历史系新主任要变动前几任的人事政策,则神马北大学派不仅无从谈起,浮云缥缈,而且会产生三大危害:一曰挤走名师,自毁长城;二曰激化矛盾,引发纷争;三曰人心惶惶,影响生源。

 

“挤走名师,自毁长城”显而易见,无需多论。但等朱凤瀚、罗志田、钱乘旦、邓小南、阎步克、荣新江、王小甫、李剑鸣、杨奎松、王希、赵世瑜、王奇生等各位名师纷纷离去,北大历史系不仅师资阵容大大缩水,学科影响力严重削弱,而且各名师所掌握的各种有形或无形的学术资源也必将随之流失。北大历史系的整体实力将由毫无争议的全国之首,沦为勉强力保全国前十。此种自毁长城的做法,显然与北大十多年来追求“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努力格格不入。

 

何谓“激化矛盾,引发纷争”?各位看官莫以为危言耸听。据说新的系主任挤走名师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腾出更多的教授名额。可是不管空出多少教授名额,总是僧多粥少。谁上谁不上,到底如何取舍?若凭新主任四处表露过的思路,恐怕只会造成近亲繁殖,不利学术发展。此前教授名额虽少,但有明确的学术标准,尚可依据学术水平,公平竞争。今后即使能空出教授名额来,却降低甚至失去了学术标准,代以“运动群众”的“大民主”,恐怕将会加剧矛盾,引发部分中青年教师对名位的争夺。被挤走的名师还会在其他高校发展,对中国历史学科整体尚无大碍。但若挑起北大中青年教师为职称名位勾心斗角,无心向学的话,北大历史系的矛盾就会激化,遗患无穷。到时候不要说神马北大学派无从谈起,就是要保持北大历史系原有的影响力,恐怕亦成问题。

 

“人心惶惶,影响生源”何解?试问:若这些名师真被挤走,慕名投考北大历史系的考研学生将作何选择?他们还会坚持投考北大历史系吗?由此类事件暴露的北大历史系的人事矛盾,也将使许多对史学抱有浓厚兴趣,抛弃名利浮华之心,立志史学研究的学生,认为北大亦非一片净土,从而对历史系,对北大都感到失望。史学研究后继势必乏人。人心向背,生源枯萎,何谈神马北大学派的形成?!此一害较前两害对于中国历史学科影响更为深远。

 

愚以为若真想建“北大学派”,莫如利用好现有的名师资源,全力以赴抓学科建设,加强北大历史系内各领域间的交流合作。不要拘守学科界限,世界史不顾中国史,古代史不问现代史。学派的形成从来不能靠人事上出自一校一系,而要靠学术理念和而不同,治学方法推陈出新,思想观点百家争鸣。吾只闻有法国年鉴学派,未闻有巴黎高师学派。北大校史上引为骄傲的名师很多也不是北大自己的学生。既然已将名师引进北大之门,就应尽量留住他们,让教师们不分新旧内外地融为一体,为北大增光添彩。不能以种种手段将他们挤走,以至自毁长城!

 

学术批评网(www.acriticism.com)转发 2011515

http://www.acriticism.com/article.asp?Newsid=12764&type=100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444558.html

上一篇:天通公园初夏晨景(续)
下一篇:天通苑东一区初夏盛开鲜花
收藏 IP: 110.232.35.*| 热度|

1 张伟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9: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