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大成、绍英、赵键、祯祥著《津门四友集》提要

已有 3283 次阅读 2018-1-13 15:19 |个人分类:书目提要评论(07-11)|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大成、绍英、赵键、祯祥著《津门四友集》提要

黄安年辑  黄安年的博客/2018113发布

作者:    大成、绍英、赵键、祯祥

书名:    津门四友集

出版类型:自印,非卖品

风度篆刻:赵光

印制时间:2014

页数:   223

天津藏龙卧虎,特色文人辈出。近日友人捎来9月我们天津之行时所获之赠书,翻阅之余,收益颇丰,推荐有兴趣者一读。

《津门四友集》序



陶慕宁
  诗道之沦替不自今日始,明之七子,已病饾饤;清之宣城,被讥腐气。盖因燕晚莺初之候,风来月到之时,古人题咏遍矣,胜义无多,今人势难后来居上也。作家刘心武尝云梦中得好句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此固由其腹笥稍俭,不暇考索,亦源于山谷先得之于九百年前所致,遂贻天下笑。至若鬓影衣香之间,琴操一曲;酒阑灯炧之际,解佩伤离,又倚声家当行,而《花间》《片玉》所独擅也。近世以来,陵谷迁移,世变之速,目不暇给。白话既行,文言渐成疣赘;俗风恣盛,诗赋乃处穷荒。观当世打油体、老干体、新闻诗、口水诗迭番登场,喧呼折桂,可见一斑矣。
  世亦有素秉冰操,卓然特立,潜心诗道,崇古继绝之士,嗟风气之颓靡,虑斯文之滅裂,乃相互砥砺,切磋唱和,拈韵则排奡风骚,倚声则追步淮海,此余所识津门四友之风概也。四友者,周疏轩(大成)、郭半闲(绍英)、赵开之(键)、李布衣(祯祥)也。皆居津门,或业金融,或司风宪,或掌文衡,或主鹾政,俱事业有成,政声清肃。艺有同好,遂为诗友,时相雅集,乃成莫逆,殆亦津城梅花诗社城南诗社之流亚。
  余教授南开有年而孤陋寡闻,初不知沽上尚有能诗者。辛卯仲春,因张铁荣教授之荐,得识周大成兄,倾盖之交,独恨期迟。披览其《疏轩吟草》,但觉法度森严,寄兴高古,挺洗马之姿,兼平原之藻。而《鹧鸪天》数阕,尤不让古人。因视之为畏友。后复夤缘得识赵键兄,睹其诗词书艺。诗称工稳,词复清丽,书兼篆隶,遒劲沉实,已非小小有意(《宋书·范晔传》),乃订兰交。今岁溽暑,又得与邵英兄、祯祥兄相识。邵英兄居臬司,执宪不苟,为人则谦退容与,填词则浓粹疏淡,各得其宜。祯祥兄掌盐政,虽傍银山居,而视金帛为蔑如,恂恂然有儒者之风,其所好惟在诗词,下笔迅扫,辄有风调。与余一见如故,并四友及铁荣兄齐聚畅饮,共谭诗艺,兼论皮黄,契阔谈宴,不啻西园。余因思文章之极,必要诸人品。今之为官者,自百石以上,若能效四友之肥遯于诗古文词,徜徉于字斟句酌,寄兴遣怀之乐,或能减贪墨侵渔之好也。一叹。
  今四友之诗词集将剞劂付梓,以序见属。夫桑阴杵臼,片语即合,风期同也。余乐见其成,略草数言以致贺云。



http://nkweekly.cuepa.cn/show_more.php?bkey&doc_id=1151952&tkey

******************

津门四友诗选序

(2014-08-2022:09:20)

津门四友诗选序

                          张铁荣

现在展现在各位面前的这本诗词选,它的集成经纬是很有曲折性的。读诗也要读人,诸位在读诗词之前,不妨先听我对其成因啰嗦几句。

我最先认识的人是这里的周大成先生,“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从长相来看许多人异口同声,都说我们像兄弟。他是我的一生朋友。

我们从小一起长大,就是在那个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年代,我们也是以诗词相互鼓励而度过的。他和我一起在青年时代就抄写过王力的《汉语诗律学》,功夫下得比较大而扎实。后来相继回津,交往一直就没有中断过。他研读创作诗词算来已有四十余年,是津门著名词人寇梦碧先生的入室弟子,诗词集已有数册,未结集出版的就更多,在艺术上的造诣是相当突出的。所有这些我都写进了《疏轩吟草》代序和另外一篇《周大成诗词再读记》之中,各位如有兴趣的话可以找来看,在这里自不必多说。

大成的诗词可谓博大精深,挥洒自如。尤其是 《鹧鸪天》可谓直追稼轩,无人可以望其项背。不管别人怎么看,我以为他的诗如果以京剧来比拟的话,就好像是舞台上马连良扮演的诸葛亮。

这样的说法似乎有些过头,但我也实在找不出别的词语来形容。现在他收了一些弟子,每日里也颇费心思,我盼望着这些弟子中能有人脱颖而出,将其精神发扬光大、再创辉煌。

其次,就是赵键先生。

我是通过天津著名语文研究专家缪培耕先生的介绍,得以和他相识的。缪先生数十年来每年暑假前都来南开,参加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的评阅工作,我们也是属于那种气质相同,秉性相宜的人,因此就成了很好的朋友。后来缪先生知道我去过日本,他主动提出要向我介绍一位他的杰出学生,此君是河北大学外文系日语专业毕业,在天津开发区做领导工作,其父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无论人品学养都甚佳,这个人就是赵键。

说句实在的话,对于外文系毕业的人来说,我向来都是高看。因为他们眼界宽基础好,记得李霁野先生曾经要求南开外文系的学生,除了学好外语学会翻译以外,毕业前必须读完200本中国小说,这就是说要有文学修养。记得第一次见面是缪先生安排的聚会,我们互用日语进行了交谈,他的发音纯正敬语很多,语速虽没有我快,但气氛是很好的。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他的温文尔雅、谦谦君子做派,我觉得他更适合学中文,因为他很有老先生的夫子风度,尽管他的年龄并不高。这样我们就算认识了。

后来赵键兄还专门来过我的研究室,他喜欢诗词与楹联,正巧我的书架上有一套《楹联丛话》,当时他爱不释手,于是我就将书相送,颇觉手有余香。记得2008年秋天再见面的时候,赵键兄曾有两书相赠,一本是《津门韵语》,另一本是《三津地楹联》;前者是他选注的,后者是他参加选编的。都是地方文化味道十足的好书。转年他又出版了《虞渊集注》,这是晚清进士唐烜的诗集。此书百年来一直沉睡在国家图书馆里,由于偶然的机会赵键兄接触到了,便萌生了注释的念头。他说从这本书里不仅领略到诗词的艺术魅力,而且还读到一段鲜活的近代历史。

从这三本书中,我知道了赵键兄对于诗的修养是很深的。真正读他的诗还是后来的事情,虽然他有时也通过手机发来一两首诗词。赵键兄还是书法界的名人,记得有一年的春节,他约我们去天津大学王学仲书画研究中心,看了一些书画家写字作画,他自己也写了不少字。当然他还印了两三册自己的书法作品,尤其是隶书令我难忘,那气势是磅礴而又隽永的。

现在我就要说他的诗词了。不止一次,赵键兄总是说想听听我的真实意见。我不妄自菲薄自以为还是懂一点儿诗,但是因怕自己的浅薄误而导他人,故一直保持低调。既和他朋友一场,过从也密,就不应再客气了。如若不对的话,赵键兄批我不迟。

他的诗词就如同他的为人,细腻之处柔如流水,大气之时势不可挡,这当然说的是现在。不知怎的最初读赵键兄的诗词,我有一种稍觉艰涩的感觉,他对于古典气追求过度,表现在词章之中,就是用典繁、用生僻字多。想了许久,我终于知道他自以为是学外文出身,于是乎时时注意向传统文化倾斜,这也许是一种自觉的意识也说不定。

我也是好事之徒,于是就把赵键兄介绍给津门诗人周大成兄,希望他们在交往与唱和中成为朋友。此后他们之间的诗词来来往往,交往密度也超过了我,特别是在词章中他们找到了共同的精神家园。在下读诗自以为有些灵性,我以为大成兄的《六十初度》与赵键兄的和诗,是赵键兄诗词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也是他们交往升华的一个契合点。这个点就是那句:“易姓螟蛉得福遐”,虽为和诗,实属神来之笔。因为他们二人都是少年失怙,共同的人生经历,共同的词章追求,必然会有共同的情感体悟。哲学家说,少年时代情感经历是人一生的文化摇篮。

大约从那时候起,赵键兄的诗词上了一个大的台阶。这就是丰富的积累经某一阶段的精神震撼,使得诗情得到一次火山爆发似的倾泻。这其实是感情的力量,“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古人的话不虚,过分的谦虚与自卑是大可不必的。因为我知道赵键兄的家庭文化底蕴渊博,况在河北大学读书时,他听了许多中文名教授的课,甚至和一些名家交往颇多、时常请教的。

后来读他的诗多了,那种艰涩的古典气感觉就少了,也许是他注重情感与志向不再刻意“作诗”了,也许他自己有意地克服掉了古典气也说不定。一些独创诗以及唱和诗都在他的笔下似流水一样倾泻出来,而不是硬做出来。诗歌果然是感情的东西。后来他编辑了一本《萍水对韵》,就是对自己这一阶段的总结。

他的诗词布局合适,气韵深厚,表意清晰,构思巧妙,用韵自然,也是一派大家气象。

李祯祥先生我是先读其诗后见其人的,他是2001年出版的《萍水对韵》的三位作者之一。祯祥兄是天津长芦汉沽盐场的总经理兼党委书记,公务之繁忙是可以想见的的,他里里外外一把手,除了全面管理本单位的生产科研与经营以外,还要经常应付上面的各种会议,他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仅这个盐场包括他在内就有6名天津市作家协会的会员,他是大家公认的诗人,职工干部在演讲会上曾经吟诵过他的诗。他还是天津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至于劳动模范等各种荣誉,更是多得数不胜数。

祯祥兄是个明白人,对于这些他并不是看得很重。他在工作之余,最为钟情的就是诗词创作,为此读了许多的书,孜孜矻矻、刻苦追寻。据说他的一些诗就是在可开可不开的会议进行中写成的。正是这一点就足以感动我。

我惊诧于他这样的一位知识型的企业家,在技术革新提高产量使职工收入两位数增长中,仍有精神层面的词章追求。读他的诗我在想,他的心胸是宽广的,因为他常常瞭望大海,无边的境界会给予他无穷的动力;在大海面前,就是那无边无际的盐滩也会显得有限和渺小。

他的单位正好在天津滨海新区,因为文化和诗歌得以和赵键兄相识,又是因为赵键兄的介绍,才会与大成兄相识并交往。诗歌,准确的说是诗词,把这些本来毫不相干的人连在一起,我想这就是词章之学的魅力,扩而大之就是文学的力量吧。

后来我们见了面,几次聚会发现他果然是昂扬奋进、气度凌厉,属于管理者类型的人,他的语言干净简洁,表意明快,乐观求实,对事情的决断也总是向好的一面争取,真的是胸中有朝阳。

祯祥兄的诗充满激情,属于浪漫主义风格一类,说得古典一点儿就是豪放派。因为他对社会人生总是抱有美好希望,也就是怀着一颗中国心,身体力行地践行中国梦。性格豪放,关心时事,铁骨柔肠是他的特点。所有这些都必然表现在他的诗歌里,有些句子读来真是好,是可以反复咏叹的。

现在他正年轻有为,无论是事业还是诗词创作相信都会前途无量。

郭绍英先生在这里是我最晚认识的一位朋友。把他放在现在说,绝对没有英雄排座次的意思。他是赵键兄童年时代的发小,自幼一起长大,后来都成了国家的栋梁。绍英兄任职于市中心区的政法委担任常务专职书记、兼任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他领导布置过禁毒工作,对于青少年教育也是贡献颇多,他曾对派往中小学担任兼职法制副校长的干部们进行过语重心长的嘱托,他特别强调要使人民群众有安全感,同时对于城市乱收费现象深恶痛绝,在报纸上我常常看到他的有关消息和报道。我们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但是我觉得自己对于这个城市的感知是平面的,而绍英兄的感觉却是立体的。他的工作性质练就了他的严谨、低调,求真务实。

直到我们见面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绍英兄竟是如此的风度儒雅,完全不是我原来想象中的那样。看来工作可以改变人,但人有时也可以改变工作;高素质的人,可以让强势的工作变得更美好。

从岗位上退下来以后,绍英兄竟然迷上了诗词。当然他一生都在接触文字工作,文学和历史是他的最爱,在职期间就喜欢诗歌,也免不了诗词的创作甚至还参加过诗词的评选工作。从两年前开始他有了时间,专门找赵键兄研究诗词。这样就认识了大成兄、祯祥兄等人。圈子扩大必然带来眼界的宽度,这是“津门四友”形成的预产期。绍英兄的诗词写作是认真的,大成兄和赵键兄都说,“绍英的诗进步最快”。

我读绍英兄的诗初次是他用手机发过来的,细腻幽婉,意气风发,中规中矩,稍有矜持。总之那根底是厚重的,诗中带有他的谦虚,可以想见他的考虑太多,也就是谨慎有余,大胆豪放不足。这也许是人的风格使然。

后来绍英兄的诗真的是越作越好,看得出来其中有一种突破旧我的努力,有一种奋起直追的心智,有一种潜心艺术的追求。他成功了。

大概是赵键兄的动议,他们之间的唱和越来越多,于是就有了出一本诗词选的计划。赵键兄是天然的组织家,滨海新区文联副主席的职务非他莫属,他更是有心人。从诗词排序、分类,请名家设计封面,到篆刻封底印章、找寻印刷厂等等,做得均有板有眼。不久样书先印成了,他拿给我们几个人看,我想应该是这个时候,“津门四友”因为这本样书就自然形成了。

这本诗集中的作品都是好诗,因为每个人都是在诸多的创作中进行了筛选。现在放在一起比较起来当然不能说没有参差,但应该是各有千秋。风格即人,情之所至,金石为开。他们以诗词聚在一起本身就是一件盛事。

对于词章之学我实为似懂非懂,但说是他们的忠实读者则不虚。他们执意要求我写点文字,其中以赵键和祯祥二兄为最殷。说句实话,我是一个性格软弱之人,最看不得的是朋友失望的神情。明明知道自己不配也提枪上马,犹如过了河的卒子只有拼命向前。于是就将我所知道的这本书的成因,以私下的粗浅理解,原原本本地记录在这里,作为读诗的朋友们的一个精神佐餐。

本文如果以后单独发表的话,也可以个换题目,名为“津门四友诗选门外谈”。

  2014年暑假中匆草于南开园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98200670102v50i.html

【雅集文化】李禎祥

WENxinHANmo  来源2016-12-17

李禎祥,男,天津人。生於19606月。從事企業管理。喜詩詞,師從津門王蟄堪先生。曾用網名梅花故人、梅花是故人、布衣書生等,師賜齋號梅園居。與友人合著有《平水對韻》、《津門四友集》。

梅園居詩詞

和空林子

昨宵春雨過,催放幾花開?

冷霧千江散,和風一夜來。

蕩雲生綺麗,慳夢費疑猜。

聞有謝家燕,銜泥落紫埃。

羈旅翠湖山麓雨日寄友

絲柳因湖綠,寒楊葉落黃。

雨來聲漸急,山靜冷侵長。

小住林泉地,且休名利場。

閑吟憶佳客,淡淡未能忘。

無題

自小長河弄釣竿,釣風釣雨釣華年。

如今重向湖邊坐,釣得雲閑與水閑。

無題

不堪夜夜費思量,醒夢潸然欲斷腸。

記得當時回首處,依稀猶著碎花妝。

友人南去有寄

輕簫紫陌踏春時,寒濕凝枝應有期。

一路長風隨客至,江南水墨畫雲低。

晨書小杜《贈漁父》有題

落筆猶憐紙上詩,墨香深處幾心知?

小樓風去無人問,獨傍白雲過釣溪。

太平洋觀潮

猶似長槍白馬鳴,個中誰解夢刀兵!

時人盡謂波心靜,只是潮前一瞬平。

次韻大成兄《讀友人春望有寄》

喜看青陽拂帝津,暖風吹皺柳河濱。

莫嫌花色因時晚,占得三分天下春。

梅居閑詠

爭盼長秋拾桂天,白雲髙裊倩同看。

小樓茶坐聼風雨,亂寫菊蘭吟夢邊。

無題

絲絲苦雨落重陽,蘆荻蕭寒半染霜。

病起登高無意緒,披衣久立讀書窗。

過北塘河口

喜看高雲秋色橫,朝陽垂照大江中。

我心恰似江流水,瀲灩餘波未有聲。

潮白河畔采風五首取二

豈信瀛洲縹緲山,前人槎去幾曾還。

問余漸老情何寄?只慕田園不羨仙。

長天闊水一波平,朗日斜暉濕氣橫。

唯有漁人渾不怕,江心楫下釣秋聲。

午休囈語

偶得斜陽照壁間,古琴聲裡坐悠閒。

頹然一覺桃源夢,已向殘寰忘大千。

晨過蔡家堡

老去紅塵已忘機,漸消心力懶題詩。

如今更向潮前過,曦下閑看鷗鷺飛。

遊鳳凰嶺

莫懼峰危行路遠,登臨絕在試心高。

淩雲石上回眸望,頓覺天寬事一毛。

己醜深秋遊居庸關感懷

登臨一望氣蕭森,雁掠長風去有音。

眼底寒雲驚鹿夢,天邊赤葉化秋岑。

兵戈已息人何在,烽壘猶存感不禁。

莫道雄關真似鐵,從來險固賴民心。

驚聞牧石老人仙逝痛悼

音容宛在憶當時,幸矣叨陪幾面師。

聞有達人參夢醒,空餘學子泣寒悲。

一生金石堪身命,數卷詩書鑒骨肌。

大纛折風興悵恨,高懷無翼自星垂。

和向閑先生

幾番寄夢緒何堪,欲上南雄識苦甘。

驛路折枝空向北,寒霜驚雁不飛南。

且從舊跡尋遷客,思借高風仰古嵐。

更煮青梅重祭酒,亂山花雨落毿毿。

和齊悅《夜雨遣懐》

常思人生老翠微,恨將美景囿愁圍。

今逢秋雨人當醉,明看北風雁早歸。

已厭蟬鳴連雀躁,焉知誰是與誰非。

閑吟漫寄清平調,細雨霏霏任濕衣。

乙未暑中十數年未嘗置嬷?视呀杪愤^訪然匆匆間未得一晤因有寄焉

此去滄州路未遙,相期且待海天高。

卅年風雨笛中夢,八面人生歲裡刀。

慣看凡塵皆欲索,閑將余好解心牢。

而今正有茶三昧,慢啜江湖事一毛。

浣溪沙·讀納蘭詞

側帽翻成通志堂,詞心透骨接微茫。仿如孤雁立臯荒。  聒碎鄉心風更雪,縈廻清夢雨兼霜。不堪讀罷損肝腸。

浣溪沙·和大成先生《春思》

檻外風光望正妍,盤桓春色柳爲先。桃花盛處樂堪眠。  欲種白雲三徑渺,聊栽溪水一鈎閑。斜陽伴我到吟邊。

浣溪沙·丙申重陽日書齋枯坐

入眼黃花情半迷,危樓獨對小窓西。秋深留夢不堪題。  遣緒登髙神已倦,裁雲送晚日偏移。忍聼征雁幾聲啼。

清平樂

一懷幽緒,嘗負盟鷗侶。也笑疏桐非可據,風散雲煙千縷。  如今卻羨飛鴻,瀟湘夢裏留蹤。爲報春風消息,憑誰看取繽紅。

憶秦娥·和鉉齋兄《秋吟》

涼宵夜,長天慢轉西窗月。西窗月,無情空作,夢中圓缺。蟾光暗助霜風掠,黃花影上眉邊雪。眉邊雪,年年猶對,美人消歇。

阮郎歸·和鉉齋兄《乙未聽雪》

窗前對雪憶當初,閒心總不如。少年心事幾行書,淄痕淡亦疏。塵歲遠,客懷孤,夢殘恨未舒。夜聽飛白頓清虛,寒芳綻也無?

鷓鴣天·初冬日登箭扣用登居庸舊韻

入眼遙驚氣象森,寒鴉競逐斷哀音。一臨絕頂風蕭瑟,縱起遊龍山寂岑。  烽火滅戍樓沈,空張羽箭嚇飛禽。蒼茫已是悲惆悵,血色殘陽寄夢深。

鷓鴣天·和大成先生《記遊桃花堤同諸友》

二月春明景興佳,欣聞紫陌破新芽。閑來約訪林紅絢,待去分追影落斜。  和氣滿,樂緣加,今宵綺夢是桃花。夭夭半染芙蓉面,十裡長堤散晚霞。

鷓鴣天·和鉉齋並諸友九月九日韻

幾度芳寒不忍聼,潮催起落擾軒欞。一時跋浪魚龍舞,盡耳鳴蒿雁雀聲。  天未負,道相承。飛霜流月夢還清。誰人得解秋風勁,淚染花魂分外馨。

鷓鴣天

夏室神涼茶蕙薰,也無煩擾也無塵。翻書一過綿長夜,賞茗幾成閑散人。  研彩墨,畫流雲,偏將詩賦守心魂。蟬鶯續斷時光老,聽取濤聲不閉門。

鷓鴣天·隨蟄師尋夢南斜街

憑吊南街各愴神,白河水冷逝前塵。程門我自爲新客,涕淚君深憶故人。  尋舊跡,蹈騷魂,詞家風骨不須論。牽情更寄梅花調,肯負來年一片春。

鷓鴣天·題畫

隨任時光逐水流,白雲飛瀑兩悠悠。風來蓄勢著新雨,雨住憑山豁醉眸。  天不管,事無求,草廬三二自溫柔。閑將花韻與松骨,寫入凡書一卷收。

望江南·母親五七

月如水,耿耿恨難休。漫向西窗留影照,何堪病體對花愁,寂寂又清秋。  蛩聲急,殘夜似無頭。涼枕人還期遠夢,青鸞鳥為起芳洲?思此淚長流。

臨江仙·和空林子梅花

何意雪風相伴,晨昏靜沐朱霞。春來萬物任喧嘩。疏枝搖曳處,香散本無涯。  潮起一輪清月,木棲數點霜鴉。遠天芳草可抽芽?亂雲流水去,心淡笑拈花。

臨江仙·與蟄師並鉉齋小酌

雨霽秋風高起,閒從曲韻徜徉。圍桌一任酒溫涼。拈花脩道遠,倚調寸心長。猶憶當年初面,幾多辜負時光。梅花開又菊花黃。今宵蘆月冷,難就是詞章。

臨江仙·和鉉齋兄《寄別》

廬結塵寰偏亦好,閑來猶弄扶疏。往還未必盡鴻儒。但能談五味,平淡俱爲殊。  莫倚芭蕉空作想,執心容易荒蕪。清歌伴我步江湖。此身非是客,緣落複緣初。

風入松·和大成先生《乙未初雪》

憑誰漫撒雪花飛?惜此長違。花飛一瞬凝如夢,東庭院、素裹輕堆。舊日歡蹤何在?惟從憶裡重歸。  鬢殘難再酒千杯,豪氣無回。當年拚卻紅顏老、訪戴心、醒後其誰?記起風前曾約,笛聲絮裡寒梅。

江城子

寒交北陸變陰晴,冀風清,拂天明,朗夜疏星,還我月盈盈。萬裏家山流靜謐,燈點點,透娉婷。  似聞天外響瑤箏。惜芳情,忍堪聽。素手冰弦,幽咽動心靈。半倚書窗聆籟曲,梅約遠,夢還青。

祝英台近·和趙鍵兄《春柳》

剪清波,吹柳眼,春來醒芳嫵。絮影絲搖,水奏亂歌縷。依稀夢底童年,折枝擰哨,哨音急、漫隨風去。  歲難住。試問春上鵝黃,能消幾回凝佇!憔悴天涯,不見舊時侶。雲煙過眼成空,斜陽依舊,照衰鬢、傷懷無數。

八聲甘州·登嶽陽樓

瞰煙波浩渺入眸來,不識身何方。記少年故事,幾回夢處,勢吞長江。八百庭湖安在?今見也茫茫。目送蓬檣去,思卻難忘。  卅載功名堪唾,似羊腸雞肋,空負韶光。笑江湖渺遠,才始認瀟湘。昔曾欽、廟堂神聖,憾平生枉費一衷腸。從今欲,釣心江渚,竿短絲長。

八聲甘州·與諸友暮訪迦陵學舍主人不在有作

仰高標、更待幾何時,重訪識真顔。正黃花漫地,西風墮葉,歲愈增寒。惜別庭中嘉樹,神繞曲廊間。風雨滄桑路,老了華年。  一自騷壇零落,賴誰人搴纛,振起吟邊?便癡玩如我,冷月醉詞箋。笑如今、閑懷依舊,枕紅塵、流水亦堪憐。思量處、有輕輕雨,飄灑襟前。

踏莎行·和鉉齋《訪桃花寄友》

幾度芳林,一懷幽愫,劉郎夢去無重數。武陵深處阻風塵,桃溪應照清如故。  暗雨相侵,玉纖相妒,野煙寒暖爭難護。癡心莫道倚春風,飛紅笛裏斜陽暮。

倦尋芳·仲陽雅宴分韻得字感賦春寒

兒時最憶,春下尋芳,醉了桃杏。早去衿棉,不畏信風回冷。柳葉穿枝鳴曙日,朋童戲蝶驚花影。任家人,但聲聲頻喚,夢中堪聽。  年逝矣、春風暗度,倚律抒懷,思緒馳騁。舊雨新知,豈可盡追殘興。靜賞繁花明眼照,閑吟風月平心境。問當前,對南山、一如陶令。

念奴嬌·詠史次韻友人

滔滔江水,奔流無盡處,萬千風物。磅礴峰巒聞虎嘯,兩岸蘆汀殘月。巫峽雲浮,重湖漁火,素騎驚飛雪。石頭城下,幾多雄魄消絕。  今欲細數風流,隨波已逝,更與刀光別。楚韻吳歌馱歲渺,但剩半江紅瑟。滄浪悠悠,漁翁安在,誰爲餘評說?秦簫聲遠,聲聲猶訴心闋。

水調歌頭

縱論人生夢,細數皆成空。寒來暑往蕭瑟,唯有醉情濃。幾度悲歡惆悵,已厭鸚聲流轉,何事可由衷?歎息少年志,遺恨杳無蹤。  登高望,愁輕鎖,海天溶。東君問信,他日九畹或親躬。種得幾株松竹,邀得二三佳友,把盞對清風。誰道五湖遠,思緒越千重。

賀新郎·秋吊西湖

悵滿亭湖路。正秋深、楓花泣血,幽懷絲縷。放眼遊人爭嫵媚,更有相偕如侶。誰記得、當年冤雨。恰值薄寒逢濕重,又笙歌商女旋迷霧。孤忠義,枉千古。  從來齒恨奸臣誤。但想他、莫須有也,怎平人怒?應是皇權凶勝虎,慘使英魂歸去。空折得、擎天砥柱。日月昭昭真有道?問千年何又多冤骨?聲未歇,水天舞。

滿江紅·次韻兩人對酌

雲去悠悠,歎多少、英雄末座。空落得、欄杆拍遍,嘯湮肝火。江水滔滔波不盡,浮生鬱鬱心隨墮。縱淮侯、非是倚蕭何,篷蒿臥。  平戎策,誰與和?思掛印,山中過。最嚴灘釣叟,醉心些個。千裏蒓鱸秋正好,半坡霜菊香凝鎖。更南山、租種幾閑田,情堪破。

高陽臺·寓鹿特丹夜不成寐有賦

暗夜沉沉,書燈熠熠,憑窗万里家園。醒夢留痕,牽情猶是難言。西風吹冷无邊月,映殊方、异域河山。恁堪驚、別樣風光,別樣蕭然。  秋來天緒隨云幻,便无端离聚,都到眉前。振起緇衣,登高誰解烟嵐?丹心肯共凝霜老?似听聞、鴻去聲殘。動歸情,瘦損篱花,瘦損吟肩。

高陽臺·遊古北水鎮並司馬台長城

春染香雲,花銜碧水,來尋故壘蒼茫。亂石苔深,憑他一訴心傷。當年戰跡何銷盡,歎而今、誰解興亡!問飛鴻、幾度悲遷,幾度回翔?  繁華未必消心骨,喜霜笳舊地,笛夢悠長。謝燕隨風,悄然巣入新梁。桃花醉落西山冷,算西山、笑只尋常。去來兮、且盡醇芳,且對斜陽。

金縷曲

甲午新正與原供職單位諸師友小聚余去此者凡十年矣(用李叔同《東渡別離》韻)

日月穿梭走。敘經年、別時蘆荻,聚今鵝柳。十載煙塵驚絮散,惜取淳情依舊。渾不管、褶肥襟瘦。趨步相呼何太急,問聲聲、不盡語如豆。浮大白,更添酒。  迴燈漫省韶華溜。去雕鞍、幾多衰鬢,恨難搔首。淡看喧囂隨眼過,醒夢之心同有!憐吐納、淩雲清吼。莫畏相期人隔遠,倚高懷、能把心肝剖。憑世濁,豈輕負。

CREAYOR造物者

微信号:zwzhe2015

http://www.360doc.cn/article/32923311_615404552.html

照片25张拍自《津门四友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094650.html

上一篇:《千里江山—历代青山绿水画特展》明清近代部分(十,完)
下一篇:谨防“智库”泛滥
收藏 IP: 1.202.24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1: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