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文化开的老文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oSoliton contact me: scwen@hnu.edu.cn

博文

时势造选题

已有 6750 次阅读 2010-3-22 17:15 |个人分类:谈点正事|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研究生, 导师, 地沟油, 选题, 选题背景

   做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选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爱因斯坦说的“提出问题”就是选题。

 

   其实,类似的事情对其他行当也是最重要的。如,从国家层面来说,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成败兴衰的决定因素。“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就是国家层面的选题。毛主席说:“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如果用在科研上,则可以说:“选题确定后,研究生就是决定的因素。”从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来说,所谓的发展战略,其本质也类似于“选题”,这就是为什么说领导的脑袋对于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原因。“方向比努力重要”正是基于选题的至关重要性总结出来的。

 

   谈到科研选题,必然要论及选题目的和意义,一般要求至少回答三个问题:

   为什么要做?(必要性和重要性)

   为什么现在要做?(紧迫性)

   为什么要由你来做?(非我莫属?我有优势?我有绝招?)

   研究生选题报告书里面的“选题背景”我看类似于选题目的和意义,但“选题背景”可能对选题的现实意义强调更厉害。时常有研究生问我“选题背景”怎么写,我的解释总是很抽象,看看下面的例子可能对理解“选题背景”有帮助。

 

   历史上的人物很多都是“时势造英雄”。科学研究方面,“时势造选题”的例子也是很多的。远的不说,举几个近几年大家都有切身感受的例子吧。典型的例子是2003年的“非典型性肺炎”,造出了“Sars病毒”、“Sars疫苗”、“Sars治疗方法”等大量选题。Sars越横行,选题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就越突出,立项自然就越快,政府和企业愿意招更多的人花更多的钱来做Sars相关的研究和开发(类似于病急乱投医)。更重要的是,做这种选题能迅速扩大学术影响,只要动手快,研究结果可以马上在naturescience等顶尖刊物发表,媒体的推波助澜也很厉害!

 

   另外如“禽流感”、“猪流感”等的爆发都造出了大量类似的科研选题。连人为的“三聚氰氨”都为相关科学家带来更多研究机会。这就是抓住了“选题背景”。如果有那位“拌了脑壳”(长沙话,不清白)的导师或研究生今天还提出研究“Sars”,研究“禽流感”,研究“猪流感”等,别说拿到资助不容易,发表论文都困难。

 

   又一“时势造选题”的机会来了!这就是与“地沟油”相关的选题。“地沟油”正在神州大地肆虐横行,将对民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伤害甚至生命危险,有高度责任感的相关科学家要密切关注,高度重视,要自觉地将自己的专业知识用到解决重大民生问题上来(最冠冕堂皇的选题背景)。“地沟油”现在绝对是个好选题!!!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现在还应该加一个动力,那就是媒体。如果人民群众越焦虑,如果媒体将“地沟油”的危害程度吹得越严重,那么“地沟油”研究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就又越突出。我非常后悔为什么没有学生物或生命科学、化学等与人类自身息息相关的专业,否则,凭我的敏锐程度,在自然和人为灾难频发的今天,我肯定早出名啰。不信,我作为一个门外汉提出下列与“地沟油”相关的选题,保证会有立项。即使现在不立项,不久的将来也会立项,因为据说乐观估计国人还得至少吃5-10年的地沟油(见人民网),有人甚至推算至少还得吃50-100年的地沟油,看来卧薪尝胆也是必要的嘛!跨入地沟油研究行业,你一辈子都有做头啰,哪象前面说的“Sars”,“禽流感”,“猪流感”等,它们一阵风似的扫荡两下子就完了,你刚起炉灶就没米了。

 

   选题一、地沟油的快速测定方法(国家科技进步奖选题,还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选题二、地沟油再生利用研究(国家技术发明奖选题,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选题三、地沟油引起人类疾病的机制(naturescience选题)

   选题四、地沟油相关疾病的治疗方法(如果疾病来得非常猛,你会成为象钟南山一样的民族英雄)

   其他选题就不在这里晒了,保密!单传我的下一届研究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2323-304996.html

上一篇:记住了父亲的生日
下一篇:农夫与牛
收藏 IP: 119.4.252.*| 热度|

8 陈绥阳 胡健波 吕喆 苗元华 高建国 王云才 徐东 侯振宇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7: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