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人类将面临微营养素缺乏困境 精选

已有 5778 次阅读 2016-6-28 05:45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现在地球上有70亿人,预计2050年可以达到100亿人,到那时人类如何获得足够营养成分将是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人类数量增加对全球食物系统的最起码要求,是能提供足够热量和蛋白质基本营养素,也必须提供重要微营养素。微营养素主要包括铁等锌微量元素、必需脂肪酸如DHA和各种维生素。2016616日哈佛大学T.H. Chan公共健康学院教授Christopher Golden等在《自然》发表一篇文章,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所谓微营养素,是身体需要这些成分数量比较小,但对维持身体健康所必须的物质。微营养素缺乏能提高新生儿和产妇死亡率、生长发育迟缓、儿童死亡率、认知障碍和降低免疫功能。45%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是营养不足,50%4岁以下儿童残疾原因与营养缺乏有关。

鱼类是微营养素的最重要来源,是因为鱼肉中的这些营养成分有较高生物利用率。但是地球鱼类整体数量正在逐渐逐年减少,过去许多研究围绕鱼类减少对蛋白质食物供应的减少的分析,其实只是冰山一角,今后几十年内,鱼类资源减少将会导致大量人群面临微营养素缺乏才是更大的危机,这种情况在其中赤道附近的发展中国家尤其严重。目前全球人类大约17%锌缺乏,部分已经到了危险的程度。全球孕妇将近20%的有缺铁性贫血,大约2/3的有维生素A缺乏。如果捕鱼量继续下降,估计8.45亿人(11%总人口)将会出现上述微营养素(锌、铁和维生素A)缺乏。

人类大约20%以上食物来自鱼类,考虑到某些营养素如维生素B12DHA脂肪酸只来自动物食物,经计算全球大约19%13.9亿人容易出现这种营养素缺乏。

这个新看法主要依据是两个数据库,一个是201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另一个是梅林达盖茨基金会和温斯洛的基金会资助的GENuS。按照低于两倍平均需要量,微营养素中维生素A和锌10%,铁5%依赖于鱼,作为营养缺乏高风险人群的标准。之所以选择两倍平均需要量,首先,因为摄取量存在非常大的差异,一些国家即使超过平均需要量,也会有许多人存在营养缺乏的问题。如果采用平均需要量为标准,超过50%的营养不良高风险人口将会被误判为安全。GENuS的数据是根据食品供应,而不是食品摄取,显然供应会高于真实摄取量。

根据对海洋沿岸国家的政府文件、学术研究和海上捕捞记录等连续15年的数据分析,这个数据库比较符合实际,是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会和保罗艾伦家庭基金会资助,由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负责维护。该研究显示海洋鱼类资源最高峰值是1.3亿吨,自从1996年以后,认为1996年后每年减少138万吨(1%),世界粮农组织认为全球捕鱼数量每年减少38万吨。导致海洋鱼类资源萎缩的原因是破坏性捕捞技术、工业污染、全球气候变化和全球性沿海城市化发展和水产养殖等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

鱼类食物的下降将会对一些地区的民众产生更比其他地区严重危害。一场风暴正在低纬度的发展中国家酝酿中,这里的人营养对野生鱼依赖度非常高。但这里存在国家政府力量不足、鱼类储存的技术缺乏、非法捕捞泛滥、人口压力和气候变化等不利因素。

关于渔业健康急剧下滑最早是20世纪被描述,此时在高纬度地区如西北大西洋开始工业化捕鱼。发达国家对农渔产品进口、维生素、膳食补充剂和强化食品的需求增加。1990年代以来,低纬度地区和发展中国家主要的鱼类资源已经减少,原因之一可能是渔业产业化、治理不善和外国在这些地区捕鱼量增加造成。受气候变化影响,热带地区这些问题更为严重。

海洋变暖等会驱动鱼类和贝类物种从低到高纬度地区迁徙。预计到2050年,这种因素可能导致全球鱼类资源减少6%,在热带地区可能高达30%。海洋变暖导致氧含量下降预计将减少鱼的平均生物量约20%。作为热带沿海生态系统的珊瑚礁将因为海洋变暖和海洋酸化严重退化。发展中国家淡水渔业鱼类资源赖以生存的红树林也继续下降。

文章对人类未来营养缺乏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问题十分严重,需要及早采取措施,否则会导致人类健康的灾难。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987188.html

上一篇:药物重定位:现成的药物宝藏
下一篇:穴居鱼有精神病?
收藏 IP: 58.247.243.*| 热度|

16 张南希 陈吉球 彭思龙 蔡小宁 高峡 杨正瓴 李毅伟 李土荣 liuhaoa1234 shenlu yunmu xlianggg biofans aliala zjzhaokeqin guhanxia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4: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