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氢气将对人类健康带来重大影响

已有 5779 次阅读 2014-11-7 10:11 |个人分类:氢气生物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几年前我说这话的时候可能有一些学究味道,谁都说自己从事的研究重要。但根据我最近几年的研究、观察和分析,现在更加坚定了这个信念,氢气将对人类健康带来重大影响几乎会成为一个必然趋势。一种对提高人体健康安全有效经济方便的手段,不带来重大影响都不可能.

我主编的一本《氢分子生物学》2013年在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出版,目前2年不到已经销售近2万册,其中通过一些企业作为科普宣传资料的途径销售80%,许多年轻学者通过阅读本书迅速对这一领域有了解。我邀请日本氢研究著名学者太田成男教授,美国匹兹堡大学Nakao教授,共同计划主编一本《氢分子生物医学》,去年已经和国际最大的学术出版集团springer签定出版合同,最早2015年将出版国际第一部关于氢生物学研究的专著。

关于氢气的研究,从2007年到现在,我一直不间断呼吁,建议大家关注这一领域,建议有条件有兴趣的学者参与到这一领域,并欢迎物理化学等领域的学者共同帮助克服目前难以清楚阐述这一气体作用机理的困难。

最近2年我在许多机构和企业协助下,在不同场合讲授相关进展200多场,受到大家的认可。这里是我报告的核心思想,分享给各位同道。

一、有效性

2007年日本学者发现小剂量氢气具有抗氧化作用后,目前国际上已经发表相关学术论文600篇左右,其中SCI论文也超过300篇。这些研究几乎包括各类与氧化损伤、炎症密切相关的急性和慢性疾病。虽然大多数只有动物实验研究,但也包括临床初步研究证明氢气对脑缺血、糖尿病、代谢综合症、类风湿关节炎、帕金森病、皮肤炎等具有预防和治疗效果。

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尤其突出,先后发表学术论文将近300篇,申请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项,在国际上建立各种给氢方法,发现许多新的有效治疗的疾病类型,尤其是在植物效应研究方面,至尽只有中国学者发表10余篇学术论文。

二、安全性

一种药物和手段能被广泛采用,有效性是前提,安全性也是重要条件,没有有效性为基础,就没有任何应用的必要,但没有安全性也无法被广泛应用。氢气作为一种在科学和工业上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的气体,相关性质早就已经有充分的认识。其中在潜水医学领域,早在半个世纪前,科学家就进行了大量动物和人体实验,证明了呼吸大量氢气和氧气混合气体能作为潜水呼吸气体使用,作为潜水呼吸气体,几乎绝对严格要求安全性为前提,因为人员需要呼吸这种气体在海底长时间工作,任何毒性都不能被接受。研究发现,这种气体除有比氮气还低的麻醉作用外,几乎没有任何不良效应。虽然由于技术原因和氦气资源的开发,这种潜水方式并没有得到广泛使用,但这一领域的大量动物和人体研究给我们留下宝贵研究资料,证明了氢气对人体几乎绝对的安全性。

三、经济性

一种方法和药物,是否能被广泛使用,资源的丰富和制造工艺的复杂程度也是十分重要的制约因素。氢气作为一种治疗疾病的物质,有效剂量并不是非常高,虽然目前并不十分了解具体的剂量效应关系,但采用喝氢气水,注射氢气溶液,呼吸氢氧混合气,可以让人体获得非常大的剂量范围,或者说可采用不同的方式针对不同的需要,研究和分析不同的疾病和状态,获得最理想的治疗效果。目前日本和中国许多企业积极开发各类氢气水和呼吸设备,已经呈现出一场产品爆发的趋势。从成本角度考虑,虽然由于技术原因,许多产品仍无法达到非常经济的程度,但氢气自身的经济性决定了这类产品未来必然朝低价格方向发展。当然过低价格也会制约一些企业开发相关产品的长期热情。但安全有效的技术和产品必然最终能带给寻常患者极大的好处,就象氧气成为急救的必备手段,未来的某一天,氢气成为日常健康维护和普通急救手段也终将成为现实。

附件:氢气生物学效应的必然性

氢气是一种生物活性物质,许多细菌如固氮菌能够产生氢气,一些藻类物质和植物也具有产生氢的能力,正是因为这一原因,氢能源开发的一个技术就是利用生物产氢作为制备氢的策略。另外一些细菌也能利用氢气作为能量物质,例如最常见的甲烷菌就可以利用氢气产生ATP。一种生物可以制造,又可以被作为食物的气体,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生物活性物质,这种物质对生物本身具有调节作用,也几乎是一种必然。例如氢对细菌合成产氢的氢化酶就具有反馈调节作用。只不过由于人们对这种气体在复杂生物体系中的研究策略缺乏认识,也没有其他类似效应分子的参考范式,不过建立范式意味着科学革命,阐述氢气效应机制需要采用不同以往的新思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841761.html

上一篇: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活性氧产生的代谢基础
下一篇:两种干细胞技术之争
收藏 IP: 218.2.227.*| 热度|

4 孙爱军 zhangling divingmed CNLX201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2: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