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自然通讯》全开放透露的信号

已有 6505 次阅读 2014-9-23 22:04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根据NPG最新报道,自20141020日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将由先前的部分文章开放获取、部分文章面向订阅方收费的模式,转变为完全开放获取模式。这也就意味着,一般情况下国内作者在论文通过同行评审录用后将被要求付费出版。或者说,《自然通讯》从过去羞羞答答开放变成彻底的开放获取杂志。

实际上目前发表在NC的论文中,选择付费出版的作者实际只占38%。这说明,作者为论文开放支付费用并不是那么主动,更多人主动选择采用传统的免费发表形式。不过,由于是否选择开放具有一定自主性,能达到38%也足以说明作者对开放获取形式的支持力度并不小。

根据报道中提供的数据,以开放获取模式出版的论文,其浏览量和下载量都远高于通过传统模式出版的论文。这其实没有任何意外的,免费阅读当然会获得更高的阅读和浏览量。这一信息告诉作者,选择开放获取虽然是要支付费用,仍然是值得的。

不过《自然通讯》在这个时候决定彻底开放也是该杂志有充分自信的体现,根据杂志自己的评价,这个杂志已经是综合性期刊第三名的地位了,不知道这个排名是按照什么标准,大概是影响因子吧。因为如果按照论文数量和总引用次数,这个杂志远远不是Plos One的对手。虽然用客观数据为依据,但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似乎《自然通讯》仍然很难能与PNAS抗衡。

无论如何,开放获取作为一种成功的论文发表模式。不仅有平民化期刊Plos One,也有如《自然通讯》这样贵族期刊的试水成功。《自然通讯》全面开放意味着终于可以说,开放获取发行已经是一种主流的发行模式之一了,因为各种级别的杂志都已经存在开放获取模式了。或许随着大家对信息开放的要求不断期盼,开放获取将成为主体发行模式也未必不可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830259.html

上一篇:氢气镇痛效应的分子基础
下一篇:美国FDA关于药物副作用的探索性研究计划进入收尾阶段
收藏 IP: 112.64.63.*| 热度|

2 曹聪 王守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4: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