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中国学者高水平综述少的原因分析 精选

已有 11053 次阅读 2014-4-26 10:52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中国学者高水平综述少的原因分析

 今天看到武夷山老师转发《科技导报》文章,谈到“高水平综述为何产量低?”的问题。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88503.html 

文章是根据几名学者的观点汇集成,这种写作方式已经比较接近西方许多科技新闻和观察类文章的模式,这是值得鼓励和表扬的。在西方许多媒体中涉及新闻报道和科技新闻时,广泛被使用的直接引用学者观点的作法仍有一些距离,估计这能提高客观性和准确性。有一些语言很可能出自记者的理解,不是采访对象的实际语言。

如果对中国学者高水平综述比较少的问题进行梳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中国学者高水平综述少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采访的学者,特别是武夷山老师的看法是我们学者的水平比较差是最重要原因,所谓眼界不高就是水平不够。

学术水平差有几个方面,一是学者自己在学术上的贡献少,也许文章发表一大把,都是跟风或重复,没有实质性根本贡献,这样的研究是很难受到国际同行尊敬的。

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学者的学术兴趣不足。大多数中国的学者不喜欢不热爱学术,根据个人观察,能坚持主动日常阅读文献的学者的比例都不太高,许多人是被动从事科研,这些学者都一贯认为科研是个力气活,找不到兴趣和热情。因为科研在职业上需要更多的创造性和挑战性,如果是被动从事,那么真的是难度比较高的工作。高水平综述需要对某一个领域有非常全面的了解和把握,有比较高的地位或视野,能引起同行的广泛认可和关注。

三是中国的教育不注重学术能力的培养。中国的社会大部分都认为学术只有大学毕业后才关心,中学小学甚至大学都是学习知识的阶段,不需要考虑学术能力的培养。其实学术上的许多方面,例如创新思维、信息素养、科研观念和学术规范,包括论文和综述撰写都是生活中十分有用的能力,这些能力应该始终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而单纯书本知识、理论和操作技能则不能代替学术的培养。我遇到许多国外学生写综述的能力都非常高,许多大老板的大综述原稿可能是出自学生之手。可惜我们的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就十分欠缺,硕士阶段能凑个质量不错的小综述就很好了,能提出独特观点就要求比较过分了。这样的培养环境,只会出现大批学术投机分子,综述这种替别人指路,率领学术发展走向的老心活,不会有人喜欢的。

参考阅读

武夷山指出,何玉山提供的数据显示出中国科学界撰写高影响力综述文章的能力不强。之所以如此,最重要的原因恐怕是科学眼界的局限。他认为,现在国内产出的大量SCI论文靠的是与国外研究团队比拼实验和设备,科学眼界高低不会对其产生决定性影响,而高水平的综述评论文章,则必须要求科学眼界有相当高度。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数字农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冬留言表示,我国科学家之所以撰写高水平综述文章能力较弱,是有一部分历史原因的。国人在20年前对于发表科研论文并不是特别看重,真正看重大约是2000年之后。因此过去中国大陆学者,尤其科研成就突出的科学家,在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不太看重发表论文,从而也不具备撰写SCI论文的意识和能力

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徐长庆认为,这可能还与我国科研成果考核体系有一定关系,综述文章(即便在SCI收录期刊发表)在很多单位考核中不在成果统计范围之内。对此,武夷山推测,可能由于国内期刊发表的很多所谓综述,多是研究生撰写的文献检索与阅读总结,价值不高,才导致一些单位制定出综述文章不算成果的简单化规定。

另外几人评论称,这可能与中国科学家在国际学术界的能力认可有关。

武夷山还强调,各国高被引综述文章数量能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各国科研实力。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也告诉《科技导报》,中国高水平综述文章数量较少,最主要的原因恐怕还在于中国研究实力和影响力与其他国家的差距。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788757.html

上一篇:奇特的采采蝇基因被测序
下一篇:调查委员会主席成为被调查对象
收藏 IP: 112.64.63.*| 热度|

37 武夷山 李健 李东风 肖振亚 唐常杰 刘军胜 杨金波 苏光松 薛宇 张骥 赵紫辉 刘敏 吕喆 王亚非 孙爱军 张南希 麻庭光 朱云霞 翟远征 高绪仁 陈冬生 寇飞 吕海平 韦玉程 苏力宏 耿文叶 高建国 唐凌峰 季丹 李天成 秦勤娟 XuexingLu JIANHUN abang gusij eastHL LongLee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4: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