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科学家的品格 精选

已有 9451 次阅读 2014-4-24 09:34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人民日报发表赵展慧一篇讨论学术个性的文章,很有意思。该文章认为科学家主要是具有独特眼光、特殊学术体系和专门的技术优势,这有一定道理,但读来仍有意犹未尽的感觉。而且“学术个性”也似乎不够准确,用科学家品格personality type似乎更好些。

科学家是人,人就有正常和不正常之分,科学家同样如此。有的科学家可以很不正常,有的科学家就如常人无异。作为一种职业,科学家的工作无疑会对这群人产生一些影响,导致科学家成为一种具有独特个性品格的人。思想家、领导者、务实、重逻辑和有创造性的学者是许多科学家的个性特征。具体到个人,这些特征并不一定全部具有,有的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

科学家品格有那些特征,有人说科学家和思想家有类似性,就是不太善于社会交往。这样一类科学家由于思想远超过普通人,会产生孤独感和寂寞的表现。就象牛顿和爱因斯坦等一流天才科学家就往往具有这样的特点。

但具有思想家特征的科学家似乎不太符合现代科学的职业模式,因此也有不少科学家也是社会活动能力一流,或者具有领导者个性,这些科学家往往善于直接带领一个团队或开创一个新领域。

一流科学家都是务实、重逻辑和有创造性的学者。科学家一般都不是追星族,不太喜欢从众,也不太愿意八卦。科学家习惯用新方案和新视觉对待问题(习惯研究),科学家能比一般人从探究和分析中获得更多满足感(喜欢研究)。科学家往往聪明过人,尤其在某一个领域,但往往不乐于表现和炫耀自己的这一特长,因此有时候会不为人了解。另外,科学家往往具有效率高、喜欢自由的工作环境、善于对新设计和方案概念化、对复杂理论的理解力等等。

参考阅读

人民日报科技杂谈:科学家的学术个性

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4/0421/c1003-24920114.html

学术个性很难刻意培养,但可以肯定的是,尊重差异、鼓励质疑的科研风气,一定会让更多能够创新的学术个性“冒出来”

前不久采访了一位科学家,他在讲述自己的研究经历时说到:创新很多时候就是研究过程中的灵光一现。这种灵光与科学家个性化的学术思想体系有着莫大的联系。

原创性的科学研究,本来就是一种“言人所未言,见人所未见”的创造性活动,如果没有科学家的独辟蹊径、标新立异,如何于未知处发现宝藏?这种原创性的发现,离不开科学家独特的学术个性。这种学术个性,包括独立的学术思想与技术体系,往往会产生突破传统的思维和基于实际研究的异想天开。

DNA 结构模型的发现就与科学家的个性密不可分。英国的两位科学家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长期研究 DNA 分子结构,并最先拍摄到了非常清晰的X射线衍射照片,里面蕴藏了 DNA 结构的许多证据。令人遗憾的是,面对近在咫尺的真理,他俩未能打破思维定势、迈出“人类的一大步”。当这张照片到了年轻的博士沃森和克里克手里,却点燃了这两位的思维火花。他们大胆假设:只有双链的 DNA 才会显示出这样的清晰漂亮的图形!经进一步研究,这一假设最终得到验证。

许多成功的科学家正是凭借自创的技术体系,在自己的领域内取得重大突破。比如2011年诺贝尔医学奖3位得主,为了攻克免疫学中的难题,都建立了各自的技术体系。又如,法国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建立了果蝇与先天免疫研究体系,美国科学家布鲁斯·博伊特勒建立了突变小鼠诱导体系,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建立了树突状细胞培养、鉴定、免疫功能分析技术体系。这些学术体系对他们的创新性科学研究起到了关键作用。

不难发现,创造力丰富的科学家,往往都具备鲜明的个性化学术思想和独创性的技术体系。有科学家直言,中国之所以缺少科学大师、缺乏重大原创性成果,与学术个性缺失不无关系。

如何培养学术个性、激发创造性思维?笔者采访的那位科学家认为,学术个性的形成往往源于科学家的教育背景、国家文化、生活经验和科研经历,很难遵循某种方式刻意培养。但可以肯定的是,尊重差异、鼓励质疑的科研风气,一定会让更多能够创新的学术个性“冒出来”。让创新力旺盛的年轻人敢于提出人所未言、人所未见的大胆假设,会孕育更多科学的灵光。同时,应多鼓励不同科学学派的发展。正如 DNA 结构的发现者之一沃森所说,给朋友展示科研文章得到的往往是附和,而竞争对手则会花费所有的时间去证明它的错误。

当然,学术个性的背后,仍然需要共性,那就是科学家甘于寂寞、坚韧不拔的潜心钻研。科学家的灵光一现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根植于自己对所研究对象本质的深入理解。共性与个性碰撞,才能激荡出科学的火花。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788051.html

上一篇:抑制MicroRNA25治疗心衰
下一篇:使听觉神经再生的基因治疗
收藏 IP: 101.95.4.*| 热度|

40 李学宽 赵凤光 姚小鸥 罗德海 杨金波 孙爱军 张南希 曹聪 陈楷翰 许培扬 李鑫 杨正瓴 王进 秦逸人 尤明庆 王芳 曹建军 秦勤娟 武夷山 罗利 肖振亚 胡孙铃 戴德昌 蒋继平 科学出版社 马萧萧 耿文叶 徐耀 韦玉程 李土荣 张云扬 loyalSciencefan Allanmu Majorite XuexingLu wangqinling JIANHUN XY zhangling aliala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5: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