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迷信科学和科学迷信

已有 10857 次阅读 2013-9-19 11:01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迷信英语Superstition)是对某一些事物迷惘而不知其究竟,但又盲目地相信其说。Encarta百科全书上对“迷信”的定义是:非理性地相信某种行为或仪规具有神奇的效力。迷信是对不存在的事物和不正确的道理的发自内心的相信和认可,迷信和人类相伴出现,甚至在非人类的动物都可以找到迷信的痕迹,也许迷信就是人类的一种必然现象。

曾经认识一些对医学有很高造诣的学者,他们对前生后世的深信不疑让我实在无法接受,但我尊重他们的看法,因为他们自己绝对相信。十年前,我在加拿大的同事是个虔诚的基督徒,每个周末必须到教堂,包括在外地参加学术会议,学术会议上穿的随便,但到教堂必须是西装革履,让人敬佩其发自内心的信仰。老板不相信基督,会后喝啤酒过程中讨论这个问题。老板问我那个同事,你真的相信上帝存在吗。他说相信,但老板说没有证据证明上帝存在(其实也没有证据证明上帝不存在)。为什么你扔相信上帝。同事回答说,也许就象你喜欢啤酒一样,我相信上帝就是因为我相信,从小到大,从来如此,也从不怀疑。其实争论这些问题并没有任何意义,只能作为茶余谈资。

宗教信仰和迷信也都是有物质基础的,因为早就人确定人类大脑内存在负责宗教的中枢,只要你的周围充斥着宗教氛围,你接受和相信宗教的宣传几乎是必然的结果,除非你的大脑存在功能缺陷。从这个角度看,宗教和迷信本身都是可以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

科学本身甚至都和迷信脱不了干系。现在对科学过分依赖的科学主义者,对规则过分遵守,也可以归类为迷信,也许可以称为迷信科学或科学迷信。虽然迷信和习惯,迷信和成瘾不可能完全相同,但这些都存在一定关联性。最近王菲离婚,让许多人对爱情表示出极大的失望,其实王菲是普通的人,一些粉丝们或许已经把她神话,作为爱情方面典范。这也正是另一类型的迷信,就是所谓的崇拜。

从科学的角度看,迷信是客观存在的,我们需要把这种重要现象进行描述和分析,从人文角度出发,迷信一直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并曾经是人类文明的最重要组成,宗教、哲学、科学、文学等等都无一不是全部和部分起源于迷信,我们到底怎么评价它?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

相关阅读一:

        迷信英语Superstition)是对某一些事物迷惘而不知其究竟,但又盲目地相信其说。Encarta百科全书上对“迷信”的定义是:非理性地相信某种行为或仪规具有神奇的效力。

“迷信”的含义更多的倾向于“盲目的相信、不理解的相信”。因此,理论上,人类对任何事物都可能存在着“迷信”的观念,即使是在有些人从事科学工作,但他们也会抱某种“科学迷信”。但科学本身与迷信信仰宗教有着重要区别。科学在本质上要求怀疑主义,并在实践中公开倡导怀疑主义怀疑主义要求分析型思维以及批评型思维,要求怀疑一切,即不相信任何未经证实的事物。对已经证实的事物,也要怀疑其时空的局限性及观察的准确性。未经证实的理论称作假说猜想,而假说猜想完全有可能被证明是错误的。错误的假说猜想必须被抛弃。

阅读二:北京时间9月17日,美国《生活科学》网站报道,尽管拥有完好发展的大脑、复杂的科技和数个世纪的科研进展,人类仍然是一个迷信的物种。迷信似乎在整个历史和不同文化里都约束着人类。社会人类学家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vi-Strauss)曾经写道,迷信和对魔法的深信不疑“如此频繁并广泛的存在以至于我们需要扪心自问,我们是否具有统一并永久的思想形式。”

即使在现代社会,迷信仍然充斥在人类的日常生活里。“对美国人的好几项调查表明大约过半的民众至少是轻微迷信,” 美国康涅狄格学院的心理学教授斯图尔特·维斯(Stuart Vyse)这样说道。“2007年的一项盖洛普民意测验显示,13%的美国人会因居住在旅馆的第13层而心烦不已。9%的人会因此而换房间。”

迷信根源于缺乏控制感,据维斯这样说道,他也是书籍《相信魔法:迷信的心理学》的作者。“一般来说,(迷信)旨在获得更大的控制权,当某样重要的东西处于紧要关头,而结果尚未确定时,迷信很可能用于填补其中的空缺并让我们感觉更加自信。”

迷信的范围

迷信,正如相信它的人类一样,是一个广泛分散的群体。从珍惜所谓的幸运袜的专业体育运动员到古代对名为供品的附身符的使用以躲避恶毒的凝视,也就是所谓的“魔眼”,迷信的范围难以置信的广泛。

“我研究生的一名朋友相信他和他家人剪下的手指甲碎片可能会落入坏人手里,并被用于施展恶毒的魔法以加害于他们,” 维斯说道。“他收集自己的剪下的手指甲并放在一个特殊的碗里,同时夜晚阅读时咀嚼这些手指甲并吞下去。20年后当我再次联系他,他表示仍在这么做,尽管他的家人拒绝将他们的手指甲给他。”

有关手指甲碎片的迷信似乎相对普遍;即使是艺术家帕布洛·毕加索(PabloPicasso)据称也会收集自己的指甲和头发。他并不是唯一迷信的名人:女演员詹妮弗·安妮斯顿(JenniferAniston)登上飞机时总是右脚先迈出,酷玩乐队(英国著名流行乐队)的负责人克里斯·马丁(ChrisMartin)在上场演出前总要先刷牙,据称女演员卡梅隆·迪亚茨(Cameron Diaz)每天都要敲木鱼求好运。

迷信和精神病

这种迷信行为总让人们想起强迫性精神障碍或者其它精神疾病,然而维斯表示目前鲜有科研证据表明迷信和行为紊乱之间存在联系。“从表面上来看,最接近的(紊乱)可能是强迫性精神障碍,但两者之间似乎并没有直接的联系,”维斯说道。“测量魔术构思的量表有时候包含某些类似迷信的题目,这些量表的高分数与潜在的精神疾病相关。然而,魔术构思包括很多其它与迷信不相关的概念。因此从这个角度上,两者之间并未建立任何明确的相关性。”

迷信会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人,维斯说道。“女性似乎更加迷信,此外焦虑、沮丧或者拥有外控制点(认为他们不是自身命运的主人)的人更可能变得迷信。”即使是怀疑论者有时候也可能成为迷信的俘虏。“如果风险很大且投入的努力有限,那么很多理性的人会说他们不相信也不愿意冒险,”维斯说道。“最重要的是社会化,如果我们来自一个迷信的家庭,那么我们自身更可能变得迷信。”

迷信的动物

人类会将某些随机的事物(例如幸运袜)与成功或失败硬性相连,研究表明其实人类并非倾向于迷信的唯一生物。在1948年的一项著名实验里,著名心理学家伯尔赫斯·弗雷德里克·斯金纳(BurrhusFrederic Skinner)成功的让鸽子适应某种特定的行为,让它们相信这样就能够从食物料斗里获得食物——即使这些食物其实是每隔固定的时间间隔出现的。

“这种适应过程非常明显。在料斗出现时鸟类恰好在执行某种行为,因此它们倾向于重复这种行为,” 斯金纳在发表在期刊《实验心理学》上的这篇文章里这样写道。其中一只鸽子被限制的必须逆时针绕着笼子打转,另外一只则反复将自己的头部插入笼子的其中一个上隅角,第三只鸽子适应了一种“摇动”反应,仿佛将自己的脑袋放在隐形的障碍物下,然后反复抬头。

尽管迷信具有非理性的基础,但它在少数情况下也可能变得有用。“在有技巧的活动中(击打高尔夫球入洞),围绕幸运展开的迷信可以提高表现,然而,迷信幸运也可能导致赌博成瘾的人们一而再再而三的尝试,或者相信灵媒力量可能导致使用网络心灵研究——这些都是有害的。”(生物谷Bioon.co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726108.html

上一篇:女儿的作文
下一篇:NIH投3300万美元于老年性痴呆
收藏 IP: 58.247.212.*| 热度|

14 蔡小宁 文克玲 郑小康 张南希 杨正瓴 曾新林 陈桂华 周少祥 李健 戴德昌 zhangling biofans qqlisten rosejump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4: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