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氢分子生物学》出版发行2013年5月3日 精选

已有 10849 次阅读 2013-5-3 10:20 |个人分类:氢气生物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淘宝购买<氢分子生物学>地址: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a230r.1.14.3.HANAii&id=25547068162&_u=7jgnfm4c3f
当当网购买<氢分子生物学>地址:
http://search.jd.com/Search?keyword=%E6%B0%A2%E5%88%86%E5%AD%90%E7%94%9F%E7%89%A9%E5%AD%A6&enc=utf-8
亚马逊购买<氢分子生物学>地址:
http://www.amazon.cn/s/ref=nb_sb_noss?__mk_zh_CN=%E4%BA%9A%E9%A9%AC%E9%80%8A%E7%BD%91%E7%AB%99&url=search-alias%3Dstripbooks&field-keywords=%E6%B0%A2%E5%88%86%E5%AD%90%E5%8C%BB%E5%AD%A6
 
北发图书网购买<氢分子生物学>地址:
http://book.beifabook.com/Product/BookDetail.aspx?Plucode=754810603
淘书网地址:
http://www.taoshu.com/1918788.html
    从20083月开始在科学网写博客,到今天已经有5年有余,先后写下800多篇博客文章。在科学网混时光,显然有许多收获,例如,可以交往到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学习到做人的道理,可以找到许多科研上的合作伙伴,可以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可以锻炼写作能力等。今天201353日,是个特殊的日子,我们小组写成的第一本关于氢气生物学效应的书正式出版了,在这里要特别感谢科学网这个平台。因为出版这本书有许多因素正是由于科学网。

首先,宣传氢气生物学效应是来科学网的最初原因。本人在科学网写文章早期的目的就是定位于开展氢气生物学效应方面的学术交流,虽然也写过不少其他如研究生培养、文献阅读、SCI论文相关、科研生活等方面的文章,而且这些文章也往往更受关注,但我写文章最主要的内容仍是围绕氢气生物学研究。写非氢气相关文章的目的基本上是为吸引眼球,当然后来觉得写其他内容也有不少好处,例如有不少文章都被一些报纸和杂志转发,过去确实从来没有奢望自己的文章可以在《健康报》这样的大型报纸上发表。因为当时有许多人对这个领域非常不了解,存在许多争论,特别是许多人不能查找到全部相关文献,这给大家造成了不少麻烦。刚开始的时候主要通过邮件转发一些文献信息,但后来发现太麻烦,而科学网正好提供了一个比较理想的交流平台。5年来,只要这个领域出现新的文献,我将会在第一时间进行介绍,许多人告诉我,是你在科学网上文章带领我认识到氢气的生物医学研究,这里就好像一个教室,供我学习,也好像是一个老师,给我上课讲解氢气生物学的进展。也有许多同行说,经常来科学网,就是因为要看我的文章,看是否有氢气生物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这些反馈是我长期坚持写文章的最大动力来源,也是我当时要计划把这个方面的有关内容进行汇总,写成《氢分子生物学》这本书的最早动力,因为让我意识到写这个书的最大理由:有许多潜在的读者群。

其次,科学网让我锻炼了能力。一方面是写的能力,虽然现在的写作能力仍不算理想,但数年在科学网上的写作仍对写作能力有很大帮助,至少写的速度提高不少。另一方面是收集信息的能力。因为写博客和读博客也会上瘾,为了能写一些新的科技进展,现在已经养成每周4阅读科学,周5阅读自然的习惯。为了写的内容更全面准确,总是要在最快的时间收集到有关资料,这也大大提高了整理信息的能力。也提高了思考的能力,有许多想法过去没有形成文字,就逐渐遗忘,但写下来就有了反复思考的机会,有时候回头再看过去的文章,恍如和过去的自己对话,甚至为曾经的一些想法而汗颜,当然也有惊喜,自我感觉会良好。

最后,本书的许多内容都最早先写成发布在科学网上,许多老师也给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当然也少不了不少人反复催促询问该书出版的情况,也给我一些压力。最早计划写本书是10年的夏天,但写了一部分觉得很不成熟,就放下了。2011年3月本人去美国学习,2012年4月回国,主要在暑假期间形成大部分内容,2012年底经过进一步的整理,收集整理了更多内容,才于2012年春节期间形成最终的版本。2013年2月成立氢分子医学学术委员会,本人被推举为第一届主任委员,又给该书的出版增加了一个新的动力。

我们写这本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过去曾经有些翻译自国外和宣传氢气生物学效应的书,但这些书主要是商业类书,以宣传自己公司的产品为主要目的,许多内容显然存在明显的过度夸张氢气效应的嫌疑。虽然这些书对宣传氢气生物学知识有正面作用,但从长期来看,这些不严肃不严谨的书籍对氢气生物学研究会造成很大危害,以至于曾经有人说氢气的研究似乎是狗皮膏药类研究,这也是我们下决心写出本书的原因之一。写成本书后,先后让一些老师给提出意见,不少人觉得这个书仍不够科普,但我们写科普的功力不足是主要因素,将来我们会尝试把本书改成更科普一些,以适合更多非同行读者阅读。最近台湾有出版社希望在台湾出版成繁体版,主要是因为台湾地区有许多人在饮用氢气水,许多买氢气水的公司很希望让读者了解到更准确的科学信息。

在本书正式出厂的今天,仓促写下此文,一是为记录,另一是为感谢科学网。并借次机会特别感谢世界著名氢气生物学研究学者日本医科大学老年病研究所太田成男教授和第二军医大学苏定冯教授给本书写序,也十分感谢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胡加飞编辑,中国著名书法家欧阳兆增先生欣然答应给本书题名。他们的无私帮助和支持使本书提高了很大档次。

本书书店和网络仍没有上架,估计最早也要5月底,目前可以联系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发行科购买。http://www.smmup.cn/



博客感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686282.html

上一篇:切勿用错误打击错误
下一篇:衰老竟然是因为下丘脑发炎
收藏 IP: 101.95.4.*| 热度|

75 许培扬 曾庆平 张南希 武夷山 肖重发 曹聪 李学宽 戴德昌 蔣勁松 王树松 赵美娣 文克玲 刘洋 王善勇 万润兰 彭真明 陆雅莉 徐大彬 王涛 朱晓刚 杨国力 曹建军 鲍海飞 苏德辰 罗春元 赵凤光 边媛媛 吉宗祥 耿小昭 鲍得海 郭胜锋 庄世宇 徐传胜 刘全慧 李土荣 强涛 张鹏举 柳东阳 陈福强 王季陶 曹广福 张波 孔晓飞 李伟钢 陈先红 李宇斌 刘让华 史彭慧 少雨 陈飞 王华民 王守业 钟佳 张云扬 杜江平 高建国 张焱 陈理 傅蕴德 刘淼 李天成 徐耀 朱蔚莉 陈志刚 曹飞 李红超 zhangling xqhuang geltern biofans yxh3161 cirp yunmu wuzhenyuhn luofala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0 17: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