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ngxueju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gxuejun

博文

是时候说再见了!但回忆会留下来:网易博客的结束

已有 3112 次阅读 2018-8-23 09:55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2007年9月19日,好友为我注册了网易博客。2018年8月22日网易公告博客下线(网易博客是2006年上线的,至今12年)。共发文183篇,分8个专题。博文中很多图片已没有,很遗憾!

    [郑氏家族]:发文14篇
    2007-09-19 郑氏家族:郑姓
    2007-10-14 江南第一家“郑氏义门”
    2007-10-30 郑门学风:国学大师郑天挺
    2007-10-31 郑和与“嫦娥”
    2007-12-14 郑振铎与常任侠:一段书缘
    2008-05-23 开创制琴的中国学派——中国提琴制作大师郑荃
    2008-07-09 嫁人要嫁刘国正,娶妻要娶中国
    2008-08-01 哈尔滨关道(俗称道台府)第一厨第四代传人郑树国
    
2009-05-11 百年典当铺修缮时发现金字招牌
    
2009-12-20  澳门回归十年——郑观应和郑克鲁
    
2011-06-14 民国书画大家郑午昌:清白家风
    
2014-04-25 郑家样”——郑于鹤泥塑
    
2015-08-29 哈尔滨曼海姆啤酒坊:郑国民与郑炳禹父子
    
2015-10-03 郑宅镇:公众最想去的10佳人文古镇

    [毕业廿年]:发文13篇


1、留给回忆 2007-09-23 19:11:43

 

感谢阿鹏把我们大学时的旧影翻拍上传到校友录班级画册里,就借他的标题一用:留给回忆!

前些日子,和阿鹏谈起自己向往的生活:上午读书,午睡后与朋友们一起打排球、乒乓球,晚上或与大家小聚聊天,或任由自己胡思乱想,假日就去旅游。阿鹏说这不还是大学的生活吗!

今年是恢复高考30周年!其实不论哪一届,那四年都是割舍不掉的!都是值得纪念的!入学时,课表上三楼半的上课地点,让我奇怪!我们住过20人一屋的中文系大教室!学校对面的公园是个很大的植物园,是开放的,不用门票,如同学校的后花园,军训练习瞄准,竟差点在大树荫凉下睡着了。我们一起去净月潭、新立城水库和当时的经济区左家。在便宜的自由大路饭店吃饭。与高年级的学生一起办专业杂志、卖高考模拟试卷。去大连实习,在沈阳换车,穿着父亲给我买的风衣,戴着鸭舌帽,这在当时是很特别的,同学们暗地里说我是导演!更超前的是当时学校已经实现了五天授课制,这在中国恐怕是最早的!

老党委书记是位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将军,听他和演讲家曲啸校友的讲话,令人难忘!

在电影厂参观,看见了电影《创业》中秦发奋的扮演者,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英雄!

参加校合唱团在校庆大会上演唱,因为校歌的第一句是烽烟滚滚,雪海茫茫,东北群英,融会一堂,自己开口总是与电影《上甘岭》里的插曲《英雄赞歌》烽烟滚滚唱英雄唱混。至今如果没有前奏,我是不敢直接唱校歌的!

或多或少,男孩都有军人情结!阿鹏毕业去了部队航校,让我羡慕!现在他脱下了军装,留给我们一段回忆!

 

2、我的大学  2007-09-24 17:36:33

 

让我们相识            让我们嫉妒            让我们出名

让我们同行            让我们猜疑            让我们成功

或者,再走开         或者,打起来        或者,再失败

让我们相爱            让我们流泪            让我们走开

让我们结合            让我们痛哭            让我们诀别

或者,再走开         或者,不理睬        或者,再相逢

  ——《我的大学》编者

 

我同寝室的兄弟:

老大入学不久转到了教育系,所以大哥的位置一直空缺,变成9兄弟了。

二哥是生活委员,三哥毕业去了空军航校,我和四哥生日只差1天,用现在的词来说,四哥是我们班的帅哥,老六最瘦,老七至今还在海军舰艇学院工作,老八学习最好,老九是寝室长,老十现在吉林大学工作。

我的大学:

母亲因生我做病,就把我寄养在姥姥家,会走了才回到父母身边,父亲到车站接我,说这个大脑袋,小细脖的孩子是我的儿子吗?那时我的身体很弱,姥姥担心我活不大,每隔一年就来照顾我。医生说母亲的心脏病不能再要孩子了,可是母亲觉得我一个人以后会太孤单,冒着生命危险,要了我的弟弟,自弟弟来到身边,我越来越少得病了!

我考高中的时候,弟弟考初中,我们俩都考上了省重点,第一年期末考试,我和弟弟在各自的班里都考了第一名,在学校里很受关注。后来要去大学读书,母亲舍不得我走,只允许在家读,或是去姥姥那读,我选择了后者。在弟弟要考高中时,家里考虑让他念技校,然后工作。弟弟想考高中,然后读大学。考试那一年,弟弟大病一场,第二年弟弟和家里说想通了,去读技校。现在弟弟还是工人,看见他的艰辛,这个心结总是解不开!

工作多年后,家里的条件越来越好,可是姥姥和父母却相继离开我们,没有享到一天福!供我读大学,自己却永远没有回报的机会了!我写不好,也写不下去这样的文字,《世界上我最亲的人去了》,因为他们是我的父母!

 

3、校友录  2007-12-04 20:30:12

 

很少在校友录上留言,大多数是飞速路过,不过也了解了大部分内容,近日引起我关注的是在大连海事大学工作的一位大学女同学上周五回母校做研究生毕业答辩的事。

同学说她是我们同学中最值得大家敬佩和学习的一个。她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已是很艰难,孩子多年前又失去一条腿,这种境况,她还在读研。真是感动!每年年末媒体要评选感动......”人物,我总是看不下去,媒体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残酷场景去做感动呢,很多事情原本是不应该发生的故事。

记得大学毕业15年在大连聚会的时候,同学们曾经为她和孩子捐款,我们走的时候,她和孩子一起来送大家,看见孩子一条腿蹦着过来,无忧无虑,天真可爱,不知道这个女孩子未来的路是什么样的!明年大学毕业20年的聚会,我们还能为这个小女孩做些什么!

忽然间我想起了那部电影《哭泣的骆驼》:蒙古南部春天寂寞的沙漠里,一只母骆驼产下了一头非常罕见的白骆驼。这只母骆驼拒绝接受这个可怜的新生儿,为了拯救小骆驼,牧人派自己两个年轻的孩子穿越危险的沙漠去寻找一名乐师。在最后的时刻,随着乐师悠扬的马头琴声,这只母骆驼流出了泪水,并且开始用自己的乳汁拯救这只濒临死亡的幼儿......

用感动驱散冬天的寒意,为即将到来的春天开幕吧!

 

4、还有多少激情可以挥洒—— 二十年的邀请  2008-03-10 09:31:35

 

今天看见校友录上的毕业二十年聚会邀请函:

 

(图)邀请函

 

感谢筹备组同学的盛情!以前,我每去长春都要到母校看看,常常是一个人在校园里走走,那些从身边走过的青春学子,很陌生也很熟知,我们互不打扰,像在倒流的时光里回味。

二十年前,离开校园的时候,唱着年轻的朋友们来相会,我们豪情似火,挺胸膛,笑扬眉,八十年代的新一辈!转瞬间,二十年已过,那些曾经有过的激情如同散在星空,天地间的距离也来不及等待,也没有什么可以沉醉。

二十年的相约只有一次,梦里仅留下净月潭的美丽。我想找回仍可燃烧的激情,却找不回那样年轻的岁月,我以为我会流泪,但是我没有,心里流淌的是淡淡的祝福!

二十年后,再一次呼喊——青春万岁!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 

        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

        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 

 

        有那小船上的歌笑,月下校园的欢舞,

        细雨蒙蒙里踏青,初雪的早晨行军,

        还有热烈的争论,跃动的、温暖的心…… 

 

        是转眼过去了的日子,也是充满遐想的日子,

        纷纷的心愿迷离,像春天的雨,

        我们有时间,有力量,有燃烧的信念, 

        我们渴望生活,渴望在天上飞。

 

        是单纯的日子,也是多变的日子,

        浩大的世界,样样叫我们好惊奇,

        从来都兴高采烈,从来不淡漠,

        眼泪,欢笑,深思,全是第一次。 

 

        所有的日子都去吧,都去吧,

        在生活中我快乐地向前, 

        多沉重的担子我不会发软,

        多严峻的战斗我不会丢脸; 

        有一天,擦完了枪,擦完了机器,擦完了汗,

        我想念你们,招呼你们,

        并且怀着骄傲,注视你们。

 

5、校友录的照片 2008-07-10 09:57:09

 

为纪念毕业二十年,同学们发起在校友录上发布老照片的活动,大家不断把自己保留的旧照传到网上。看着这些记录那段时光的影像,如同旧屋墙上的木质老镜框,站在那里,彩色退成黑白,黑白变得迷糊,然后又换作另一幅,重新开始恍惚。

 

(图)大连理工大学实习组(二排右一是我)

 

那个黑衣者是我,在净月坛还是新立城,已经忘记。在即将到来的纪念日,我们还将重返净月坛,就如毕业15年时一起重返大连滨海路,可我却不能重读我的大学。这几天,校园里都是穿着学位服照毕业像的同学,我那个时候,还没有这些,连四六级英语都没有。一样有的是未来的憧憬!恰同学少年!二十年回首时,却发现只有记忆!

 

那个穿风衣的是我,去大连实习在沈阳换车,同学们戏称我是导演。风衣是父亲在北京给我买的,里面有印度风格的内衬,有时,我把内衬拿下来当外衣穿,不用说这很另类,就是风衣在当时学生中也很少见。后来我去海南在广州换乘,给了小偷。现在常想如果风衣还在,可以挂在衣架上,睹物如父。我失去了一切!

 

7日在中央电视台的晚间新闻上,阿峰出现在镜头里(http://news.cctv.com/china/20080707/106819.shtml),听说他马上要去参加国际会议,还将在乌干达电视台露面。他是国家行政学院的三大才子,留英博士。毕业15年聚会时,我刚走进门,阿峰就跑过来和我拥抱。几年前去兰州在北京换机,住在他家里。感谢同学们这些年来对我心灵的关照,为我安排了旅程中小憩的驿站。祝贺他取得的成就,二十年前的书生意气,二十年后的风华正茂!

 

6、生命的日程  2008-07-28 18:56:43

 

724,朋友们在九三五(前卫大街3)食品加工基地野餐,子臣和建民来电话约好哈尔滨的5名同学一起去长春参加毕业20年的同学会。25日下午到达母校,一进校门,迎面的欢迎84级同学的红色条幅让我们感动,20年,这是生命日程中的一站,人生的一半。

 

(图)看众美女给孙老师签名

 

我被安排在留学生公寓317房间,没有休息,换好衣服就独自一人走入校园,感谢母校,除了二舍(20年前我住在这里的305房间)、图书馆和福利楼已经拆建,其他纪录我成长的地方还保留着,数学楼(现在是综合教学楼)、三楼半、一舍、三舍、中文系楼(现在是出版社,我们曾20人一屋住在这里),甚至入学时留影的自由大路校门旁的宣传栏还在。阿峰和我还记得那时的一些通告的内容。

校园的格局没有变化,这让我感到陌生的熟悉,在图书馆原址上重建了新的图书馆,门前成仿吾的坐像和影壁墙式的人工瀑布已没有了,生物系原址上也新建了教学楼,外语系楼后足球场的位置正在兴建大型的建筑,看结构很像深圳图书馆,估计是体育馆或是游泳馆这样的大型公共空间吧!福利楼已被新的食堂代替,人工湖上的小铁桥已换作石桥,连接福利楼和湖边的城门似的建筑已拆掉,当年福利楼的地下室用作储存入冬的蔬菜,我们还参加了搬运大白菜的劳动,有一次好像是拍摄侵华日军731细菌部队的片子,地下室被用作外景监狱,还征集扮演马路他的群众演员。校园北面老虎公园(现在的动植物园)当年是免费开放的,课余时间我们是这里的常客,王欣大姐还提起那时她用很高级的相机为我拍摄的逆光艺术照,军训时我们也是在这里的草丛中练习瞄准。

二舍是我们最先入住的宿舍,门前的平房里有一间小食堂,当时我很疑惑,为什么那些学生有这个特权,后来才知那是回民学生食堂。我们的食堂就在宿舍的地下室,开饭前,通往地下室的楼梯站满了学生,一开门就蜂拥而入,现在想起来真是后怕,一旦发生踩踏,后果很严重,记得一次,我的饭盆在门口被挤掉了,如果低头去捡,有被踩死的危险,索性一脚把饭盆踢进去很远,跑进食堂再拾起来。

25日晚上的联欢会被浓浓的叙旧氛围笼罩着,一进门,阿峰就给了我五年前一样的拥抱。无法来的同学发来了书面的贺词,当阿鹏播放他编辑的老照片时,我看到了20年前生命日程中的自己,我要感谢阿鹏,因为如果由别人来编辑这部片子,自己的影像就不会这么多次地出现在眼前,当背景音乐再回首响起,我不由自主地站起来,泪水流满了我的脸颊!我匆匆走出去,在外边控制住了我的感情。

夏荣静晚到了,当她进屋走向我的时候,说到:组长,我向你报到。我想她是深情地回忆过我们一起去新立城的日子,后来孟繁林出示了他保留的签了我们名字的3张团小组名单时,我们找到了新立城的新证据。

 

(图)我的大学同桌王凤兰在给同学讲思念课

 

当让我猜一位女同学的名字的时候,我知道她是我的大学同桌,但就是喊不出名字。她从日本回来,清瘦,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这些年互无消息,26日上午我们按照读书时的座位回到当年的图四教室,从我们俩开始,上讲台讲述自己的故事,孙晓红让我摘掉眼镜,以便看清我眼角的泪水。我的同桌说经常嗓子痛,就拿给我一粒糖,自己含了一粒,之后我们就静静地听完其他同学的感言。午饭的时候,我们俩面对面坐在食堂饭桌前,才互相问了问各自的近况,吃完,她用日式的语调说到:你的桌子怎么弄得很脏,像小孩子,我才注意到她桌面上的干净!午后我们回屋休息,她悄悄地走了。大家很后悔,如果知道她走,我也不会去午睡。27日在净月潭野餐时,才知道她从日本给我们带来了糕点。我们竟然没有想到给她一个纪念的物品!来不及等待,来不及沉醉,来不及感慨,来不及回味,也来不及互道珍重!不知这一别,何时才能再相逢!

26日下午我们一起重游南湖,晚上我们和老师欢聚,原系主任付孝佐老师、陶玉老师、毕强老师、杨舒老师和孙长江老师。我还保存着几封老师的书信,付老师是书法家,他的手书自然是财富,陶玉老师信中曾说过对我在毕业联欢上的演唱留有印象,杨舒老师是大连实习的带队老师,毕业时我和孙老师交换照片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27日游览净月潭之前,我们参观了新校区,在大厅,我们急切地寻找着课表上老师的名字,在会议室,同学们在老师的背心上签上了名字,然后哈尔滨、沈阳、吉林、北京四地的同学申办了下次同学会的举办地,经过陈述和辩论,哈尔滨获得了举办权。这是最开心的一刻,大家用这种形式,寄托了对明天的美好向往,我们要健康快乐地活着,为了下一次的聚会!

在日程上,27日晚安排了告别晚宴,但大家都没有参加,午后,从净月潭就匆匆返程,我扛着录像机,向每位从镜头前走过的同学轻声道别:哈尔滨再见!在上车的霎那间,大家还是控制不住,相拥而泣。晚上6点左右我回到了哈尔滨,今早走进校园的时候,惊奇地看到学校主楼上悬挂着热烈欢迎84级同学返校的红幅标语!我想,在我生命的日程里,注定离不开在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彷徨!

 

(图)当年的专业教学楼

(图)去教学楼的小路绿荫丛丛

(图2张)当年入学时的校门,门卫室和宣传栏还在

(图)当年的秋千场地

(图)校园人工湖的今日荷花

(图)当年福利楼已盖成新食堂

 

7、聚会图记  2008-08-26 17:31:32

 

今天,庆河把他和祖鹏、晓红三人拍摄的大学毕业二十年同学会的照片传给我,存此以留纪念!感谢长春同学的热情和辛苦,为我们组织了一次难以忘怀的聚会!聚会活动中,在联欢晚宴上临时充当了音响师,给大家点播卡拉OK曲目,在游览校园时还客串了摄像师,给祖鹏当助手,希望自己没有演砸。

 

(图)母校人工湖留影 昔日铁皮桥已改建为石桥

(图)母校图书馆门前,手提摄像机

(图)母校留学生公寓门前,与体委和大姐聊天

(图)漫步母校校园,追述往日情怀

(图)在当年的教室,上讲台讲述自己。

 

我一直戴着眼镜,晓红说戴眼镜看不见我激动的眼泪,让我摘掉,这是我很少的不戴眼镜的照片,好在她没拍照我流泪的瞬间。

 

(图)母校图书馆前,当年同寝室兄弟合影(小那没来,由妻子代替)

(图)同寝室五兄弟校门合影(庆和、我、祖鹏、严冬、金发)

(图)友情客串摄像师助理

(图)在当年的教学楼前合影

(图)在母校图书馆门前,与当年任课老师合影

(图)在母校校门前,与当年任课老师合影

 

8、相聚三十年  2008-10-22 20:59:40

 

对于恢复高考三十年等活动,我没有亲历的感受。在十一长假的4日,回到出生地参加了初中入学三十年聚会,当喜权拿出刊登在报纸上他写的纪念三十年的文章,我猛然间醒悟三十年与我密切相关,1978年我考入初中,成为首届重点中学的学生。

相聚三十年,回到19538月创建的中学母校,主楼依旧,在我们当年植树的地方新盖了体育馆、实验楼和学生宿舍。同学们一起先游览了区公园,在历史长河景观,寻找着记录我们的年轮——1978年母校成为国防工办重点中学;1980年成为首批省重点中学,我再次考入母校高中部;1982年母校走出了省文科状元。1984年我考入大学。

这里的每段时空都藏在我记忆的深处,母亲血压高,不能坐车,现在的区公园是南北厂之间林荫大道的一部分,是当年和母亲一起走过的树林,全程8里地,有时仅是我们父子,父亲就骑自行车驮着我。我的学校在南面,紧邻父母工厂大门,过了厂大门,有个邮局,课间操结束后,就跑着去邮局买报纸的星期刊,特别是中国青年报的星期刊,还把很多东西抄录下来,其中就有文学百题,辑成了一本,自己还画了插图,后来给了徐来南老师。

游览完毕,我们回到母校与老师座谈,来的有班主任数学老师、物理老师、语文老师和体育老师。班主任经常用毛主席语录教育我们。在我的感觉中,除了物理老师,其他老师都很喜欢我,有时甚至偏袒,记得提问数学定义,老师叫了几个人,都一字不差背下来,老师也没说什么,等我背完,老师喜形于色,同学们很不以为然。一次评选三好学生,老师选了我,同学当时就提出异议,认为我体育不好,不应当选。其实,物理老师也不是不喜欢我,他只是不像其他老师那样偏向我,一次家长会后,物理老师见到了父亲,也开始很关心我了,我猜想是物理老师在工厂接受工人阶级教育时,父亲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父亲帅气有才,待人真诚。记得一次我病了,一位正受审查的大夫出于好意,给我用细小的蓝色针管注射青霉素,不想针头断在里面,动手术才取出针头,造成我永久的疤痕,当时父亲的棉袄都湿透了。但父亲对调查的人说是孩子小乱动的原因,保住了这位大夫。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除了父亲的启蒙,我中学时的三位语文老师,如同接力一样鼓励我写作,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父母吃咸菜,却给我买了《儿童文学》和《解放军文艺》,语文老师有的找我谈王蒙意识流小说,有的把我的作文投给了报纸。这样的激励影响至今。

同学们纷纷向老师汇报完每个人三十年的成长后,老师说出了一个保守了三十年的秘密,我们作为首届重点中学的学生,一共有四个班,当时是按入学成绩分的班,我所在的四班显然是成绩最差的。原来我们三十年前的自我感觉良好源于老师善意的隐瞒。

虽然当年四班是最淘气的班级,但是毕业后却是最有凝聚力的班级。初中四班经常性的聚会很让其他班级的同学羡慕!这份情,我们不能不在乎!

 

9、有些感情是可以感受的 有些泪水是可以流淌的  2008-11-18 19:33:24

 

周一收到了大学毕业二十年聚会的光盘(AB)两张,4个小时。第一次像看电影一样看自己。感谢阿鹏不断记录下自己的一言一行。

我听见了自己的声音,并不像早先人们赞扬的那样纯美,使我隐藏的当播音员的理想清淡了许多。

我看见了自己的影像,并不是戴着墨镜掩盖的那样年轻,让我心理的不愿长大的意念消散了边缘。

我知道了自己的行踪,并不如独自漫游旅途的那样潇洒,令我骄傲的可以享受的苦行失去了地标。

只有一样没有动摇——

一如我台上的5分钟笑谈:信息是可以沟通的,感情是可以感受的。

当同学们从我的镜头前走过的时候,我嘴里说着再见,五年、十年、二十年......,心声的回音是:男人可以流血,泪水有时也可以流淌......

 

10、青春的影像  2009-02-22 16:08:38

 

昨天收到同学送来的毕业二十年聚会的相册,很精彩!如同欣赏婚纱影集,逝去的青春和现实的影像在那一刻重合在一起,纪念自己的新生。

晚上睡着,许许多多年少时的故事和人物出现在眼前,转瞬就消失了。醒来时,只记得梦里的两首歌。

一首是激昂的波兰歌曲《华沙革命歌》:不怕那风暴横扫着大地,......不怕那敌人强大的压力,命运绝不能摧毁意志。......记不起是什么时候学的这首歌,却深深地刻在脑子里。

一首是优美的泰国《放水灯》,是在一场庆祝与邻邦建立友好城市的晚会上看到的舞蹈,也不知道为什么,那来格来格通的曲子就这样一直流淌在心里。

青春和影像,终究那个也留不住,只是印在生命乐章上的一个时间的音符。我的大脑有时自我运行,自行启动过去的程序,在我摆脱白天的繁琐入睡的时候,它轻轻地放着我记忆中的唱片......

 

11、来来往往  2009-11-10 11:10:44

 

今天本来是借测试装修污染的机会把大家聚起来,没想到领导找我谈话,调我去土木楼。那曾是我大学毕业最初的落脚地,20多年,来来往往又回到起点,茫然不知所向。

4288834220141851417.jpg
    

旧址新楼也无法再现昔日的光芒,柴油地板、吊灯礼堂、阳光台桌演变成破旧的走廊、阴冷的房间和尘土的书架,记录着20年来没落的过程。来自心里的凄凉是衣物所不能包裹的,多少年前的老歌又一次真切地在耳边唤起——我要得真的不多!
576179277328398099.jpg
1204431425345694229.jpg
1204431425345694229.jpg
1204431425345694230.jpg
1204431425345694233.jpg
2541156089744769742.jpg
2541156089744769744.jpg
2541156089744769747.jpg
2541156089744769749.jpg

12、单行老师的纪念  2010-03-17 16:54:32 

39金岩告之:我们系的创始人、尊敬的单行老师于201027在加拿大辞世,享年84岁。单老师的遗嘱是:不搞追悼会、不发讣告、不设墓地。他还要继续在东北师大设立奖学金。此外还要另外设立一笔专项基金。他的崇高境界令人肃然起敬!314930分别在长春、大连和北京同时举行了缅怀单行老师追思会。系里还在网上建立了单行老师纪念馆!

2541156089744769830.jpg
单行老师()和符孝佐老师   

单行老师纪念馆:http://sx.library.nenu.edu.cn/2010/index.html 

我大学入学时,原定有单行老师讲授的图书馆建筑课程,但后来单行老师去辽师大工作,这门课程就没开。记得当时几所高校对口研究国外图书馆,我们系的方向是日本图书馆研究,老师和学生都有一些是学日语的,包括大连实习带队老师杨舒和我同桌王凤兰(现居日本)。出版有《日本图书馆研究文集》。虽然没有听到先生的课,但先生请来了日本图书馆专家长仓美惠子女士,举办了一个讲座,我把听后的感想发表在杂志上,这是我第一篇专业文章。而先生给我最深影响的还是图书馆建筑,我在高考时有一个志愿报的是建筑学专业,图书馆建筑自然会引起我的兴趣,毕业后我在建筑大学工作,更有机会接触相关文献,1991年我和建筑学研究生刘波一起参加了大庆举办的全国图书馆建筑与未来研讨会,会议赠给我们的就是单行老师等出版的《图书馆建筑与设备》一书。多年后,我给单行老师去过一封信,他回了一封信,如今成了永久的纪念!

13、大学同学聚会时间轴  2016-07-31 09:20:37

6631590033723108782.jpg

大学英语班

6631572441537060620.jpg
    201612孙晓红及长春同学来哈

6631795642397500888.jpg

2016年1月孙继宏

6631583436653338222.jpg

 20167月同学去看望老师和夫人。


    [心灵旅程]:发文14篇

    [生活杂记]:发文26篇

    [话语感悟]:发文17篇

    [长大成人]:发文15篇

    [汉字涂鸦]:发文13篇

    [图书馆志]:发文4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8901-1130652.html

上一篇:2018年“中国航天日”:参观哈工大航天科普展
下一篇:用画笔推进认知的步伐:那些不为“艺术”而作的画
收藏 IP: 202.118.248.*| 热度|

2 杨正瓴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0: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