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岗(CZ)的博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cgweb 脑损伤与脑保护;神经认知;生物信息;蛋白质组;辐射损伤与防护

博文

[转载]“第三届全国生态学哲学暨第九届生物学哲学研讨会”会议综述

已有 1996 次阅读 2021-6-21 16:41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第三届全国生态学哲学暨第九届生物学哲学研讨会”会议综述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今天

“第三届全国生态学哲学暨第九届生物学哲学研讨会”于 202158-10日在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生态学哲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生物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联合举办。生态学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肖显静教授主持开幕式,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范冬萍教授、生物学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建会教授分别致词。参加本次会议的代表共96人,提交会议论文或摘要71篇,线上报告14人,在场报告56人,线上参会人员100多人。本次会议是迄今最大规模的全国性的生态学哲学和生物学哲学会议。

之所以召开这样的生态学哲学生物学哲学的联合会议,主要基于以下考虑:没有生物,就没有生态;没有生态,也就没有生物。两者不可分离。就此,既可以说生物学包含了生态学,也可以说生态学包含了生物学。在国外的很多大学,生态学学科与生物学学科并没有分开;在我国,虽然生态学已经成为一级学科,但是,在很多时候它还是设立在生命科学学院内。至于生态学哲学与生物学哲学,就更不能分开了。没有生物学哲学的生态学哲学,就失去了认识基点;没有生态学哲学的生物学哲学,就失去了实践扩展。因此,加强生态学哲学与生物学哲学的交叉融合,迫在眉睫。这是学科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使然。

综合本次会议,主要按照生态学哲学、生物学哲学与其他学科之关系,生态学哲学、生物学哲学三大主题展开,每一主题之下又分为若干专题。

一、生物学哲学、生态学哲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这一方面的讨论充分体现了生物学、生态学以及生物学哲学、生态学哲学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北京师范大学李建会教授在题为“生物学哲学为当代科学哲学贡献了什么”的报告中指出,面对传统科学哲学的危机以及分子生物学革命的发生,生物学哲学对科学哲学的研究主要作出五点贡献:物理科学不是科学的标准范式,功能解释和目的论解释是科学解释的重要形式,评价性术语在生物学中的存在具有合理性,生物学思维方式所具有的哲学价值。这彰显了生物学哲学作为科学哲学研究的分支学科研究的重要地位。中山大学王志康教授将生物学中的进化概念引进生态学中,基于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对生物物种进化和生态系统进化中的若干理论性问题进行了思考。沈阳工业大学李世雁教授从语言上为我们解读并探讨了“生态学哲学”和“生态哲学”之间的关系,她指出我们应当明确环境哲学、生态哲学的哲学性质,应认识到生态学科学是生态哲学的科学基础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迟学芳副教授提出了人类的趋势应当从人类中心主义走向生态中心主义,最后再走向生命中心的新设想。河南大学李胜辉讲师阐述了不同学科对“人类世”概念的争论问题。他认为争议根源就在于人们对开启人类世的人类影响的尺度所做的不同预设,并认为如果能从全球尺度考虑问题可能才是解决冲突的合理方式。

二、生态学哲学

(一)理论生态学哲学

1生态系统生态学哲学

本专题主要就生态系统的本体论、认识论、实在论以及相关的方法论问题展开。华南师范大学肖显静教授系统梳理1948年维纳《控制论》提出之前控制论思想应用于自然研究的历程,指出维纳《控制论》提出之后,生态学家将此应用于生态系统研究中顺理成章;深入分析发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两个争论,指出仅仅通过进化论研究生态系统稳态是不够的,生态系统确实是控制论系统,将控制论应用于其中不仅必要而且理所当然;紧密结合生态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指出生态系统控制论研究应该体现生态系统的非平衡特征、整体性特征、生命性特征,从一阶控制论走向二阶控制论。贵州中医药大学何进讲师对生态系统概念与其他生态学基本概念如种群、群落以及基因等之间关系,进行了系统概述。华南师范大学赵绪涛博士后具体分析了奥登趵生态系统实在论立场,指出其“n+1”论证模式以及“分水岭”概念的不足。重庆医科大学杨倩倩助教着眼于生态学中整体论和还原论的争论,介绍了系统生态学家Jørgensen从热力学引入的eco-exergy概念的演变过程,并论述了其整体性内涵。

2、种群以及微生物生态学哲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张成岗研究员在报告中指出科学地理解“人与菌群之间、菌群与菌群之间”以及“人与线粒体之间、正常线粒体与异常线粒体之间”这两个构成人体内生态学的关键因素,可能是深度理解生物学哲学的关键。山西大学张亚玲博士对种群个体论及其实在性问题进行了探究,她认为种群个体论基于种群的内在凝聚性、进化性、时空局域性、历史性,种群是本体论上的个体

3、对生态学哲学的其他专题研究

一是生态学逻辑专题。云南师范大学李际副教授说明了统计学方法的弊病并引入模态逻辑和知识与历史与境进行分析,主张生态学知识是不完全符合葛梯尔(1963)定义的新颖科学知识。山西财经大学王雯讲师指出生态学理论综合可澄清问题、解决分歧,进而走出范式争论的现实困境,加快生态学与生态学哲学的发展,并增强其应用。

二是生态学因果关系专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刘龙飞博士生分析了生态学干涉因果解释与机制解释的关联研究,他认为对生态现象的解释,应当采取干涉因果解释和机制解释的综合进路。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生张首园主要分析了生态系统中常见的间接效应形式及其内涵与特征,并结合生态学文献记载的相关案例,试图探讨其中所谓的因果机制。

三是生态学的基本概念专题。华南师范大学梁艳丽博士生主要就生态学中自然平衡概念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做了系统而全面的分析,指出其是从“神意生态”走向“生态实证”。华南师范大学倪峻伟博士生分别从宏观、微观等不同层面对有机论与机械论、活力论、整体论的内涵进行了梳理和辨析。山西大学刘星博士生则分别对“传统生态知识”、“民族生态知识”、“本土(土著)生态知识”、“地方性生态知识”等概念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初步辨析。

四是生态学的基本方法专题。西大学张建鑫博士生则分析了生态学尺度的存在论问题,认为尺度作为概念之所是,以及尺度之存在与生态学对象之所是的关系,构成了生态学中尺度问题的基本存在视域。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庞西院博士生对假说-演绎法在生态学中的应用及其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假说-演绎法存在逻辑、操作性以及伦理三个方面的问题。山

(二)应用生态学哲学

1、对生态环境保护进行生态学哲学分析

哈尔滨工业大学叶平教授在题为“环境科学哲学:在自然与人工自然之间”的报告主题中指出,当今世界的环境治理问题极为复杂,因此在面临环境问题应当认识到注重多学科融合的重要性。南京农业大学严火其教授则基于分工视角,主要以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为分析工具,对农业效率与生态冲突进行了具体分析。南方科技大学田松教授分别从热力学角度和生态学角度对垃圾问题进行了分析。中共广东省委党校余泽娜教授通过从公众、企业、文化三个方面揭示了生态文明深入开展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提出绿色情商,认为这是一种有效地探讨生态文明建设从自发到自觉进路的一种方式。

2将生态学哲学、传统生态文化与生态伦理学关联起来

1)生态学哲学与生态伦理学

华南师范大学葛永林教授认为生态伦理范式分歧源自一直悬而未决的生态学缺陷,而各种生态学问题的哲学根源在于生态尺度的划分主观性太强。对此可对旧有生态学范式改良,也可进行新范式的尝试。北京科技大学毕丞副教授对生态恢复的伦理问题研究中指出,恢复生态学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范式,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中,从不同历史、政治、文化和伦理等多个层面能够更好地进行生态恢复研究。云南大学孙越副教授对生物公民权的建构机制研究问题进行了阐释,认为对其建构的复杂过程中,坚持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是生物公民权的内在精神所在。此外,南通大学杨天奇副教授对汤姆·雷根动物权利论的理论逻辑作了说明,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对当代问题所产生的启示性思考。北京邮电大学江学如讲师认为学界对“自然”概念缺乏明确清晰的界定,传统意义上的“自然”认识以及具体生态科学对“自然”内涵的探寻都存在问题,只有走向哲学式的操作定义或能对“自然”观念获得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沈阳工业大学硕士生许畅通过生态个体的视域探究道德效用,旨在确认道德对个体生存、自由与幸福的效用,引导行为主体自发地进行道德实践。

(2)生态现象学、生物现象学与生态学现象学等

河南师范大学王海琴教授指出面对当前环境教育的困境,可借鉴美国现象学家爱德华·凯西所提出的环境道德反应第一时刻的思想。中山大学硕士生刘子轩进行了生物学方面的现象学问题探究,他对如何弥合解释无符号的生物语义学与超越论现象学的鸿沟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生吴木丽对生态学研究中现象学方法路径如地文学传统植物生态学的胡塞尔现象学意蕴、生态学实验现象学、生态学热力学现象学等进行了探析,认为这也许是一条能够摆脱还原论-整体论研究生态系统时的本体论承诺负担的可选择路径。

(3)民族地方性知识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在民族地方性知识与生态伦理方面,云南农业大学赖毅研究员指出,与生态学对生态系统的认识不同,傣族可以将稻作生产的泥土体验和身体感知相结合,构建一个以土地维护为基础的稻作生产体系,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桥梁。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罗丹副研究员在其题为“红河哈尼梯田‘稻作—灌溉’系统的地方性知识生产与区域性生态担当研究”中指出梯田农耕民族不断强化对自身所持有的地方性知识系统的“自知之明”,其所承领的生态担当将对融入和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伦理蕴含问题方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生贾萌对孟子“仁民爱物”的生态伦理思想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一思想有助于我们秉持正确的生态观念,对正确应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郑州大学硕士生崔梦培对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与西方生态整体主义思想进行了比较,并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路径进行了探索。

3、将生态学哲学推进到科学技术应用及其社会层面

华南师范大学刘益宇副教授提出将我们的视野放到社会生态系统,在面对社会生态弹性表征路径的挑战,软系统干预对于临界识别问题具有一定启示意义。河南师范大学田甲乐副教授基于知识民主化的理论视角,分析了生态治理中的公众参与,认为公众参与不仅是政治合法性的需要,而且是生态治理中避免专家知识的建构性和不确定性、生产出可靠性知识的需要。山西财经大学王媛媛副教授将视野引向城市生态学,对城市化进程中人口、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分析。此外,安徽大学于川讲师阐述了几种生态系统价值的认知构形,由构形向构型的演化;探讨了生态系统价值向技术和社会实践转化的问题,以及科学技术哲学的理念向技术-社会实践转译的思考。

三、生物学哲学

(一)理论生物学哲学

1、零假说

清华大学王巍教授针对整体适应主义及零假说内容进行了系统性的探讨。他认为尽管适应主义在生物学中存在争议,但仍可以通过零假设和停止规则对整体适应主义进行辩护。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生赵亚萍对群落聚集理论检验的零假说证伪原则的内容进行了探析。她指出群落聚集理论争论中的零假说—证伪原则具有逻辑优先性且能及时发现错误理论,但也存在问题,因此应对该原则加以区别选用。

2、生物学发现

北京大学周程教授的报告则主要基于相关案例,以科学史以及相关文献的分析作为其基础,并基于科学哲学视角探讨了否定性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意义。

3、生物功能

浙江大学陈勃杭研究员在其题为“On biologicalfunction: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eliminativism”的报告中论述了生物功能争论中非主流的消去主义立场。最后指出消去主义促使我们思考功能性词汇和语句在生物学中的逻辑地位,并进一步指出生物学实践中却没有消去功能性词汇,暗示了生物学中的“生命”概念在生物学实践中用处很少,但却无法被消去。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夏永红特聘副研究员则做了有关目的论语义学与生物功能的组织学解释的主题报告,他采取了一种生物功能多元主义的立场,主张由此提出一种新的目的论语义学,将避免对传统目的论语义学的主要诘难。。

4、生物模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叶立国教授从“历史主义”维度对科学模型“虚构论”进行了理性辩护。他提出科学模型并不对“目标系统”负责,只对人类“经验”负责。“遗传”和“变异”是科学模型的衍生机制。不是科学模型表征对象世界,而是建构或塑造对象世界。科学模型与文学创作的根本差异在于是否存有“经验内容”。山西大学方卫副教授作了有关作为最小化模型的设计原则的主题报告,他讨论了系统生物学中著名的设计原理--积分反馈控制,表明它满足最小模型的所有条件,认为这种方法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北京大学陆俏颖助理教授阐述了有关先天/后天之争在当代生物学的持续讨论,并指出鉴于建模领域的突出进展,因果模型有望为该争论的最终澄清提供一个严格且清晰的形式语义系统。

5、生物进化

山西大学赵斌教授在报告中试图从历史的视角勾勒出机遇在不同历史阶段所扮演的不同解释性角色,探讨其所引发的哲学和科学争论,并澄清它的现代概念来源和意义,从解释角色、因果效力、概率特征等方面对其展开阐述和分析。北京邮电大学王生智副教授认为快感作为生物行为的成功,是生物进化的向导。中国科学院大学杨粲然博士指出物种层次的特征必须是突现的,并指出古生物学家更多讨论的是物种进化而非物种选择。北京师范大学魏巍博士指出在进化论达到媲美牛顿力学那样的公理化体系之前,可以先考察公理化方法的适用范围,以及达尔文进化论本身是怎样的结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邹昕宇则梳理了朱利安·赫胥黎的进化性进步思想,并认为该思想反映了生物学中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混合。山西大学硕士生王榕以进化论疾病观为解释语境,借助当前生物学中因果解释和目的论解释规则具体考察病毒与人类的协同进化问题。

6、生物分类

赤峰学院杨晓坡副教授主要阐述了生物分类系统的演进及其时间维度的划分,指出在系统发育网络的基础上补全时间维度,会使分类学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中山大学博士生纪少文、温世超在其题为“自然类与理论实体——从生物学实践出发”的主题报告中指出建基于推论主义语义学和功能性科学实在论之上的自然类实在性论题的解释能够避免自然类反实在论的解释难题和(新)本质主义的过度因果性问题。。

7、生命的本性

内江师范学院唐光霖客座教授挑战了生命实质的难题,从归类的符合性、能说明生死问题等强大解释力、将实体说属性说过程说概况在其中这三方面确证了“生命是一种关系模式”的命题等内容。浙江财经大学肖云龙讲师给我们展现了一种不同于机械生命观的自创生和共生的生命观,肯定了非人类生命所固有的价值。郑州大学王翠平副教授则更加关注当代认知神经科学对知觉恒常性的说明及其不足,她认为恒常性包含了某种本体的不对称,但其并不能表现为生物-心理的说明结构。北京大学马诗雯博士后指出合成生物学的出现颠覆了人们对“生命”的认知。她从认识论、本体论和价值论的视角分析了合成生物学视域下的生命概念。山西大学胡米雪做了有关自创生理论的发展进程内容的探讨。此外,山西大学郭虹博士试图从基因、环境和认知等多维层面探讨合作行为的演化机制,并认为基因、环境和认知的相互作用促成了合作演化。

(二)应用生物学哲学

1从生物学(生命)哲学到生物学(生命)伦理学

上海大学闫坤如教授在有关动物权利及其实验伦理规范的主题报告中,主要就动物实验伦理规范问题进行了阐释和思考。广西师范大学练新颜副教授认为目前对干细胞人造肉的伦理争论缺少政治维度的伦理考量,指出我们应该警惕干细胞人造肉的“技术专制”特性从而给人类自由带来的危险。中国科技大学张贵红副教授认为技术伦理的生命哲学维度能够为生物技术发展而引发的伦理问题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分析维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邹亚文讲师在对CRISPR技术的哲学思考的主题报告中,主要分析了CRISPR技术的历史及其潜在价值,并对涉及的相关哲学问题做了思考。北京师范大学韩笑博士则介绍了佩佩尔对价值的生物学起源解释问题,指出其价值理论是对现有经验价值体系的最大综合,标志着自然主义价值论研究径路的终结。

2、从生物学哲学到人类社会伦理问题

陕西师范大学杨辉副教授主要基于生物学家威尔逊和古尔德两者给出的不同方案入手,为我们展现了科学与人文如何融通问题背后所产生分歧的哲学根源。北京大学廖新媛博士生报告了人格同一性领域中的问题,并尝试为动物主义辩护。

 

最后,李建会教授主持了研讨会的闭幕式,肖显静教授作了会议总结。肖显静教授认为,我们的时代是一个从生物走向生态,最后走向生物-基因-环境的三螺旋;我们的生物学和生态学应该从“人类中心主义”走向“非人类中心主义”,走向自然,走向后现代;从简单到复杂,从还原到整体,从决定到概率;从物质到能量,从能量到信息,最后从实体走向事件、过程和关系;从天然物到人工物(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智能的);从机械到生物,再到生命;从“超级有机体”(上帝),到有机体再到“准有机体”(生态系统);从共时性的现在或预成,到共时性的祛在或渐成;从科学到技术,再到科学技术与社会,即从生物学哲学、生态学哲学分析生物学以及生态学之于自然以及社会的意义。肖显静教授进一步指出,没有一个好的生物学哲学,就不可能有好的生态学哲学,也就不可能有好的生物(生命伦理学);没有一个好的生态学哲学,就不可能有好的生态学,也就不可能有好的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以及生态保护实践!没有理论就没有水平,没有应用就没有前景!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推进生态学哲学以及生物学哲学发展的新篇章!

 

 

 

                                                     (华南师范大学梁艳丽 供稿)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4NDQ2NTAyNA==&mid=2247484395&idx=1&sn=6e8369054c7a6314f99c372d4a2cc3f8&chksm=cfb68f04f8c10612dba14d8b48ecfff08d8e34e0023099b1ec0c4969f6864874f9d01008a0b6&mpshare=1&scene=1&srcid=0621W3eX9xfiCno1FMYbYOLM&sharer_sharetime=1624263467214&sharer_shareid=07fe90c02e52e31d5bc7bd2289a9b4c2&exportkey=AxLHc2wq2kAo9gYnWjj6OK0%3D&pass_ticket=5a3ldO7ASw79iII6%2F5FKl5SVL3MHJZ%2F7gLVcC8rpySsBHhiTH4TtPJHFmCAFOo5i&wx_header=0#rd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692-1292111.html

上一篇:[转载]第七届全国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暨人工智能与生物医学信息大会会议,NCCBB2021.7.16,烟台
下一篇:[转载]2020年2月,大脑中的神经胶质细胞比神经元更重要 或有益于延长寿命防止肌肉萎缩
收藏 IP: 124.207.3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5: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