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在椰子树上 风吹它哼哼唧唧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邢立达 妙趣横生得不可开交的古生物学

博文

南北两霸王 精选

已有 11235 次阅读 2008-6-5 08:33 |个人分类:捶打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原刊发于新京报专栏

  “中国为什么没有霸王龙?”,“难道你们就不能发现一条霸王龙?”暴风们(霸王龙的粉丝们)又杀将过来。这可能是我最怕的情况,因为面对的是很无厘头的追问,他们那种不从你嘴里挖出一只霸王龙就不罢休的念想实在令人战栗。
  霸王龙何许物也?霸王龙,也称暴龙,是恐龙史、古生物史上的最强偶像,自从1905年命名以来就一直长盛不衰。由它领军的“恐龙文化”从惊悚刺激的噱头,到点燃孩童求索的愿望,牢牢占据了百年人心。
  好事多磨,话说霸王龙在1905年命名时,其骨骼并不完整,但还是引起了极为巨大的轰动,加上这个学名新奇而又恐怖,所以霸王龙马上就俘获了大人小孩的心。甚至有人用来吓小孩:“你再哭就会引来霸王龙!”,哭声立止。毕竟这是当时所知的,有史以来生活在地球上的最大型肉食性恐龙!在此之前,人们根本无法想象到,以前他们的后院居然生活着如此庞大的动物——身长达11.2米,身高5.654米(以标本Sue为例)。
霸王龙整个身体就是专为袭击其他恐龙而设计的:长1.55米的头颅长而窄,颈部短粗,身躯结实,后肢强健粗壮,尾巴向后挺直以平衡身体;前肢细小得不成比例,仅有两只较弱的手指。更要命的是霸王龙两颊肌肉发达,口中60多颗牙齿密布,形状类似香蕉,最长的竟长达30厘米,被称为“致命的香蕉”——这条“香蕉”的2/3以上其实是埋在牙龈里。而且,非常细腻的锯齿围绕着“香蕉”的前后两面,它们的作用像小钩,锯齿刺穿肌肉时,钩子能钩住肉的纤维,将其置于锯齿间,锯齿间有利刃的齿缘足以撕裂纤维。
  所以我们也应该体谅霸王龙的粉丝“暴风们”,毕竟我也很想我国能有这样威猛的发现。我今天就说说中国霸王龙的情况,中国其实有霸王龙,而且不只1处。
  1972年,栾川秋扒乡乡民在修建一个小型水库(水塘)时,发掘出5枚硕大的动物牙齿和一些骨骼化石,他们将牙齿送给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进行鉴定。后经董枝明研究,于1979年发表文章确认为霸王龙牙齿,并命名为栾川霸王龙,这是中国首次发现霸王龙。在日后的研究中,有学者将栾川霸王龙归入特暴龙属,变成栾川特暴龙。
  特暴龙?值得澄清的是,霸王龙和特暴龙非常相近,不同的仅仅是地域分布的差异,前者在北美,后者在亚洲,而连接该两洲的白令陆桥还未沉入海底,恐龙完全可以在两洲只有迁徙。如果一定要说差别,特暴龙头部较暴龙略低平,仅此而已,不少古生物学家已经把它们重新归内成同一个属。更通俗的地说,霸王龙和特暴龙似乎可以类比成东北虎与华南虎的差别,而并非老虎与狮子之分。
  话说回来,在前不久河南召开的新恐龙新闻发布会之旅中,我虔诚地前往发现栾川霸王龙的那个小水库,想亲自感受一下霸王龙出没过的地面,结果另有奇遇。在水库边上,偶遇一乡干部,闲聊之下得知,原来72年的发现并不仅仅是那几颗牙,而是有一个巨大的几乎完整的头骨!其下场竟然被乡民拿去做马槽,因为其大小,深度,硬度都恰如好处,后来这个马槽也就慢慢磨损风化,最后消失在马嘴下……这或许是世界上最悲凉的一个T. rex头骨了,默哀ing……
  令人略感欣慰的是,栾川百姓终于认知了恐龙的重要性,并开始积极地参与保护与协助挖掘,我相信霸王不寂寞,我们一定可以在此地挖掘出较完整的霸王龙。乡干部对此有句猛言:“需要的话,让我们研究一下排干水库来挖掘看看……”
  南方的霸王龙则更加新鲜热辣,2006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河源市东源县仙塘镇蝴蝶岭工业园的工地在实施爆破作业时,发现了河源建市以来的第9具恐龙骨骼化石。次年4月8日,河源市邀请专业的恐龙化石修理工对发现的化石进行修理。经过7天进间的紧张工作,先后发现了一颗霸王龙恐龙牙齿化石、一块型蜥脚类恐龙神经弓化石。可惜的是,霸王龙的化石并不多,仅为一些不完整的牙齿化石,其中单颗牙长达8厘米,目前尚在描述中。据研究者吕君昌博士推测,此地发现的霸王龙有可能长达15米,高6米,这也大大丰富了河源晚白垩世时期的恐龙类群。目前,进一步的挖掘还在进行中,不久后,我将探访河源,希望这只南国霸王龙的全貌能早日展现于人们面前。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561-27878.html


下一篇:一门脚丫儿创造的科学——即将面对世界最大的恐龙足迹
收藏 IP: .*| 热度|

1 苏德辰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4: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