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乎?茶馆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fcao 累时休整,烦时发泄, 闲时思考,乐时分享。

博文

2010年高考感悟 精选

已有 6424 次阅读 2010-7-14 23:02 |个人分类:教育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我很多年没有参与高考工作了,做高考阅卷指导委员差不多是十年前的事,对高考现状并没有直接的感受,但一封匿名邮件勾起了我对此话题的兴趣,原文如下:

2010年广东高考一线感悟

   普遍认为今年广东的高考试题一般情况而言:会做的题基本考生都做得出来,而不会做的题基本考生都做不出来,广东高考试题状况出现此种无基本继承性与连续性的现象,并不预示未来广东高考的阶段性走向,也更无可揭示任何课改意义,只能是再一次折射和印证了广东教育体制现状的滑稽堪忧,今年的高考凸显不了较高生源组和优生的优势,至今未给予任何官方的理论性意图解说,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门牌效应或门派效应而已,从有关学科中心成员组的结构组成就可看清这一点,这对教育整体和社会发展尤其是学生未必是一种负责任的作法,不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对一线的复习备考没有一种科学可循的导向作用和学术研究的系统性意义,显得荒荡无测。

我也听说了今年广东省高考命题难以区分优等生源与一般生源,原因也许就是上述邮件中说到的:“会做的题基本考生都做得出来,而不会做的题基本考生都做不出来。”如果所有的科目都是如此的话反映了什么问题呢?这的确是个有趣的事情,难不成各个学科的命题教师间心有灵犀?就算考试中心有命题的指导性原则,那也只会导致整体上的难易差别,不至于导致各科教师犯同样的错误吧?所以匿名邮件中提到的那句话应该是针对某个学科或某些学科,而不应该是所有学科。

高考命题涉及千家万户、攸关每个考生的命运,它如同一根指挥棒引领着整个中国的基础教育,废除高考是不现实的,即使是目前的自主招生也不可能完全摆脱高考,否则以中国人的钻营能力,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是不言而喻的。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高考命题能否真正考出考生的基础知识与能力,我不赞成匿名邮件中的一句话:“试题状况出现此种无基本继承性与连续性的现象如果命题真的出现所谓的继承性或连续性,无疑是提醒广大中学教师如何在复习备考中更准确地命中考题,那样基础教育永远无法跳出应试怪圈。但是命题教师恐怕真的应该认真研究一下如何才能真正考出考生的能力与水平,如何通过高考命题把中学教师的精力诱导到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而不是通过题海战术提高应试水平上。

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实是,绝大多数学校(也许还是保守的说法)都用两年的时间教完三年的内容,第三年开始全面复习迎考,每门课程不复习两三轮不会罢休。单元、阶段、摸底等各种花样的考试层出不穷,学生在整个高三阶段成了纯粹的考试机器,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正常的教育?这与大学生第四年的状况甚为相似,大学生在第四年虽然也开设一些课程,但出勤率低得可怜,学生们都忙着找工作甚至被用人单位试用了,顾不上读书,四年大学实际享受了三年教育。怪谁呢?老师还是学校?我看学校、老师、学生都很无奈也很无辜!原因何在?责任在谁?似乎大家心知肚明却又找不到责任人。

埋怨无济于事,既然高考命题权交给了老师,相关老师何不认真做一番研究,让这命题命出真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考命题既是考学生更是对命题水平的检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247-343991.html

上一篇:变得有点陌生的故乡小镇
下一篇:烟雨湖畔
收藏 IP: .*| 热度|

18 桂耀荣 朱志敏 王号 赵霞 钟炳 张亮生 王修慧 杨秀海 陈国文 吕喆 苗元华 李学宽 张旭 鲍海飞 吴明火 刘庆丰 neilchau yufenghui

发表评论 评论 (1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3: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