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和分子病理技术创新创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rWangXY

博文

为何中国会产生如此多的垃圾论文?

已有 8314 次阅读 2010-7-17 11:27 |个人分类:论文写作|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研, 论文发表, 垃圾论文

 

作者:王孝养

     从纵向看,近二十年来中国科研水平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但横向看,中国跟欧美国家的差距还有一大截。要是单打独斗,中国科研人员和发达国家的科研人员的平均水平差距就更大了。
      在我的博文《中国科研的主力应由博士后担当》中提到过中国目前约有142万科研人员,已是世界第一或第二,中国的科研经费达到1010亿美元,高居世界第四位。近来,由汤森路透科技信息集团发布的《近十年论文发表前20名国家(地区)排行榜》,中国论文总数排名全球第五,总引用次数位列世界第九,而单篇论文引用次数无缘榜单。由此可见,中国产生的科研论文的质量相当糟糕,每年生产大量的垃圾论文

中国盛产垃圾论文的病因: 

       1)科研人员的训练不足

       在欧美国家,要想成为课题负责人(Principal Investigator,PI),没有经过博士和博士后的训练几乎不可能拿到科研经费。NIH的一项调查显示,第一次拿到NIH RO1基金(相当于中国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PI平均年龄是42岁。如果从大学毕业后的科研训练算起,他们平均经历了20年的科研训练才获得第一项RO1基金。只有在获得RO1基金(一般一到两百万美元)后才能算得上真正独立的PI(至少在生命科学领域是如此)。在获得这些经费之前,他们多在读博士、做博士后、获得一些有PI指导的小的课题基金。而这些PI在获得RO1之前,经过严格的训练,多数已经发表了若干篇高水平的论文。再看看国内的情况,多数博士都没有经过博士后严格的科研训练,大多数院校规定,博士毕业后2年即可即可晋升副教授等副高级职称,成为专家。这些专家教授不少连英文论文都没有发表过,更别说高水平的英文论文了。由于他们有了副高的职称,在不少大学尤其是普通高校,这些教授即可带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生。这些连像样的论文都发不出来的PI,你能指望在他/她的指导下的学生能发出好文章。另外,即使有些科研人员获得了博士和博士后的训练,但由于所在的实验室导师水平很差,也同样成为不了高水平的科研人员。
      

       2)发表论文的急功近利。

       大家都很清楚,可就是改不了,其根源是国家的政策体制。如所有的职称晋升都要求发表论文,导致几乎全体知识分子都在写论文。而有些本科、专科甚至中专毕业生,根本就没有受到科研方面的训练,职称晋升的压力不得不让一部分人挺而走险,导致了论文造假、抄袭、买卖论文成风,即使有些人想写一些真论文,也因训练不足,导致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得不写出一些垃圾论文。研究生毕业的论文压力也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在美国,硕士生并不要求发表论文,博士生也并不是非要发表论文才能毕业,只要能通过答辩也能毕业。在国内,有些学校要求研究生有三篇以上SCI论文才能毕业,这些政策逼着这些研究生们把本来可以发一篇不错论文的数据拆开发表几篇质量比较低劣的SCI论文。

治疗对策:

       1)增加科研人员的训练时间,提高PI 的门槛。中国不仅需要能在CELL,SCIENCE 和NATURE等顶级杂志发论文的明星科学家,更需要一大批能在本专业领域最好杂志发表论文的普通PI。而要拥有这样一大批在国际上算得上中等水平的人才,唯一的出路就是延长科研人员训练时间,提高他们的科研训练水平。所有的将要成为PI的科学家,在博士毕业后,必须进行3-5年的博士后训练,并且有能力在本专业领域最好杂志发表论文。现阶段可以扩大国内的博士后招收,同时鼓励有志从事科研事业的博士毕业生到国外高水平的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

       2)取消非科研单位晋升职称的论文要求和毕业研究生发表论文的硬性规定。让科研成为爱好,让科研人员在更加宽松的环境下安心的做真正的科研。让论文发表成为水到渠成之势,而非在重重压力下逼迫出来的。

       3)营造公平、公正的人才成长和竞争环境,这句话像个官腔,可却是最需要,又最难做到的。如果有一天中国真正做到了这一点,获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将不会是一两个,而会是一群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2046-344001.html

上一篇:世界上最弱智的重奖
下一篇:我的菜园,我的乐
收藏 IP: .*| 热度|

9 余世锋 孙学军 丁甜 贺天伟 侯成亚 王永林 林涛 卢东强 neilchau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12: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