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rihara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urihara

博文

中药现代化与药效评价

已有 4976 次阅读 2009-11-16 15:58 |个人分类:感悟人生|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由科技部等十四个国务院部委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及世界卫生组织共同主办的「2009′传统医药国际科技大会暨博览会」于119-11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大会主题是中医药现代化与世界传统医药发展,议题内容几乎涵盖了传统医药所面临的各方面问题。

 

实际,传统医药是世界各个民族都曾经历并至今仍在不同程度上延续保留或发展的医疗事业。应该肯定,在历史上传统医药曾为人类的生存繁衍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传统医药仍对很多常见病、多发病显示疗效,在疑难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一些传染病的防治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

 

多年来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对传统医药的研究和发展,无论在人力物力或资金的投入等方面上都远远超过世界任何国家。近年来中药现代化在地道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技术、中医药的指纹图谱及质量控制、中药制剂工业化生产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但中药国际化为什么仍然面临重重问题,我觉得其关键在与需要药效评价方法的创新。

 

明确的药物作用效果是药物的存在价值和基本属性。可以认为,提供客观、明确的药效是中药国际化的先决条件实际上,先进国家的制药企业都非常关注中药研究的趋势与成果,但在目前使用的现代实验药理学方法却难以确认一些中药所描述的作用效果。因此,如何将东方医学扶正文化的特征体现在药效评价方法上也是目前中药国际化面临困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在从事抗菌素研究时常常与mitomycin C的发现人Hata博士和Umezawa博士坐在一起聊天,他们其中的一句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我们提供的是药效,作用机制让世界来探讨」。

 

我来到广州的几年时间中,参加评审和验收了很多国家及省市的重大科研项目。看到很多人是在热心从事对中药作用机理的研究,却很少发现有对中药药效评价方法上的创新项目。有人说研究机理是学问,是潮流,是年轻人的时尚,但没有明确的药效模型为对象,其作用机理的筛选意义其实也是无从谈起。

 

我有一位从事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好友在起乌龙茶可以激活多个头发增长相关基因的表达的蛋白芯片实验结果时,我觉得很可笑,因为我喝了二十多年的乌龙茶并没有验证这个结论。对于中药而言,作用机理难以还原药效的原因是,多数中药的药效是有很多种作用机理。这个道理如同飞机的组成虽然是已知的金属,但铁板自身并不能飞到天空上一样。探讨作用机理很重要,但重在有的放矢。

 

虽说,中药现代化包含着规范化种植技术、指纹图谱等方方面面,也包含着中药内含有的某些活性成分可成为化学药物而走向世界。但我想创新和建立具有东方医学特色的药效评价方法,回答历史问题应该是时代的责任,应该是中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

 

自然科学的形成与发展无不有赖于方法论的建立。由于东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传统的西医西药方法评价中医中药是否合适成为了目前药物活性评价探讨的焦点。传统的西方文化在疾病的认识和处理上偏重于现象上的实体和强调疾病自身,而传统的东方医学则偏重于疾病发生过程和强调维持机体自身和谐在治病中的作用。中医中药治病包括去邪扶正,而传统西医西药治病只注重前者。我们认为疾病是机体生理功能不协调的表现,是病原体与机体应激反应的结果,因此扶正也是一种重要的治病手段。我们的研究结果发现用应激模型能够很好地评价传统药物对机体的调节功能,达到改善与治疗多种疾病的目的,体现了东方医学扶正治疗的特征。近年来,我们研究室建立了以多种应激负荷实验模型组成的抗应激评价体系,从动物整体和细胞分子水平上揭示应激负荷与疾病之间的关系,评价传统药物通过改善机体内环境稳定与防治疾病之间的关系。目前,我们已运用各种应激负荷模型成功评价了多种传统药物多方面的活性。例如,我们以应激负荷模拟大鼠和小鼠的「上火」状态,并通过研究岭南「泻火」名方广东凉茶的抗应激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阐明了广东凉茶「清热泻火」作用的部分机理。系列研究结果证明,应激动物模型评价体系突破了长期以来采用的西方医学评价中药药效传统方法的局限性,适合中药作用具有「适应多样性」的特点。

 

一种离开中医中药文化传统的研究,其结果是成不了有原创意义的系统。中国是中医中药文化的创始国,应该说对于传统文化的解释只能在传统的基础上才可能被建立。介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创新并建立适合评价中医中药的药效学方法无疑是中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

.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778-271428.html

上一篇:俗话不俗
下一篇:美丽的双月湾
收藏 IP: .*| 热度|

7 武夷山 冯永忠 印大中 鲍博 赵凤光 yinglu boruo812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2: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