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rihara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urihara

博文

大道无道

已有 4802 次阅读 2008-4-2 09:24 |个人分类:沉浮边缘

早晨,湖南籍学生饶湘见到我,便放下手中的实验说:“老师,我现在的课题可真是大道无道了”。

 我也半开玩笑的回了一句:“无道才需要你找道,有道也就不需找道了,大道无道正是你课题求索的价值……”

我很喜欢大道无道,大象无形这样的词。因为我深々的体会到人生旅途既无返程,又无参照,仅有责任,是走在一条无道的大道之中。

常言有,小成于术,易为见功,大成于道,大道无道。

记得在修真传道论中,当吕洞宾问道:“所谓「大道」者,何也?”

钟离权回答说:“大道无形无名,无问无应。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莫可得而知也,莫可得而行也!”

实际上,无论古今中外,在不同的社会方式,不同的意识形态下生活的人们无疑都会对不同现象,不同人生有着特定的解释。换句话讲,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特有形而上的伦理学,都有适合自己道。

从比较思想史的观点可以看出,道是一种儒学人生观中的观念。

人们知道,由汉代集大成的先秦儒学又被分成程朱学与陆王学,之后又有朱子学,阳明学等各种解释及流派。但,道的观念贯穿儒学的始终,道是儒学对自然和社会的特有解释。

朱熹提倡的「天人合一」是基於「理一分殊」的解释。「理一」贯穿万物表现出的自然现象,而自然与人又被「分殊」,充分体现出朱子学的天道和人道归一的理念。

钟离权有“道不远于人,人自远于道耳”之说,孟子也讲“诚者,天之道也”。孟子将诚这个道德理念划为天的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本原”。

尽管,我难以赞成儒学把自然的理等同伦理的诚,并将自然法则与价值规范合一的说法。但,大道无道中提出的那种无限接近天地自然属性的「求索」和「修养」精神是却是我们所应该必备的。

大道,莫可得而知也,莫可得而行也!大道无道,诚者天之道也。

我想「无道」,也可以用万物出于无来解释,又可以从水无常形,兵无常法来求索。因为,「无」也并非是讲一种不存在概念。「无」,可能是创造的本源,也可能是超越我们理解能力的未知存在……

无道才是大道,大道无道需要求索,大道无道才需要我们去找道,在百家争鸣的环境中去找无限可能的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778-20187.html

上一篇:小学的记忆
下一篇:指纹图谱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1: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