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rihara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urihara

博文

本能与认知的记忆

已有 4833 次阅读 2008-4-2 09:19 |个人分类:沉浮边缘

记忆(memory)是一种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同时是对现实事项具有持续影响的能力。广义上的记忆应包括带磁现象、免疫反应等自然现象及生命现象。当然,文字的传播在某种意义上也可称为是记忆。与此相比,人和动物的固执行为应属于一种狭义上的记忆。此外,作为固执行为重复表现的习惯现象是一种心理和生理上的记忆。实际上,一般论的记忆是指对人们过去经验认知及心理上的持续。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s,BC384-322)认为记忆是人们通过感觉在灵魂中产生,并对持有感觉的身体具有持续影响的能力。亚里士多德提出记忆痕迹理论,他将感觉与记忆比喻为印模和印型间的关系。法国哲学家笛卡尔(René Descartes, 1596-1650)认为记忆是一种生理过程,是出自脑内对过去经验的印象痕迹。法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马勒伯朗士(Nicolas de Malebranche,1638-1715)论述了记忆与习惯间的关系,提出习惯是记忆的一种表现形式。后来人们围绕记忆的痕迹从生理学水平进行很多的探索,逐渐发展成记忆生理理论体系。例如,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 (Pavlov, Ivan Petrovich,1849-1936)学派认为记忆是大脑皮层形成神经联系并留下痕迹的过程。加拿大神经外科医生潘菲尔德(Wilder Graves Penfield 1891-1976)提示记忆是在特定的部位产生的,而美国生理学家拉什利(Karl Spencer Lashley 1890-1958)在他的实验证明记忆与皮层的广泛区域相联系,记忆能力与痕迹保存区域大小相关。

尽管记忆的痕迹理论显示出一定的说服力,但实际上人们仍无法去意识大脑中刻有的那些对过去经验的痕迹。为此,英国哲学家罗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1872-1970)等人曾对大脑中存有的经验痕迹作为记忆表象作出很多论述。实际,表象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和认知。包括具体和抽象事物内容的表象充分体现了记忆作用,而记忆是利用表象进行操作和加工的心理过程。

现象学的奠基人德国哲学家胡塞尔(Edmund Gustav Albrecht Husserl,1859-1938)强调心理学研究的意识,并将记忆区分成立即经验及重现两种。法国哲学家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把过去理解为记忆对现在的保留,认为记忆是过去的继续,是存在的反映。

日常人们体验的回顾,反思,情感,责任等都是记忆的内容。记忆是经验积累的过程。根据记忆的内容,可以把记忆分成形象记忆,逻辑记忆及情绪记忆等不同种类。然而,不同的记忆方式有其各自的机制。近年来人们从心理和生理机制两个方面提出了许多有关记忆的假设来阐述记忆形成的原理。

其中,记忆相关基因的研究出自分子生物钟等现象,应该属于一种生物本能的记忆。东京都神经科学综合研究所黑田洋一郎博士认为昆虫等生物依赖基因本能记忆生存,而人类更需要后天习得的认知记忆进行经验的传递。他在研究中发现记忆与神经细胞间的突触生长与变化有关。当然,突触数量及接触面积的增加有利于提供神经递质的传递。因此,递质和酶的相关基因表达也无疑积极参与了记忆的生理过程。

可以说,生物为了生存需要的经验传递是通过本能与认知两种不同方式的记忆来完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778-20183.html

上一篇:海洋生物与药物
下一篇:精神与物质的睡眠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0: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