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陨石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rujun 让地球物理仪器飞起来

博文

文革巨大科研成就的必然性分析

已有 19743 次阅读 2011-9-13 20:02 |个人分类:我的思考|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袁隆平, 文革, 屠呦呦, 张亭栋, 科研巨匠

    文革期间为什么会有令人震惊的科研成就? 这里面有没有必然性因素,是什么环境造就了科学巨人的出现? 这是值得深思的重大问题。
    我们先看作出重大科研成就的三位代表—袁隆平、屠呦呦和张亭栋的出生日期:
    袁隆平,1930年9月1日生于北平(今北京),汉族,江西省德安县人。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
    张亭栋,1932年11月生于河北省吴桥县。

    由此看来,文革刚开始的时候,袁隆平和屠呦呦36岁,张亭栋34岁,文革期间正是他们科研的黄金时期。 另一方面,当时的老专家和老教授被当成反动学术权威打到。正是在这种特殊环境下,袁隆平等当时的年青科技人员才有了独挡一面,放心大干的黄金机会。由于没有了阻碍中国科研进步的传统文化影响,文革期间对年青人造就了类似西方社会的科研环境,使一批有创造力的科研人员得以脱颖而出。

    我认为中国在文革期间取得巨大科研成就的原因就在这里。尽快条件很艰苦,但年青人有机会跳大梁。阻碍中国科研进步的传统文化因文革而消失,年青人有了充分发挥才能的环境和机会,因此涌现了袁隆平和屠呦呦这样的科研巨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626-486021.html

上一篇:令人费解的文革成就 中国科学的春天在哪里?
下一篇:儿子的学习逐步走上正轨
收藏 IP: 118.249.59.*| 热度|

30 武夷山 许培扬 刘艳红 郭桅 吴吉良 李健 刘钢 王随继 钱磊 李方和 张亮生 王恪铭 鲍得海 张天翼 杨东江 梁进 王修慧 赵凤光 樊晓英 陈小斌 宋铁成 张成岗 Imperfectionist niubizationl lftkf tuner zxk730 wgq3867 guoshuangping 宋敦江

发表评论 评论 (4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5: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