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际可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武际可 北大退休教授

博文

儿时理发趣谈 精选

已有 13016 次阅读 2017-5-8 10:29 |个人分类:其他|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儿童, 理发, 发型

儿时理发趣谈

在我的记忆里,大约是三四岁的时候,世间最可怕的事情是理发,也就是剃头。

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住的是一个小山村,唯一的理发方式就是剃头。那时,剃头的工具就是如图的两件:剃刀和磨剃刀的磨口布(图1)。我国自汉代佛教传入中国就有对和尚进行剃度的仪式,可见剃刀发明得很早,估计最早的理发工具也就是这样两件,两千年变化不大,大致如此。因为村里没有专门理发师,所以每家都准备有剃头工具,等到头发长了,大人们就互相剃头,一般也没有什么发式的考虑,清一色的都是光头。


1 剃刀与磨口布


小孩子理发就复杂了。一是那剃刀是普通铁匠打就的,钢并不好,剃几刀刀刃会锩,所以剃几刀就要到磨口布上磨一磨。这不快的剃刀剃头,那感觉,就和一根根拔头发差不多,连大人剃头有时都疼得龇牙咧嘴,更不要说小孩子了。二是在剃头很疼的情况下,小孩子不老实,剃头的时候会晃动。所以对小孩剃头,只有妈妈可以担任,妈妈把孩子抱在怀里,一边吃奶,一边哄着睡觉,得空便下一剃刀,慢慢去剃。有时小孩子哭,也顾不得了,一只手把孩子的头搞定,另一只手用剃刀剃。这样,经常在剃完头时,头上准会留下几道流血的小口子。这不算什么问题,把炕席揭开,用手把炕席下的老尘土摸一把,然后在孩子头上摸一摸,据说那老尘土可以疗伤,尽管现在看来这是很不符合卫生原则的,但从未听说过有由此感染的事情。

在我的记忆里,起先虽然剃头很痛苦,但是无可奈何。大约到四五岁的时候,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逃!遇到妈妈热了水,估计是要给我剃头了,就赶快跑走,水热了,要剃头的孩子却不见了,等水冷了我才回去。等再热水,我又可以跑。有一次妈妈追我,我从堡子一面很窄的墙上跑过去,妈妈不敢过那个墙,算是躲过了一劫。可是躲了初一躲不过十五,妈妈也学精了,在热水的同时,就把我关在家里,即使我跑了,妈妈可以动员邻居的叔叔阿姨们一起来像捉逃脱的小猪一样把我捉回家,把头剃掉。那时,村里的孩子剃头几乎家家都是这样子,村里管不愿剃头的孩子,叫做“这孩子护头”。我那段时间,就是“护头”的。

由于剃头有如此多的麻烦,所以至今在农村里还有一句俗语:“我就不信剃不了你这颗头”。这是那些有权的人对那些不服从管理的人们说的话。

俗话说胳膊拗不过大腿,毕竟孩子拧不过妈妈,最后只好就范,乖乖地被剃头。后来年龄也大了一些,对剃头时的疼痛忍受力也强了一些。不过又学会跟妈妈讲条件,妈妈大部分答应得很痛快,剃头就逐渐和平了。我所谓的讲条件,无非是要吃一点好东西之类,例如家里有核桃,要吃几个核桃或枣子之类,所以妈妈乐得答应。这时候,剃头也不必妈妈动手,有时请邻居叔叔阿姨中的剃头高手来剃,疼痛就更小了。剃完了头,叔叔阿姨们,还会诙谐地说:“剃了头,打三掴,不惹虼蚤不惹虱”。从“护头”到逐渐顺从,这期间大约是一年左右。

说到小孩子的发式,女孩子比较简单,一律留长发结辫子,所以没有剃头带来的痛苦,就这一点,小时候,有一段还挺羡慕女孩子的。至于说到男孩子的发式,那可源远流长了,先来看两幅古代的画(图2、图3),图2是宋代的名画,上面画了四个男孩,前面的两个在前额上边留一些头发,后面有个在前额上边和头的两侧各留一片头发,还有一个也是前额上边留发,不过都扎起来像角一样,这种头发在宋代叫做总角。至于前边两个的发式我们那个村里叫做马鬃。我小时候,村里的孩子,留总角的不多,大半留的是马鬃。


2 宋代的儿戏画


3是一幅明代的画,画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儿童发型,中间的那个孩子,头顶是剃光了的,但周围留一圈头发。我们村里,管这种发型叫做箍,估计是和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戴的紧箍咒有关系。孩子如果从小淘气,为了好管,就给这个孩子剃一个“箍”的发型。

在我们那个村里,记忆中,当时小孩子的发型最流行的就是马鬃和箍两种。

3 明代的儿戏画

   

4就是一个孩子留着马鬃发型的照片,我一直到上初中才有第一张照片,看了这张照片想起,当时我留的是马鬃,如果有照片,大概会和这个孩子差不多,所不同的,这个孩子是用推子理发,而我那时只有剃刀剃。

4 留马鬃的男孩

Image儿时理发的情景,已经是近八十年前的事了,这段不算短的时期,不仅社会变化很大,就是理发也大变了,先是用推子,后来还有电推子,理发时不痛不痒,孩子们没有必要护头了。小孩子的发型也变化了。回到以前生活的村里,也见不到马鬃和箍的发型了。


注:文中的插图都是从网络上下载的。

                                         2017/5/7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72-1053621.html

上一篇:科学家亲历的纪实历史——读熊卫民的《对于历史,科学家有话说》
下一篇:我敬佩李佩先生
收藏 IP: 114.250.82.*| 热度|

19 史晓雷 郭向云 冯大诚 应行仁 尤明庆 晏成和 杨正瓴 戎可 姚小鸥 吕喆 周浙昆 李振乾 武夷山 董焱章 熊卫民 xiyouxiyou xlsd biofans aliala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4: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