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苑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葛肖虹

博文

大灾面前我们该做些什么?

已有 6577 次阅读 2008-6-12 12:55

汶川8级大地震,震动了全国、震动了世界,看着那瞬间被夷为瓦砾的城镇、看着那死伤的上万同胞,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不会无动于衷。大灾面前:医务人员第一时间奔赴现场抢救生命,防止疫情;水力专家奔赴现场调查堰塞湖、水霸,防止次生灾害;建筑专家奔赴现场要考察评估城镇破坏的情况,根据避开活动断裂的原则,进行城镇重建规划;那么我们地震、地质工作者呢?当务之急应该做些什么?

先看看我们的老前辈196638529邢台发生7级地震,时任地质部部长,七十七岁高龄的李四光立即赶赴现场,并对周总理说“我们失职了”,马上组织队伍开展现场地裂缝、地应力、地形变等地震地质调查,他从大地构造的背景分析出发,预测地震带可能会从太行山前向北东迁移,1966410,李四光在周恩来总理召开的研究邢台地震发展趋势的会议上提出:深县、沧县、河间这些地区发生地震的可能性是不能忽视的。1967327,河间县果然发生了6.3级地震;19671020,李四光在国家科委地震办公室研究地下水观测会议上指出:应向滦县、迁安地区(今唐山地区)做些观测。如果这些地区活动的话,那就很难排除大地震的发生。(十年后的1976728,唐山发生了7.8级地震,滦县发生7.1级余震。);1969718渤海湾地震(7.4级)后,李四光根据历史地震、现今地震活动及断裂带活动的新特点,提出要注意郯城-庐江断裂的北延,并且明确指出要防范辽东半岛的地震,於是1970年全国第一次地震工作会议上确定了辽宁省沈阳一营口地区为全国地震工作重点监视区之一,就是在周总理“预防为主、专群结合、土洋结合、群测群防”的方针指引下,利用“三土”(土地电、土地磁、地应力)方法,我们成功预报了197524辽宁海城、营口一次强烈的7.3级地震,海城地震预报成功在全世界属首例,它拯救了10万余人的生命,避免了数十亿元的经济损失,难怪周恩来总理对李四光说:“你能力排众议,提出地震是可以预报的”。难道象这样的前辈不值得我们永远尊敬和学习吗?李四光先生不仅具有科学的远见,最值得我们敬佩的是他在大灾面前、国家需要的面前,不计个人功利,挺身而出的责任心,他是一个真正有良知的科学家。

再看看我们的台湾同行:1999921台湾集集7.6级地震,台湾中央大学、台湾大学地质系师生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寻找震中,既救灾又考察地震灾害,测量变形、地应力,很快确定车笼埔断裂是发震断裂,一周内就出版了《集集地震》的小册子,说明地震背景、机制、防灾知识,在社会上广为传播,起到了安抚民心的作用。同时,他们又邀请日本、美国、香港专家到现场会诊,分析余震可能延伸的方向,香港专家陈兆湖先生根据车笼埔断裂北段已经分叉出现马尾状断裂,说明地应力已释放,提出应该关注断裂南段,果然三个月后在12月份,台中与台南之间的嘉义发生了6级余震(注:我《防范》一文中提到的“7级余震发生在恒春”有误),台湾集集地震经历了三个月余震方告结束。

我想我们的地震、地质工作者应该向李四光先生和台湾同行学习,当前最紧迫要做的是三件事:

第一,要通过各种多学科手段(包括气象、天文、潮汐周期)监测余震,特别是破坏性余震发生的趋势,要注意23级余震线性密集区的快速出现和地应力突然增加的现象,那往往可能是大震的前兆,要及早做好防范,争取不要再让人民遭受苦难;

第二,要尽快填绘出地震灾区1/5万比例尺(重点灾害区应该大於1/1万比例尺)的地震灾害程度(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活动断裂平面图,在破坏严重的活动断裂带两侧,建议划出300400m宽的“红线区”,在那里绝对不允许再搞工程建筑。在平原区要注意标示喷沙、冒水的地段,那里很可能有隐伏活动断裂存在。这样一张“震害-活动构造平面图”,应该作为灾区城镇重建的法律依据和重建规划的基础;

第三,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美国地质调查局拥有全球GPS和卫星遥感的适时资料,日本、台湾、香港学者在监测余震、灾区重建方面都有很多好的经验,应该及时交流,扩大我们防震救灾的视野,从更大的范围尺度做好余震、新震的防范准备。

做为一个区域构造专家,大难来临的第一反映,就是关注震情发展,根据有限的资料,用我的知识和经验,对震情风险做出预测评估,及时将我的意见反映给有关部门,同时以博客形式告诉网民,使大家有所准备。我只是尽一个地质工作者应尽的义务而已。《要防范7级余震的发生!》一文发表后,引起众多网民的关注,多数是不懂地质而又担心自己家园安危的网民,这种心情可以理解,毕竟我国正好处在全球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带和中亚陆间地震带的交汇部位,本身就是一个多地震国家,我们的人民应该象日本、台湾的民众一样懂得地震,又懂得防震。每次大地震灾害造成的伤亡,除了地震本身的破坏以外,还有房屋倒塌,特别是人们思想上缺乏准备、临震慌乱。这就提醒我应该充分利用各方媒介,向人们宣传有关汶川大地震形成背景、可能的发展趋势和今后如何防范等科学知识,这是我接下来要做的事,也算对关注我博客的广大网民的一个回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65-28769.html

上一篇:致关心我博客的网友
下一篇:转发 陈兆湖先生文: 四川地震反思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0: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