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苑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葛肖虹

博文

我为什么要发表《对中国大陆构造格架的讨论》这篇文章?

已有 10150 次阅读 2009-10-21 19:03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学需要继承, 科学又是需要发展

 
 

科学是需要继承的,对我国大陆构造格架的认识,我们的前辈大师李四光、黄汲清、李春昱、张文佑,包括现还健在的王鸿桢院士功不可没,没有他们当初的建树和理论构架不可能有我们今天的认识。但是科学又是需要发展的,对于大师的理论认识,通过近二十年的科学实践加以补充和修正应该也是正确的。然而,我们当前的学术界有两种倾向值得关注:其一唯大师的理论为是在学术上搞凡是派,凡是大师说过的话、建起的理论框架,都是绝对的真理,都是不可变的,那么科学还能够前进吗?对这种倾向的哲学批判,毛主席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已经有了很深刻的分析;其二唯洋为是唯我为是,现在有一批中、青年学者和欧美学者有着很好的合作关系,也做出了一批很先进的成果(这应该是很可喜的事情),於是在部分学者中就出现了唯外国学术权威是真唯我是真轻易否定我国学者前人的认识,以为是创新(这就走向了反面),不言而喻,这也不会对科学的发展有什么好处。现在我国的构造地质学界思想很活跃,但是对于宏观大地构造格架的讨论却很沉闷,而后者对我国新世纪地质研究与找矿工作的战略布局是十分重要的。

 

我教了40多年“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粗跑了我国面积的大约3/42000年我应台湾成功大学杨宏仪教授之邀赴台湾讲学一个月,这是教授申请台湾“国科会“(相当大陆的基金委)的资助每月邀请大陆一名学者(包括几名院士)到成功大学讲学一个月讲“大陆地质”给我的机会,我十一月去,算是第十位,其他人都讲四次,我增加了一次,讲完后我问教授“我是否完成了任务?”教授回答“你是大陆来的学者中讲得最好的”我说“不敢当”,教授说“我不是恭维你,我有两项指标:第一,听你课的除了三、四年级大学生必听以外,还有研究生和助理教授(国外留学归来的博士生,相当于博士后),他们可听可不听,大陆来学者的讲学他们都听过,但听你课的人是越来越多的,说明很受欢迎(教授每堂课都在);第二,你的讲课使人耳目一新,有许多新观点,和大陆其他学者不太相同,很吸引人。”我回答说“你过奖了,我的学问无法和那些院士相比,但是有两条也许是我的优势:第一,我教了40年书,讲课时只要看学生的眼神,就知道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也就是教学法上可能有点优势;第二,我教了40年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熟读大师们的经典著作,在野外用心比照检验,我的新观点都是用自己的两条腿跑出来的。”现在年过七十,跑不动了,於是就想把自己几十年实践所思考的问题写出来,提供给地质同行,特别是年轻人,一起讨论活跃一下学术空气,算是丢出一块石头吧,人们说“一石激起千层浪”,我不敢奢望,能激起十层、百层浪就足矣。为此我构思半年,查阅了80多篇文献,花了两个月时间写成这篇论文,发表在《中国地质》2009年第五期(附后)。以下的三张大地构造图分别由李四光、黄汲清、王鸿桢院士等三位大师所编,反映了三个不同的认识阶段,各有它们的历史、资料背景,也可以作为了解我论文的认识背景。

下面这张图(图1)是李四光先生1926在《中国地质学会志》第5卷第3-4期发表的《地球表面形象变迁之主因》一文中的世界图,可以说这是第一张由我国学者编制的“中第三纪运动”全球构造地貌图,当时在国际地学界就引起了不同凡响,李四光当年才37岁,他注意到全球中第三纪的纬向强烈变形带集中在北纬450300的中纬度地区, 认为这是地球自转加速引起球面剪切力最强的最大变形区,文中已经提出了地质力学的主要思想。

 





 

但是图中所勾画出西伯利亚地台向南挤出的弧形构造带,通过近年变形年代学的研究,时代显然不是中第三纪,而应改为晚中生代燕山运动时期,这点从亚洲地形图(图2)就可以清晰看出,上述弧形构造带是稍缓的剥蚀残留构造地貌;青藏高原的弧形“歹字型”构造最终形成,也不应该是中第三纪,而应该是更晚的早更新世之后,在亚洲地形图上表现为轮廓清晰、高耸新生的构造地貌;介于二者之间的云贵-闽粤的构造地貌才真正是相当于“中第三纪”的中新世以后形成的。




以下是黄汲清在1944年编制的《中国地质构造图》(图3),实际上是我国的第一张大地构造图,它是在3040年代原中央地质调查所若干大师级的同仁编制了141100万地质图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在当时那样艰苦和资料匮乏的条件下,编制出这张大地构造图实属不易,他根据历史大地构造演化的观点所划分的构造单元奠定了今天我国大地构造划分的基础,但限于当时受全球占统治地位的“地槽-地台”学说理论的影响,强调了西伯利亚与印度地台之间的古中国地台新元古代晋宁期就已经存在,受地槽-地台多旋回演化,地槽回返、地台扩张最终形成今天的构造面貌,对于中国大地构造格架形成的认识是海陆固定论的。

 







 

王鸿桢先生1985年编制的《中国大地构造分区简图》(图4),几乎和李春昱先生的《亚洲大地构造图》同时编制,反映了7080年代板块构造学说早期的学术思想,表明了三大构造域的演化关系和不同时代形成的陆块基底,注意了不同时代的缝合线,体现了活动论思维,但强调威尔逊旋回洋盆关闭后陆块碰撞终止的观念,更多反映了印支-喜马拉雅期陆块拼合的构造面貌,忽视后期陆内变形的改造。在中朝-塔里木地块的认识上依然延用了黄汲清(1960)、李春昱(1981)“中轴古陆”的认识;柴达木地块被看成秦-祁-昆洋壳板块中的中间地块,这些认识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是需要重新商榷的。

 

(附件)《对中国大陆构造格架的讨论》

中国地质,2009,36(5):949-96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65-264068.html

上一篇: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人民的音乐家——刘炽
下一篇:纪念、继承李四光大师什么?
收藏 IP: .*| 热度|

5 陈儒军 朱志敏 刘继顺 zdlh heehaw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8: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