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angjin 同济大学数学系,风险管理研究所

博文

世界名画中的数学16—变换b 精选

已有 7936 次阅读 2014-5-16 08:42 |个人分类:名画数学|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埃舍尔

   变换有时表现出一种突变的形式。也就是说当物体满足了某种条件后就会变成另一种状态。这样的现象在数学物理中叫“相变”。我们来看看埃舍尔是如何表现相变的。


   上面这幅埃舍尔的《魔镜》(Magic Mirror1946)是他一幅很有名的作品。这幅作品,通过镜面将世界分为了真实和镜像两部分。如果只是如此,倒也没什么特别之处,我们每天照镜子,知道镜子里面的人就是这个世界里“我”的像。如果镜面足够平,这个“像”除了左右颠倒,是完全反映了真实世界里“我”的面貌。埃舍尔却没有止步于此,他让镜前真实世界里有一群运动着的小生物,而且他还画了一个镜子背后的世界。镜前小生物的运动线路很诡异,它们好像是是从镜子里面爬出来,绕了一圈,又以渐变的方式进入镜子背后的世界。同时,镜子背后的世界才是真正的“像”世界,与镜前的世界完全对称,好似虚世界不只是在二维的镜面上,而是有一个和实世界一样的三维空间,它们的界面就是镜面。有意思的是渐变过程,过了镜面以后,方向不变的小生物的颜色黑白相易了,也就是说虚实交换了,这反映了“虚”和“实”相对的辩证关系,在虚世界,实空间里的虚像是实的,而实空间里的实像在那里是虚的。这种现象在数学中称为“共轭”,而数学中映射与反映射,互为映射对方的像空间是很普遍的。镜面的二维世界和真正的三维“像”世界通过那只球反映出它们的差异。埃舍尔以这样一种现实生活中常见却超常的方式图示了相变、共轭和反射等数学概念。见到这样的作品,怎能不让那些自视清高,生活在抽象世界里的数学家们抓狂呢?

   下面这幅画叫《解放》(Liberation 1955),描述了一群飞鸟从二维到三维,从束缚到自由的过程。这幅画从一个卷轴开始,卷轴上开始是一些镶嵌的平面三角形。埃舍尔应用他熟练的渐变技巧,将其慢慢变成了鸟形。开始时,这些鸟紧嵌在一起,慢慢地它们之间的制约越来越弱。在跨过一个隐约可见,灰白相间的界面后,二维的鸟忽然挣脱束缚,变成三维的鸟飞向空中,并且越飞越远。在数学物理的眼光中,如果把鸟看成是物体的分子,这幅画活脱脱地诠释了物体从固态到气态(过渡过程是液态)的相变过程。画中由下至上,“温度”逐渐升高。开始时反映能量的“温度”很低,几乎没有热运动,分子束缚于晶格中,物体为固态。随着“温度”的上升,热运动愈演愈烈,分子获得的能量也逐渐增多。当能量足够大时,晶格被彻底摧毁,热运动打破了分子间的束缚,物体变成自由的气态。分子们得以“解放”。在数学上,两个状态分别满足两个数学过程。这两个过程通过在相变面上满足一定的条件连接起来。如果相变面还与未知的状态函数有关,那么这就是数学中的自由边界问题。从数学的观点看,如果高维函数维度之间联系很弱,是可以通过降维的技巧加以考虑。而上述的固态相比就比气态更有可能降维,埃舍尔直接将固态画成降维状态,不能不说作为艺术家的他的确有驰骋于数学物理世界的“直通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46-794862.html

上一篇:2014五一灯谜大奖
下一篇:也谈恽戈事件
收藏 IP: 124.77.101.*| 热度|

27 石胜利 陈小润 蒋迅 王庆 李学宽 郭战胜 罗会仟 赵美娣 徐传胜 水迎波 应行仁 曹聪 强涛 张忆文 孟津 周春雷 庄世宇 陈湘明 徐晓 张慧铭 白图格吉扎布 ppp666 anran123 johnnashzhang wolfganger guoyanghuawu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0: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