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论科技情报

已有 5430 次阅读 2008-9-11 15:40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这里讨论的科技情报是一种公开性的情报,如图书、期刊杂志、及网上论文。如何有效的利用这类科技资源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着重论述英文科技图书论文的阅读方法及评价其价值的有关问题。主要内容是:科技阅读的必备基础、科技阅读的选择原则、泛读与精读、科学研究的方法、选材与建立摘记。

应当指出,目前,科技文献的主体文种为英文。即使是我国学者的创新性论文也大多数以英文发表,这是全球化的一个必然趋势。因而,在当前,不掌握英文文献就很难开展创新性的科研工作。

 

: 科技阅读的必备基础

何为科技情报?首先,何为情报?对这一问题,就研究情报的宏观概念而言,它有以下性质:1。有用性,它含有特定的信息知识性,有发出者;2。有载体(媒体),具备可传递性;3。有时效性;4。有特定的接收对象。等等(效用性、社会性、积累性、及综合性)。

因而:信息发出者,信息接收者,及信息传播载体三要素是情报宏观概念的组成部分。

如果抽象地看,则:1。含有信息;2。有时效性;3。具备客观性(真实性)。

但,泛泛而谈的科技情报指的是:图书、期刊杂志、及网上论文。

我们是情报的使用者。作为个体使用者,何为科技情报?

原则上,一个图书馆在拥有了某类图书、期刊杂志、及网上论文后就可以宣称:本图书馆拥有了某类(图书、期刊杂志、及网上论文)科技情报。

对个体使用者,有下列可能:1。读不懂或从来没有读过该类科技情报;因而对他而言,这类科技情报并不真实存在;因为:有用性没有得到落实。2。读懂了,但是均为时效性已过的情报,因而为无效情报检索,这种可能常出现在应用技术性文献中。3。读了大量的某类科技情报,但该类科技情报不具备客观性(真实性),因而为虚假性科技情报。这对读者是有害的。4。无法完成情报的综合,即无法建立思想性的学科理论体系

因而,对情报的个体使用者,只有在:读懂了有效期内的、具备客观性的某类科技情报后,该部分科技情报才成为他个人的科技情报。也只有在这时,他才是:某类科技情报的特定的接收对象。对学者而言,能否最终成为有效情报还要看他的综合和抽象能力。

就情报使用而言,消化(拥有)最大量的某学科科技情报的个体就是该学科的学者。

总上:个人必须成为某类科技情报的特定的接收对象。这样,该类科技情报才成为对个人的真实存在。

故:做一个科技工作者必须先成为一个科技文献的读者(某类科技情报的特定的接收对象)。

 

1960年代前的情报概念:情报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状态下,对特定的人提供的有用知识。

但在60年代的“情报危机”、“情报爆炸”使一部分有很高价值的情报淹没在低质量的情报之中。

1970年代后的情报概念:“情报是判断、意志、决心、行动所需要的,能指引方向的知识和智慧。

 

对一个学科而言,图书、期刊杂志、及网上论文构成一个系统性的、有浅、有深的文献总体。能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要求。

但是,就文献的时效性、客观性而言,它是因人而异的。客观情况是:存在大量的无效情报和虚假情报(90%)。

就文献的收藏机构而言:剔除无效情报和虚假情报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但作为读者,剔除无效情报和虚假情报是一个更依赖于自己的事情。

一般地说,低年级教科书是最低水平的科技文献,也是最基础的科技文献。原则上,无效情报和虚假情报最少。而另一个极端是:最新论文,它是最前沿的科技文献,原则上,无效情报和虚假情报最多。

我们并无一般性的方法来剔除无效情报和虚假情报,这与学科的总体情况有关,也与社会风气有关。

另一方面,不同的学术观点、不同的时期、不同层次的读者、等等主观性因素会左右评价标准。

一般地说,学好教科书是取得基本评价能力的最基本条件。故,科技阅读的必备基础是学好教科书

 

1970S(D J Price)的研究工作表明:文献(论文)情报寿命与学科有关。见下表:

 

                      情报寿命(年)

地质学                    118

数学                      105

植物学                    100

化学                      81

生理学                    72

机械工程                  52

化学工程                  48

物理学                    46

金属学                    39

 

这样,除非读者能消化有关的情报,否则:以收藏式(或死记硬背)处理情报是不可能的。

 

对理工科,还有文献(论文)离散性问题。

1):理工科各专业的文献有一半不在本专业杂志中,而是分散在相关专业杂志中。

2):一个学科的文献,有1/3登在刊名与学科名称相同的杂志中,有1/3登在刊名与学科名称有关的杂志中,有1/3登在刊名与学科名称无关的杂志中。

3):工科文献有1/5登在理科杂志中。

4):一般的说,各学科间的要重复15%;学科分支间要重复10%

 

这样,知识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立体结构,知识单元间的联系是随着知识单元的增加而成几何级数的增长。

 

但是,就理工科而言,也有集中性:掌握10%的高密度情报(教科书、专著)可以得到所需情报的50%;掌握50%的较高密度情报(综述性论文、原创性论文)可以得到所需情报的90%

由此可见,混饭吃与搞创新的难度和差别有多大。

  

但,对开始进入该学科的人而言,在学好教科书后,他剔除无效情报和虚假情报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由当时的学界风气所左右。

因而,另一条科技阅读的必备基础是能判断作者/出版社的学术风气,读学术风气好的科技文献。

 

应当指出,科技情报学中的科技情报概念是一个作为情报所工作者的概念,是用社会整体作为读者来判断情报属性的概念。它不同于作为个人(非常具体的个人)的情报概念。由于这一差别,个人对情报可靠性的判断完全是主观性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学科水平和基本的科学理念

结论是:科技阅读的必备基础是不断提高自身的学科水平和科学素质。

无论是何种水平的读者,应尽可能的选择其可靠性高于共识的情报资源。对本科层次的读者,科技阅读的必备基础应当是:经典教科书和本学科的世界名著。

而一旦完成学业成为科研性人才,则提高科学素养就成为关键性的科技阅读的必备基础。而提高科学素养的基本办法是无所不读。对可靠性高的文献精读,对可靠性低的文献泛读。

这两者是必须分辨开的,本科层次的读者按照科研性人才的方法读可能是灾难性的;反之,科研性人才迷信名家之言也可能是灾难性的。

 

: 科技阅读的选择原则

既然科技阅读的必备基础是学好教科书、好的学风、高的学科水平和科学素质,则在此之后,如何提高文献的阅读效果?

科技情报的可靠性是情报学中的难题。但对具体的读者,科技情报的来源是相对好判断的。学科的主要杂志登出的文章一般地说是可靠性在共识水平以上的,因而是精读的首选

但是,很多的一般性杂志的论文也不错,至少有一部分论文是值得精读的。

一般来说,除非有足够的学科把握能力,一般地说不要把来源不可靠的论文作为精读文献。来源不明的论文也不要精读。

但是,如果有足够的学科把握能力则学科的主要杂志登出的文章一般地说也是老生常谈,因而也不应得到精读的待遇。

由于科技进步的缓慢性,很多论文是重复性的。因而,只要精读了少量论文,大的方面也就把握了。对重复性论文,因它的知识增量很小,因而泛读即可。

故,科技阅读的选择原则之一精读可靠来源的代表性论文,而泛读一般性杂志的论文

据科技情报有关研究的分析,学科的主要杂志登出的文章:对本科层次个人而言,只有1—10%左右的论文需要精读;对专家层次个人而言,该比例可能更低。

而很多一般性杂志的论文,则可能根本没有精读的价值。

目前,高层次的论文主要为英文的,但部分经典著作有中文译本。中文的高层次论文原则上不会大于全球总量的3%。因而,读英文的科技文献是科技攻关性人才的基本任务

一般地说,绝大多数中文论文的水平不超出研究生教科书的水平,因而,该类论文只能作为泛读论文。

就这一点而言,对科研人员,科技阅读的必备基础还包括英文科技论文的阅读能力

有选择的阅读是高效率的条件,但以上的一般性原则还必须具体到人。因人而异是典型的现实情况。

应当指出:网上的很多所谓的论文、来源不明的素材、及吸引点击率的解答性材料是非常有害的。但另一方面,很多的创新性论述(文)也是先出现在网上的。但对本科层次读者,选择到创新性论述(文)的可能性不大(01%)。本科层次读者利用非正规教学性网上资料搞科研或学习是灾难性的

 

: 泛读与精读

精读:学校的课程就是在老师的教学下完成对所使用的教材的精读。当读者完成一套特定教科书系统的精读后,也就认为他本科毕业了。

精读的目标是:在个人头脑中建立理论性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建立一个相应的推理思维能力

对硕士学位层次研究生,精读的材料以经典教科书和专著、及代表性论文为主,教师只是导引性的指导一下;只有到博士学位层次研究生,精读的范围才放开到古今中外、及相关学科,此时,教师只是提供宏观上的指导思想。

在上述意义下,本科毕业生合格的标志之一就是有独立精读本学科文献的能力。

精读从认识论上看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是一个由一般性的概念上升到本质性概念的过程,是一个由孤立的概貌了解进步到思考和综合推理的理性思维的过程。

精读从社会学观点看是:用最快的速度重复前人的成功道路的过程,是一种对历史性道路的模仿过程,是一个对人类文明的快速承载过程,也是对历史经验的了解过程。一般地说,这一过程是形成个人学术观点和理性思维能力的关键所在,而且是形成社会责任感的过程。因而,是未来开展学术研究工作或从事学科应用工作的最根本的基础。

反过来说,一个人的精读能力和精读范围反映了他的学科水平。

 

但是,精读的材料并不能被很快的被完全消化,没被完全消化就进入不到灵魂和血液中。因而可能是外加的包袱,时间长了或在困境下完全可能被抛弃。这样的精读是效果不好的。

改进这点的方法就是泛读。

故,泛读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和保障精读的效果,这是最一般的泛读

1加深对某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此时只读文献中关于该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论述。教科书列出的参考书和参考文献就是泛读用的,至少作者是如此推荐的。

2确定自我发展的道路,如果对某个概念的某部分内涵和外延的正确性有困惑,则此时只读文献中关于该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评论性(含批驳性)或实验验证性材料。

3了解各家情况。此时只读文献中关于该概念的不同论述方法和不同的文笔表达方式,加深自身的学术修养。

 

另外,教科书只是以培养基本的入门能力为主,经典著作也只是一家之说,要扩充自身的视角就必须多读,而时间有限、能力有限,此时,只读能理解的部分就是另一种一般的泛读目标

这种泛读是本科生层次读者对图书馆文献的读法。是研究生层次读者对杂志论文的一般读法。

 

而对研究人员,论文泛读指的是:1。读论文摘要和结论,文中部分内容;2。读论文摘要和结论;3。读论文摘要;4。只读论文题目。

这种泛读一般读者也是使用的。

5。论文著作的泛读、精读与读者层次

总上,在本科阶段尽快的进入泛读与精读相结合的状态是提高学科水平的关键所在。这也是自学成才之路。

 

有多少文献要读?

科研工作是受到已发表论文导向的。这一点是可以用数学公式表达出来的。

 

近代的大的趋势是:文献按指数律增长.但是,就具体的学科而言,学科到达极限点时,文献会达到饱和。 科技进步的加快也意味着文章的老化。一般地说,本科生读近十年的文献即可;硕士生读近三十年的文献即可;而博士生一般地说是五十年;而此后的科研人才,则应是几无遗漏。

 

: 科学研究的方法

在我国,科学研究工作一般地说是指:官方立项后的工作。但,这里,学习过程被看成是模拟前人的科研过程

事实上,教学内容是按照原始学科发育内容安排的,因而大致的与学科历史进程一致。但,一旦完成基本教学,可能就转而用理性形式表达。此后,学生能领会多少就在于看文献了。

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本科教学就是使学生有读本学科文献的能力

由于基本构架已经搭好,能否消化文献内容就是个人的事情了。对本科生,读学科文献就是学: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进行模拟科学研究。

 

一般地说,很多论文会谈到以下问题。

1验证类论文A。引出问题,它先谈某个学科的定律或经验公式,或一般性认识,然后指出验证还不完备;B。本文是如何考虑进行进一步的验证的;如何做的;C。描述这样做后的结果如何、如何;D。结论是“某个学科的定律或经验公式,或一般性认识”在某种情况下是正确的。

这类论文是科学结论的真理性是否为真的实验性或理论证明性论文。是最基本的科研究工作。因而此类论文要作为第一阶段性的应读科技文献,它能加深学生对学科内容的本质了解

学生可模仿此类论文进行思维能力训练。

2论述性论文A。先介绍要谈的论题,想安何种顺序谈;B。然后逐步谈自己的看法,并引经据典的来证明自己言出有剧;C。最后,大谈特谈扩充性的理解。

这类论文不适合本科层次的阅读,很容易把人的思想搞混乱。原则上,此类论文不属于科研论文,但在我国很有市场。

3学科综述性论文:A。先谈学科在某某时间的情况;B。近期的进步情况,分学术观点的不同而顺次性转述,经对比各学派观点后,对异同点进行描述;C。存在的问题,各学派对解决问题已经做过的工作,前景如何;D。谈个人的评价。

这类论文的价值很高,应精读。是今后学科的基本发展方向,是最新的学科现实情况。是创新性科研究工作的起步点。因而此类论文要作为第二阶段性的应读科技文献,它能加深学生对学科内容的本质了解和提高学生把握机遇的能力

但是,切记:一篇貌合神离的学科综述性论文可能就是毒品,还不如论述性论文坦白。不建议读者读非著名人士的学科综述性论文。

4反驳性论文A。引出问题,它先谈某个学科的定律或经验公式,或一般性认识,然后指出在某某情况下不正确;B。本文是如何考虑进行反驳的;主要论据为何;C。理论上或实验上如何、如何与现有的已经证据确凿的结论矛盾;D。结论是“某个学科的定律或经验公式,或一般性认识”在某种情况下是不正确的。

这类论文是科学结论的真理性是否为真的实验性或理论性探讨性论文。是最基本的创新性科研究工作。因而此类论文要作为第三阶段性的应读科技文献,它能加深学生对学科内容的本质了解,同时建立科学反驳(反证)的基本思想和思维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会碰到很多没学过的概念、定理、公式;或学过的概念、定理、公式的五花八门的不同表达方式。这时,就要求学生会使用参考书,或自学某些教科书。这个过程等价于模拟学科的历史性进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获得对相关学科的基本了解和把握。因而此类参考教科书要作为第四阶段性的应读科技文献,它能加深学生对相关学科内容的本质了解,同时建立跟上学科发展变化的基本思想和思维能力。这等价于模拟创新性科学研究。

 

以上所论述的步骤完成后,一般地说总会有某些想法。这样,就可以做写论文的准备工作了。

 

: 选材与建立摘记

自然科学,作为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可以就以下方面来看:

1)文化的一部分;

2)经过实践证明的、反映客观物质世界运动规律的、人类知识的集合;

3)一种与变化中的生产力、相应的社会关系;

4)一种复杂化的文献系统(包含:产生、加工、整理、传递、储藏、输出给需求者等);

自然科学,作为社会的子系统,它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A)科技工作者;

B)思想、事实、理论、方法

C)科学文献

D)科学研究设备等硬件

进一步地说:自然科学理论是追求---思想、理论表达方式、和推理的方法体系;自然科学实验是追求事实真相;二者间地复合就形成一个交流推动系统,并最终经由大社会系统成为技术发展的推动机。

自然科学总的目的是:获胜关于客观物质世界运动规律和其内在逻辑(推理)的知识。(而不是得到某些现象性的、实报实销的成果。)

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陶恩斯:“如果仅仅从科学的实用的观点来看待科学,那就象只凭票房收入来证明音乐对人类的重要性一样荒诞”。

 

科学工作者的人数增多,投资增大,二者间的关系是:如人数的增加到N,则费用增加到N2,而成果的数量只增加到N1/2。也就是说:如人数增大三倍,则科研费用增大到九倍,而成果只增加到一点七倍。

就我国科研队伍而言,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1)没有充分利用科技文献,因而重复性研究,使的单位生产率下降(达不到国际正常平均值);2)学术文献大爆炸,使得个体不断缩小自身的专业面;3)追求高生产率,使得成果的深度和广度下跌。

 

就宏观上看:现代科学是---微分化和积分化并存。微分化不能直接推动科学的进程而是间接(是为他人做嫁妆)的。

积分化被忽视,积分化与微分化是矛盾的。但是,积分化是推动科学进步的直接动力。如何创造积分化的条件是我国将面临的一个难题。

 

有了这种一般性了解,就应着眼于:积分化。对本科生,这是学成与否的关键所在。当然,如果学成,就应当大包大揽的进入微分化。

切不可把大宏观的东西与自身的小小实际混淆。

而应是:一切从自身的现实情况出发,力图把握机遇。

 

本科生读论文的基本方针是:1)加强、加深读已学学科内容、内涵概念的理解;2)加强对表象的丰富性的感受,既强化外延性和直观性、直觉性等方面的认识;3)发现自身知识结构的不足、缺欠、和加大对相关学科的了解;4)给自身定个水平在那的定位、兴趣在那、和优势在那?

因而,本科生读论文的基本过程就是:积分化。积分是一个压缩过程。除了基础理论学习的深度、广度是重要的前提条件外,还是时间和阅读量的涵数。

对知识进行积分化的基本条件是用公理、定理、定律、公式、方程、等等,将学过的知识按本学科的路线整理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相互推论的一个理性推理体系,即高度抽象的理论体系。同时,由于有广泛的表象知识,可将该体系针对学科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完备的、正确的判断和论述。

显而易见,数学的功底是最根本的。就目前我国高等数学的教科书要求而言,对多数专业都太过简化。一般地说,要通过看文献来发现需要补充学习的数学知识。

压缩化的数学表达方式要求读者有进行抽象数学证明和推导的能力,这一问题必须高度关切。

对具体学科知识的极端压缩就是只有少量的几个基本定理和概念定义。而大多数表象都可由它们经过一条推理路线导出。部分不能压缩进该体系的就成为需要进一步通过阅读和思考来解决的问题。

 

因而,对具体专业科目选择阅读材料的要点如下:

1)先读概念内涵、外延内容的论说性的、解释性的、表象描述性的论文/书(听课,教科书为主,部分泛读);

2)读具体科目理论推导、理论证明性的论文/书(精读);

3)读由理论中的某个(或某些)定理来解决具体问题(表象)的论文(泛读为主,量很大);

4)读学科系统性的综述性论文或专著(精读)。

这个过程是一个往返多次的过程。

当科目增加到一定的数量时,就要由专业学科的阅读调整为对相关学科的阅读

此后阅读量大增。需重整旗鼓开新科目,重走上述路线。

当对全局有很好的把握时,在压缩到一定过程后,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就起作用了。突然间,你发现,本学科不过是如此而已(几个基本定理和概念定义;一大套久经考验的推理路线;一大堆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定论)。此后,你就看不顺眼,就开始:因思考的需要而读。这个境界就是学者的境界了。

,建立摘记的要点是1)推理的出发点;2)推理的路线及关键的节点;3)结论;4)个人的感慨或评价。

为了将来写文章,可能还要:建立文献的著录。

 

       表象和推理必须是并重的。表象不足会把推理变成数学(或概念)游戏;推理不足会很快的对学科有失落感,而学不下去;对结论性的表象或理论结果了解很少将是学无所用,导向自卑感;对相关学科的了解(把握)不足将导向痛失良机。

       要完成知识压缩必须苦干、动脑,勤奋。

      

       对这类问题有很多的不同说法。华罗庚说:“由厚到薄,在由薄到厚”。“。。。,厚积薄发”。

       培根说:“读者不能存心诀难作者、也不可尽信书中之言。”

 

事实上,当本科生读到一定的程度后,直觉或爱好将是很重要的支配因素。此时,个人的理想和信仰将成为唯一的动力来源(可能很不明显,潜伏期)。越是有学问,理想和信仰的动力作用越明显。

 

: 立论

摘记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后,与学问的增长一起,会使人有不同的想法。对这类想法的深加工就是立论。

立论一般地说是形成自成体系的某种看法。对你同意的文献结构和具体论述会赞赏,而对你不同意的论点或浅薄的论点会笑纳或排斥;而某些方面却把你搞的混淆。

能否把握住正确的一面而排斥非正确的一面;能否在误解中发现他人误解的起因;能否看出高人是在那一个推理节点上高明;等等,这种能力的获得标志着读者已经具备对该学科(科目)的“鉴赏能力”。

有了“鉴赏能力”就有了立论的内在动力。如有好的论题,就可以写论文了。

在这一意义上说,写论文的动因是有了自己认为高明的见解。如果,这种见解低于该学科的社会共识性的平均水平,则论文被评价为:缺乏基础训练;如高于该学科的社会共识性的平均水平,则论文被评价为:有一定的水平;如论文是很高、很高的水平,则不好说了。换言之,在该学科的社会共识性的平均水平论文是大多数科技工作者能“鉴赏”的论文,而太高水平的论文则不好说。

这种高水平的论文一般地说是创新性的、超前发展的,因而出现在与本学科无关的杂志上的概率不低于50%

这样,就有结论:很多有价值的本学科论文必经漫长岁月阶段的泛读才能看到。如要想成为可发表的论文,就要有非常广泛的阅读面。如想加快这一过程,就需要有人指导。这就是读研究生的原因。

反过来说,研究生与本科生的阅读是有很大区别的。多读、读懂,并有了鉴赏能力,就是硕士生的毕业标签。

如果本科阶段能够完成:读完近十年的文献,则等价于硕士生水平;

如果硕士生阶段能够完成:读完近三十年的文献,则等价博士生水平;

而博士生如果不能读完近五十年的文献,则也不过是如此而已;

因而,创新性人才的根本点是:应读文献几无遗漏。

这是一条很高的标准:你读的同时,文献在不断的增大。

如果你的文献阅读量达到上述标准:则按国际标准,你是合格的;按国内标准,你是极优秀的。

这种优秀完全会反映在你的立论思路和推理节点中,而文字论述水平的高低是由你的思想和你能够利用的他人文献的综合程度决定的。即使你的文字功底差强人意,但只要可读性满足编辑部的出版要求,一样可以出版。

 

也就是说:科技论文,不同于一般性文章的根本点是在于:内在的推理起点(理论、定律或某种具体表象)和终点(结论)间的思路的精辟性和对已知事实的抽象概括性。即:内容远重于形式

 

因而,科技论文的写作第一步是:写大量的立论性片断,并与有关的摘记对比;进一步的细化立论。

这一般地说是原始草稿。很长,很零散,多为片段。

此后,第二步就是考证你的论点。考察用何种材料来证明你的立论是不可否定的。

这样,逐步形成一个(或几个)相对完整的立论。

 

一般地说,一个立论写一篇论文。这种文稿是不对外的。

 

显而易见,这种立论草稿的形式是随笔的写法。因而,不应有感情性的形容词、副词,或非推理性的断言。或对事实的歪曲。因为读者是你自身,至少,你不能自己骗自己

 

对科技工作者而言,苦读数年的目的就是:能够立论

 

如果立论的论题已经被你解决,写可发表论文(读者为同行);

如果立论的论题没人解决了或解决的不对、有漏洞,写可发表论文(读者为同行)或立项报告(读者为领导);

如果是学生向导师表现自己的进步情况,写读书报告(读者为导师)(习作性论文);

 

很多学生不会写科技论文的原因就是:不能立论。因而,试图用写作类的教科书、或听写作课解决写科技论文问题只能导向“Copy+Stick”。网上下载换上自己名称作为论文等同于自杀。

 

先把论题转化为一个具体的题目,然后重写有关的论点,并用适当的连接词,标点,段落,安逻辑性组织起来,就是正式的论文初稿了。

与一般写作不同的是:论文的组织原则是:推理性的、逻辑性的顺次描述。

一般的说,是先写出发点,再逐段落的写推理,最后写结论。

它是按照论点推理性的、逻辑性的顺次安排的。

其次,假定读者的水平是看的懂你用的数学工具;假定读者是某种层次的同行,因而一般地说不会对概念下定义,更不能像教科书般写法。但常会限定概念的含义(如指出XXX文献的概念)。

更不会去重复教科书的论述。常识性的描述专业概念是对读者的挖苦(这种论文很讨厌)。

 

A.假定对结论W,如果同时有XYZ,则必有W。则论文的写法为:论述X,论述Y,论述Z,分别占一段,而W也占一段,则论文的结构为:

1.  引言

2.  论述X

3.  论述Y

4.  论述Z

5.  结论W

XYZ的顺序可调。取决于习惯。

 

B.假定对结论W,如果先有X,再有Y,再有Z,最后有W。则论文的写法为:先论述X,再论述Y,再论述Z,分别占一段,最后论述W,占一段,则论文的结构为:

1.引言

2.论述X

3.论述Y

4.论述Z

5.论述W

6.结束语(结论)

       XYZ的顺序不可调。

 

       如果子论点又有PQR等要点,则作为子段落;如此逐渐形成所有的子段落。

 

       与常规写作不同,段落划分是按逻辑地位安排的,而不是按文字多少。如果某个论点很长,则该段落内使用子标题,进一步细分。而其它论点则毫无必要也使用子标题。这样,就是一种不对称结构。

       而在常规写作中,不对称结构是要扣分的。

      

       也可以认为,论文的写作是教科书的抽象压缩版。

       其实,看的论文多了就会写了。除此而外,决无它途。

 

       当然,一般的文笔基础是要有的。

       论文文体上区别于常规写作(文学)的是:用最直接、最没有误解的可能、最简单扼要的文笔写作。在这一意义上说,决不允许文学性、夸张性、感情性、隐晦性的文笔。也不允许为文字数多而增多文字的行为。

       正是因为所有论文都大概按此纲领书写,因而才有了泛读的可能。

 

论文最难写的是题目、摘要、引言和结论。这是泛读引起的反作用。

 

摘要必须是全文的极端压缩本。废话不要有。摘要是论文定好后写的。(1)对论述性论文:指出出发点,经过何种推理得到结论,结论为何。(2)对实验报导论文:指出报导的事件。何种实验、结果如何、价值何在。(3)对辩论性论文:指出反方的缺陷,表白己方的立论基础何在。

 

引言就是你原来的摘记的选取本。但补充上你的看法,对比,并由此引出论题的意义。同时,交待全文结构和结论。(原文论点出处作为参考文献)。

 

这俩部分定好后,要简化结论段。言多必失。

 

可见:论点出现在:1。题目中(让读者尽可能猜对内容);2。摘要中(最简单扼要的表达);3。引言中(简单扼要的表达来源)4。结论中(最精确的表达)。

 

这就解释了泛读的理论依据。

 

如论文不是这种格局,PASS。如整本刊物都是烂论文,PASS。对书,如作者不是单刀直入,而是扯东拉西,尤其是拉虎皮做大旗,PASS

 

 

参考资料

[1] 氟来明,科学研究的艺术,科学出版社, 1979

[2] 教科书,科技写作,任选

[3] 克来因, 古今数学思想, 商务出版社, 2002

[4] 波谱尔,猜想与反驳,商务出版社, 1986 ,现有很多版本

[5] .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的纲领与方法论,商务出版社, 1987,现有很多版本

[6] 科技交流与情报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0

[7] 科技情报工作概论,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38626.html

上一篇:科学:概念与目标
下一篇:我看《晶格动力学理论》
收藏 IP: .*| 热度|

2 wlmcgyxxzt cgy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8: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