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期刊:论文主题的时空演变

已有 3972 次阅读 2010-4-18 23:03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最近,出于研究工作需要,对若干科学基本概念进行了近百年时间跨度的检索及研读。偶然性的看到几个国家的 X国科学学报”的多数文章是“抄读”1930-1960的经典著作中的主题及论述,联想到我国在1980年前后也是这种状态,而目前的多数文章是1970-1990的比较有名的论文中的主题及论述的“翻版”。有感而发。

 

在一个固定的年度,考查全球的期刊论文主题及核心内涵,就可以得到期刊论文主题及核心内涵的地理性分布。

对同一个学科的论文主题及核心内涵,按照时间(年度)排放,就得到论文主题及核心内涵随时间的演变。这有两种模式:一个是固定国家,得到一国内的论文主题及核心内涵随时间的演变;另一个是不论国别,得到全球的。

二者的合并就形成期刊论文主题的时空演变图象。

 

一般地说,做论文主题及核心内涵随时间的演变这种分析是博士研究生期间选题时的必经阶段。对于成熟的科研人员,可能是在潜意识引导下的完成的。

 

但是,如果出于商业性的产品开发、或出于地区性、或出于全球性等的竞争性来考察,则更为关心的是:期刊论文主题及核心内涵的地理性分布。

原因是直接的:产生商业价值产品的核心是有相对优势(行业性的、或地区性的、或全球性的)。

 

因而,不发达地区的科技工作者被本地区的科技现状引导,出于局部竞争性利益的考虑,会刻意追求与本地区科技现状匹配的论文主题及核心内涵。

实现这种追求的最有效、最快速的方法就是“拿来主义”。这包括派出留学生及“拷贝”有关成果(如仿造)。

对全球不发达国家和地区主办的科技期刊的论文主题及核心内涵的分析研究直接给出上述结论。

一般地说,可以按同一主题及核心内涵在最全球先发表的时间与不发达国家(地区)发表的时间之间的滞后来判断该地区的落后程度。

 

对科技情报分析机构,使用期刊前沿性论文主题及核心内涵的地理性分布及随时间的演变来预测最可几的关键(核心)进展出现的时间和地理位置是其“情报综述报告”的商业价值所在。

最近几年,通过引入对期刊前沿性论文主题及核心内涵的综合性评价密度函数。对该函数求空间梯度,就可以发现该主题的地理源泉及向其它地区的流动状况。对不同的时间进行考察,关于时间求偏导数,就可以形成一个时变的流速场。这类分析在发达国家目前是比较流行的。

 

随着英特网的普及,这类分析报告的结论多少会有一部分流出到外界。

 

对我国而言,如果定位为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则原则上难于要求有源头出现;如果定位为第二世界的较发达国家,则原则上应该要求有少量源头出现。

 

所谓的源头在一般性文笔中被称为“科学创新”或“技术创新”。

 

尽管我国的论文量上升到全球排名的前列,但是,如果按照前沿性论文主题及核心内涵的流动性来分析的话,绝大多数并不构成源头,而是在由源头流出的路径上的中游或下游位置。

 

当然,由流出路径上的中游位置是可以力争进入上游并演化为源头的一部分的。这可能也就是人们热望的事件。诺奖情结就是这种表露。

 

分析我国主办的科技期刊,如果做论文主题及核心内涵的流动性分析,基本上不在上游。而是密集于下游。就我国的现状而言,工业已经开始向中上游迈进,而高校人才培养基本上是密集于下游。

这种局面目前还在进一步恶化。其基本点是:我国主办的科技期刊上的论文代表了我国的基本(主体)科技队伍的总体水平。

尽管可以用我国在高水平国际期刊上发表多少多少论文来反驳这一事实,但是,国际背景下的科技竞争力排名的落后是无法反驳的。

 

在我国的情报所还在热衷于各种指标体系下的排名、统计数字等的同时,在我国科技人员热衷于发表不着边际的论文的同时,发达国家的科技情报分析机构在干什么?

 

发达国家的科技情报分析机构热火朝天的在研究:各学科论文主题及核心内涵的流动性相互关系,由此而分析科技整体的概念性演化及其对各学科论文主题及核心内涵的引导性作用。

目的何在?答案是:为高风险的“科学创新”或“技术创新”提供获得相对性竞争优势的基础资料。

 

我想,这一领域应当有一批人才去力争上游地位。但是,要进行这种较量,对各学科论文主题及核心内涵都看不懂的“人才”只能坏事。

 

我认为,对博士生及多数想有所成就的科技人员:使用相关学科论文主题及核心内涵的流动性相互关系分析资料,由此而分析本学科的概念演化及其对本学科论文主题及核心内涵的引导性作用是必要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313530.html

上一篇:科学研究工作的立论哲理
下一篇:理性力学论评(1)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6: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