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论文发表的热与阅读论文的冷意味着

已有 1669 次阅读 2020-5-30 17:02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论文发表的热可以归结为在信息社会时代,科技信息量的高速增长,以及写作和出版的数字化、网络化。

       与海量论文发表的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者阅读论文的冷淡。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基于网络的浏览论文数量很大,实际细读的论文很少。

       这两个特征的宏观表述就是:科技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学者研究论题的极端细化。

       期刊面对的实际问题是:必须发表足够数量的极端细化论题的论文以保证期刊有最低限度数量的读者。由于极端细化方向的论文读者个体量小,为了达到读者总数的基本量,就必须发表更大数量的论文。

       而就读者个体而言,无论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如何巨大,与他密切相关的值得细读的论文总是有限的几篇。

       这就造成了一个客观的时代特征:实质性的学科宏观理论进步困难。与此同时,在各学科上没有普遍有效性(局限性明显)的各类“理论”至少在极端细化学科方向上常常在某个时期成为共识,或是主流。

       这样,客观上,极端细化方向的各类“理论”,在宏观上就对于大学科尺度上的相关理论提出了挑战(提出了否定性意见)。因此,在科技信息大爆炸后,几乎所有的学科基础理论都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细化学科的否定性批评。

       如果接受所有的批评性意见,那么逻辑性的走向就是推翻大学科的理论。要么是改革,要么是全盘否定而抛弃。

       这两种态度在科技信息爆炸期间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由于这种思维性的偏见,大学科的理论性论文因为审稿者或读者意见的极端否定,而出版的越来越少。相反的,基于细化学科分支的各类“理论”越来越试图“升级”为更大学科的理论。

       在不同层次上的此类升级理论,在宏观上就导致大学科理论的争议。而这种争议的共识就是:否定原有的大学科理论,但是又无法形成新的共识性理论。

       论文发表的极端热情,在本质上是由于细化学科试图把理论升级为更大学科理论而推动的。就单篇论文而言,试图把自身的研究升级为有重大“科学价值”。

       相反的,由于基于学科细化的理论没有普遍性,因此此类升级的努力被读者所反感或是反对。这就是阅读论文的冷淡化。

       总的来说,细化方向学科研究的进步在系统性理论化后,试图否定或修改更大学科的理论。而较大学科的理论进展也在试图修改或是否定大学科理论。最后,所有的调战(修改或是否定)都汇集到最为基础的宏观学科理论上。

       这就导致两个极端:1)支持宏观学科理论的群体。他的基本论据是共识性的基础科学理论是科学革命以来几百年的实验和实践总结归纳的结果,是已经被实验所检验的。其真理性是不容质疑的。2)漠视宏观学科理论的群体。他的基本论据是,基于他所做的在细化学科方面的研究,宏观学科理论几乎没有发挥作用,而基于实验所总结的理论并不支持共识性的基础科学理论。

       当然,大多数的研究者是介于两个极端之间。

       以上的客观背景非常的类似于经典理论与量子理论间发生深刻矛盾的时代背景。

       由此推断:科技信息的大爆炸、学科高度细化的宏观效果是造成学界对于基础科学理论的认同感与共识性基础科学理论发生普遍性矛盾。

       这样,逻辑性的、历史对比性的推论就是:我们实际上已经进入基础科学理论革命的早期时代。

       进一步的推论就是:结束论文发表热的决定性因素是学科理论革命后的理论建立并成为共识;而引起阅读论文热的决定性因素是各种改革学科理论的新理论进入学术竞争的辩论期。

       量子力学革命长达半个世纪,这次革命会持续多长时间呢?

       我国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介入这场学科理论革命。而能否把握这个时代机遇则是考量我国的基础学科研究界。

       简单的看,我国自然科学基金也试图开放对于基础科学理论方面研究的支持,但是,出于细化学科的研究竞争压力,这类大学科方向的努力更多的是依赖于个体性的研究(难于得到基金支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9-1235658.html

上一篇:科学发展阻力在个体上的现实表现
下一篇:自信互信及信任感与学术交流
收藏 IP: 123.54.71.*| 热度|

3 武夷山 王安良 黄河宁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9: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