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打油 偶一为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zq

博文

南昌乡间冬日拾趣(四)

已有 3627 次阅读 2016-3-22 12:09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今日说的“趣事”的确是弯腰拾来的。南昌本没有山,“好山好水”的对联原是打算带回我在“粤东小镇纪事”提到的住处张贴,去年贴的是“龙颈亲水观金涛,羊首开泰闻莺啼”,有了儿女亲家,自不能免俗,内心还是有所期盼,不过莺(婴)啼没等来,待猴年吧。不扯远了,南昌自古水多(洪都嘛),据专家说,正因为水(淹没)的缘故,海昏侯大墓才“非常意外”生存了二千年。

塔城中学挨着抚河大堤,两岸堤下不论沙洲还是草地,在我看来都是冬季休闲或健身的极佳处,每日信步两回,观雁群,赏落日,拾碎瓷,基本就是我的日常功课。只要看上去养眼或怀疑够年份的陶瓷碎片,我都会捡拾起来带回住处,拾的多了,偶尔也会有意外的惊喜。一天看到远处沙洲有一群候鸟,想着小心近些再近些,结果鸟儿还是被我惊飞了,干脆走到它们的逗留处,在一堆新鲜的鸟粪旁,一块瓷器残片吸引了我,拾起来一看,果然有文字,“大明宣德年制”赫赫然,喜出望外。要知道,我已捡拾残部无数,虽然花色应有尽有,但有年款的几乎没有。运气似乎从此降临,不久后我又拾得一个碗底,“大明”两个字看得明白,哪一朝却因字迹太潦草辨识了好久不能确定,用排除法也不行,最后觉得有一个字应是繁体中的异体“历”字,这才确定是“万历”。这让我十分感慨,我捡拾的,应该都是民窑生产的百姓日用器物。宣德是万历的老祖宗,老祖宗的东西精致,落款自然也是庄重大气,做工本应与时俱进,但民生才是所谓“工匠精神”的晴雨表,万历时民生凋敝,百姓几乎破产,家家手头吃紧,自然付不起好价钱,工匠们也只能草草应付混口饭吃,这“大明万历年”,也就草草打发了。

我还拾了一个“宝贝”。它似碗又似盘,不大也不小,不知哪朝哪代流行的款式,反正今日市面上没见到这种器形,询问当地一位老者,也说是没见过。我将它当宝贝,虽瓷质很一般,也没有年款,但其中的绘画让人充满想象:画面中间绘一岛屿,有树木楼台,三只大雁从上空掠过,有横绝四海之气势。画面底部以两丛花草代表大陆,一只小船从中荡开双浆,正向着小岛划去。该碗(盘)虽残缺,但底部完整,因此绘图得以完整保留,什么时候拿起来,都使我赏心悦目,从心底里赞叹这位不知名的古代工匠,寥寥几笔青花,将一曲“海上有仙山”恣意挥洒,可谓淋漓畅快,对神仙般生活的向往,真个是呼之欲出。

除夕要到了,觉得还是应该在在塔城中学的住处也贴上春联,便上街买了一只笔,一盒墨水,两张红纸,共计人民币七元。裁剪后,想请会毛笔字的老师帮忙写两副对子,但寒假期间在校内居住者不过二三家,也都说不会,不得已,只能自己献丑,在两个门前留下两副对联:

其一,上联:汀上大雁鸣声高

       下联:坝下小儿功课早

       横批:喜闻乐见

其二,上联:襟三江控五湖江右名景无塔有小城

       下联:历四方走九州南北西东此乃真福地

       横批:留连忘返

顺便自曝一个小料,因第二个横批不能直接敲出,才发现作为成语,应该是“流连忘返”。这回老秦不仅是书法献丑,但人已离开,也只能任由学校的老师和“坝下小儿”们开怀一笑,原来所谓“教授”,不过尔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8-964121.html

上一篇:南昌乡间冬日拾趣(三)
下一篇:南昌乡间冬日拾趣(完结篇)
收藏 IP: 121.11.18.*| 热度|

2 李颖业 谢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5: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