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高绪仁膝肩髋关节网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aoXurenKnee 膝肩髋关节关节镜、关节置换、截骨矫形方向专攻

博文

如何减少牛津膝关节单髁置换手术后聚乙烯衬垫脱位率?

已有 2305 次阅读 2018-10-9 21:03 |个人分类:膝关节单髁置换手术|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高绪仁, 牛津, 单髁膝关节置换, Oxford, UKA

       如何减少Oxford牛津膝关节单髁置换手术后聚乙烯衬垫脱位率?

高绪仁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暨徐州二院骨科关节外科膝肩髋关节手术专家、医学博士、博士后、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我一直在研究如何不断提高自己的手术技术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做好牛津单髁置换手术并减少并发症。那么导致牛津膝关节单髁置换手术后翻修手术的最常见的原因是什么呢?

5.JPG

        答案是:聚乙烯衬垫脱位。


        美国新泽西医学院骨科Seung-Ju Kim在2014年的Knee Surgery, Sports Traumatology, Arthroscopy(膝关节外科、运动创伤与关节镜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Causes of revision following Oxford phase 3 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牛津第三代膝关节单髁置换手术后翻修的原因)。文中统计了2683名患者的3138个膝关节做过牛津膝关节单髁置换手术的病例。这3138个牛津膝关节单髁置换手术总共有146个做了翻修手术(146/3138=4.6%)。其中由于活动平台聚乙烯垫片脱位导致的翻修有47个膝关节(47/3138=1.5%)。聚乙烯衬垫脱位是牛津单髁置换手术后翻修的最主要原因(47/146=32%)。


        我一直在想,如果我们找到了导致聚乙烯衬垫脱位的原因,那么我们就可能找到减少聚乙烯衬垫脱位的方法。

        那么导致聚乙烯衬垫脱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1、东方人比西方人更容易发生脱位。这是因为东方人由于传统生活习惯的原因喜欢蹲着或跪着。从蹲着的位置或坐在地板上的位置站起来到膝关节完全的伸直这一过程中,前交叉韧带会受到较大的张力,这个过程中聚乙烯垫片可能会出现脱位。

        2、快速的膝关节扭转使得聚乙烯垫片脱出。

        3、假体的位置欠佳,聚乙烯衬垫的轨迹不良。

        4、膝关节软组织不平衡,聚乙烯衬垫的轨迹不良。

        5、后侧残留半月板撞击聚乙烯衬垫导致聚乙烯衬垫脱位。

        6、后侧残留骨赘撞击聚乙烯衬垫导致聚乙烯衬垫脱位。

        7、松解了内侧副韧带导致内侧间室松弛引起聚乙烯衬垫脱位。

        8、膝关节外侧副韧带生理性松弛引起聚乙烯衬垫脱出。


         针对这8种原因,我们怎么做好聚乙烯衬垫脱位的预防工作呢?

         我认为要从患者和医生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患者方面的努力。患者不要蹲的太深,不要快速扭转膝关节。西方人日常生活中一般很少有人将自己的膝关节屈曲到120度以上。日常生活中行走、爬楼、从坐在椅子上的位置上站起来一般膝关节能够屈曲到110度就能够完成以上所有动作了。我们东方人做过单髁置换手术后上厕所建议最好使用马桶,不要蹲太深,减少聚乙烯垫片的脱位率。最好也不要跪着。最好也不要做小马扎等特别低的板凳。膝关节不要快速的扭转。这样从患者的角度就能尽可能的减少聚乙烯的衬垫脱位发生的可能。

          第二、医生方面的努力。医生要不断钻研牛津膝关节单髁置换手术技术,多读书、多实践、多向同行学习、多向患者学习、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将假体的位置放的更好、避免软组织不平衡、将后侧半月板切除干净、将后侧骨赘切除干净、将后侧骨水泥清理干净、不要损伤内侧副韧带等。

3.jpg

        从患者和医生两个方向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减少牛津膝关节单髁置换手术后聚乙烯衬垫脱位的发生率,为患者拥有一个比较健康的膝关节而努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69-1139904.html

上一篇:美国医生做的牛津单髁膝关节置换手术10年生存率怎么样?
下一篇:膝关节过伸反屈的骨性关节炎患者能做Oxford牛津单髁置换手术么?
收藏 IP: 49.81.9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4: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