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的天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tone1971111 数学博士学位;现从事图像处理、信号处理的算法和系统研究。

博文

杰出者总是例外 精选

已有 14309 次阅读 2011-5-26 08:09 |个人分类:科研随想|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杰出, 例外

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喜欢看名人的成长过程,看励志的书,现在又看哲学书,所有这些都是试图总结出那些所谓杰出人物的杰出特点,并且引为自己所用。但是多年下来,得到了一个结论,杰出不可重复,杰出永远都是例外。
 
首先,杰出有两个基本内涵:其一,杰出者做出的事业高出同时代人一截;其二,杰出者是少数。前者是杰出者的条件,后者是杰出者的稀有性。人类的知识都是对已经发生的事情的一种总结,是一种规律,从数学上来说,就是对经验的学习,然后得到经验中的规律。但是所有这些知识都遵循一个基本的数学定律,那就是大数定律。即,当样本达到一定数量的情况下,就可以反应出该类样本的整体规律。正因为我们潜意识中使用了大数定律,才导致杰出者并不适合这些知识规律。具体原因如下:
 
原因一、杰出者有时代性。任何年代都有自己的英雄,但是这些英雄绝大多数是和时代紧密相连,脱离时代讨论英雄或者杰出人物,价值是很小的。虽然,也有超越时代的人,但是这样的人少之又少。在中国,能够成为真正杰出的人,10年也许都没有一个。而且,把一个时代的杰出者拿到另外一个时代就可能不是那么显眼。因此,杰出者的规律是随时间变化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不同时代的条件不同,因此,把不同前提条件不一样的样本放在一起讨论,是没有意义的。
 
原因二、杰出者是人类进步的幸运儿。杰出者能够做出突出的成绩,除了自身的能力之外,幸运的成分也很大。人类总要进步,而进步总要有某些人来完成。而人都是从零开始学习的,因此,并不存在某个人必然成为杰出者的可能性,只有概率上的意义。我们可以看出,历史上很多人因为很多原因没有能够达到杰出的境界,但是正是这些人构筑了出现杰出者的金字塔的基座。那些有幸成为杰出的人,是那些在基座上努力工作人的共同代表。
 
原因三、杰出者之所以能够杰出,还因为杰出者从来都不同流俗。几乎所有的杰出者的成长之路都是曲折的,甚至有的是悲剧式的。这些人往往都不是按照我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去思考,去生活。都是跳出我们既有规律之外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所有人的智力的差异并不大,如果我们都按照相同的条件和规律做事,大家的结果也就相差无几,也不会产生杰出的现象。正因为,有些人不按照游戏规则办事,才有可能突破既有的框框,达到更高的高度。
 
原因四、杰出者有我们想象的包装外衣。很多杰出者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人类需要英雄,需要榜样,因此,在任何时代,我们都有倾向于把我们的主观期望寄托于英雄身上的习惯。当一个人做出了突出成绩之后,他的能力以及贡献都被或多或少的放大,因此,加上了想象的杰出者已经不是现实中的人物,而是被美化了的人物。因此,我们的所谓规律存在有意识的强化,但是这些强化并不构成客观的规律。俗话说,仆人眼中无将军,伟大的人物在他身边人看来并不显得那么伟大,也正因为如此。
 
原因五、杰出者的思想境界不能为我们所理解。杰出者之所以能够成为杰出,还在于有着不同的思想境界。我们常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一些真正杰出的人的思想维度是超越常人,甚至同时代人。因此,要想理解这样的杰出者,没有类似的思想境界是无法完成的。我们今天看古代先贤和各宗教鼻祖的言谈,并不能真正理解其想法,只能看到皮毛。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完全再现杰出者的想法。人的语言是非常有限的,而人的精神可能是无限的。所以,要找到杰出者的规律是几乎不可能的。
 
总之,杰出者固然有很多可以讨论的规律和特点,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是没有什么超过50%的规律可以讲的。也就是好比证券市场,必须是个无套利市场。杰出者的游戏一样是个无套利游戏,在这里,没有固定不变的成长过程,也没有固定不变的规律可以确定性的成为杰出者。我们只能从自身的条件出发,从自己的理想出发,从自己的乐趣出发,做好自己,做个完整的人,让上帝来确定谁是杰出者,也许这样,我们过得才更有意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6-448044.html

上一篇:什么是委屈,委屈如何解除
下一篇:也谈嫉妒:嫉妒是需要实力的
收藏 IP: 159.226.21.*| 热度|

40 蒋继平 刘洋 李泳 谢鑫 汪梦雅 洪昆辉 吴吉良 肖重发 徐耀 吴明火 武夷山 王超 孙玉涛 刘全慧 赵凤光 张玉秀 朱新亮 杨远帆 唐常杰 傅云义 徐明昆 秦四清 徐迎晓 孙学军 何士刚 曾宇怀 钟伟 逄焕东 严志远 许浚远 刘力源 mbb vigorous myyunji waun adinaliu qyp songshu123 sea8sun1189 xiarui

发表评论 评论 (4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3: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