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秋云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专业方向:文化人类学 文化社会学

博文

社会科学研究生专业阅读的七个问题

已有 4967 次阅读 2014-5-10 19:08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研究生, style, center, 专业

社会科学研究生专业阅读的七个问题

 

孙秋云  黄健 

 

一般来讲,大学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的专业阅读和扩大知识面的兴趣阅读,在本科阶段就应该基本解决了的,也就是说,基本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本科阶段就应该开始了。但基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目前不少本科院校的人文社科类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采用教师授课满堂灌、期末检查考课本(或讲义)的方式,尽管形式上看老师授课很认真、期末考核很公平(标准化的试卷、标准化的答案)但学生临近毕业时,其专业阅读能力和专业兴趣并没有得到明显地提高。

目前我国的研究生招生体制可分为两种形式:免试推荐入学和经过全国统一考试后入学。一般而言,由于免试推荐生的名额很少,加上各学校的免试推荐条件和程序都要求公开、公正,优中选优,因此,尽管各类学校之间也还有差别,但免试推荐生的素质整体来看,相对比较高。而经过全国统一考试进来的学生,有的专业兴趣较强,想继续从事这方面的学习和研究;有的是对原来的专业不感兴趣,想改变一下专业而考过来;有的则是毕业工作不好找,考一下研究生以便有时间再“王顾左右而言他”;还有一类是自身所处的本科院校级别较低,进校以后在辅导员老师的鼓励或激励下四年就一直盯着某校某专业的考试大纲复习考试,以便毕业后换身“马甲”。统考的学生,除了第一种外,其他的专业基础很难有明确的保证。而科学学位的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又不同,它主要是以培养学术型创新人才为宗旨,这就给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一个基础性的要求:必须从专业阅读抓起。

就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生培养来讲,对于刚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学生,导师大多都会开具一份专业阅读书单,以指导研究生的阅读,并期望通过阅读和在阅读中与导师的交流讨论来尽快地将学生带入研究性学习的状态,并进一步考察学生的研究潜质和能力。但这种方式在实行中通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其中主要的包括:研究生的阅读兴趣、如何阅读、阅读与未来论文选题的关系、阅读的正确心态、如何科学地安排阅读时间、如何做读书笔记、如何撰写读书报告。下面以社会学人类学专业为例加以详细说明。

 

一、关于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带领我们走向深层次研究最有效的老师,至今我还没有听说过哪位成功的科学家(含人文社会科学家)是被老师硬生生地逼出来的。按常理,学生报考了这个专业、这个方向、这个导师,就是对这位导师的研究方向有较大兴趣。但我国的研究生考试制度实际执行起来并不是这样。因此,对于刚进校的研究生,对于学术兴趣可能会有两种倾向:没有什么兴趣和兴趣太过宽泛、不够集中。

对于那部分没有大的学术兴趣的同学,首要任务是培养自己的研究兴趣。培养研究兴趣当然得从阅读开始。这部分同学的阅读就不建议从理论性的经典著作开始,而是从阅读问题意识强的经验研究的论文开始,逐步发掘、累积自己的研究兴趣点,再慢慢深入到本学科理论经典著作中去。

对于那些兴趣宽泛的研究生,则强调他们必须集中自己的主要精力和注意力到自己的专业阅读上来,特别是应该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阅读本学科的经典理论著作上来,为自己的专业研究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由于研究生有学制所限,一个人不管精力多么旺盛,毕竟“生也有崖”,不可能去做太多的事,所以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去实现特定的目标,达到特定的目的。因而,把自己的兴趣集中到自身所在的专业和研究方向上来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如何阅读 

如何阅读,每个人可能都会有自己的一些习惯,也不能说哪些习惯就一定好,哪些习惯就一定不好,这需要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加以摸索。一般来讲,适合你自己的阅读方式可能就是最好的阅读方式。

阅读顺序是阅读的过程中所遵循的主要进路和方式。在初期,一般由导师给出一个阅读书目,学生根据这个阅读书目展开阅读。但考虑到各个学生已有基础、兴趣和阅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阅读书目应该是随时可以调整和扩展的。遵照导师给出的阅读书目进行阅读,并在阅读中逐渐寻找到自己的阅读节奏和感觉,这对于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至关重要。但无论是怎样的阅读方式,都需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许多同学在拿到导师的阅读书目指引之后,常常不知所措,以至于可能选取相对晦涩的理论著作开始阅读。这样虽然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锻炼学生的学习毅力,但并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阅读不仅需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还需要有较好的效率。导师可以将阅读书目进行早期编排,如按照每本书所涉话题的广度、深度、方法、理论,是经验研究还是纯理论著作,是概论还是专论等等,进行分类和排序。如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基础和兴趣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并开始自己的阅读生活。例如,在社会学专业的教学中,某学生可能有较好的社会学本科基础,那么可以专题阅读马克斯·韦伯、迪尔凯姆、卡尔·马克思、帕森斯等人的著作。对于专业基础相对薄弱或欠缺的同学,则可以先行阅读如《与社会学同游》、《社会学的邀请》、《社会学的意蕴》、《社会学的想象力》等启发兴趣类的作品,然后再读一些经验研究或经由经验研究所提炼的作品,如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林耀华的《金翼》、黄树民的《林村的故事》、吴毅的《小镇喧嚣》、阎云翔的《礼物的流动》等等,这样可以在更贴近现实和生活经验的研究中找到更好的感觉,以强化兴趣,为以后阅读理论专著做好准备。

阅读有精读和泛读之分。所谓泛读,就是快速地阅读,对其中的内容、研究方法、标题、作者记住个大概,以后需要时能及时查找到就可以了。“一知半解”、“不求甚解”、“囫囵吞枣”、“一目十行”可以是这类阅读的状态。泛读的好处是可以帮助同学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快的速度熟悉整个方向和领域,还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剔除那些看似十分必要但内容并非十分精要的著述,节约同学们的时间和精力以用到精读上去。

所谓精读,就是把整篇论文或整本书仔仔细细地阅读,对于其中的有些章节和论点、方法还可反复阅读、反复揣摩和体会,然后结合已有的阅读经验进行联想和思考。有些老师在精读经典时,会带领学生(或让年级高的学生带领低年级学生)逐字逐句地读,并逐字逐句地解释含义。我一般不太赞成这样的做法,理由是这样的读法虽然可以给学生一些理解上的范例,但很容易束缚学生的思想。因为阅读本身是读者自己跟书本或当时写这本书(或这篇论文)时的作者在对话,对话的效果与学生本人的学识、学科训练、经历、生活背景、信仰、性别、年龄、社会地位、民族、国别等因素都有密切关系,这需要读者自己有一个锻炼和摸索的过程,即使学生自己感觉读不懂也没关系,任何人不能越俎代庖,否则对学生的成长不利。我给自己的研究生提的精读的原则是:作者在一本书(或一篇重要的论文)里说了什么(自己概括出来的论点或结论)?在什么背景下说的?用的是什么方法收集的资料或什么样的事实来佐证的?有什么特别突出的优点或缺点?可以给我们以什么样的启示?经常拿这几点原则来衡量,并养成阅读的习惯,这样就很容易把一本厚厚的经典书读薄(自己加以凝练);也很容易把一本薄薄的书(或论文)读厚(用自己的已有知识和掌握的社会事实加以联想和阐释)。

哪些文献要精读?哪些文献可泛读?其实并没有一个严格、固定的标准,要视个人和专业的具体情况而定。笼统地说,大致有这样几个标准:(1)与自己专业密切相关的文献要精读,专业外的可泛读;(2)专业内名家的代表性学术论著要精读,一般作者的可泛读;(3)发表在专业内公认顶级学术刊物上的文章和著名学术出版社出版的著作可精读,一般刊物上的文章和一般出版社出版的著作可泛读;(4)与自己学位论文主题密切相关的要精读,关系一般的可泛读。不过,这些标准也不可太拘泥,更不能绝对化。如名家的代表性学术著作当然要精读,但不少名家出名之后,会有很多应景性的活动,那么那些应景性文章、一般性的会议发言、随笔、杂感杂谈、游记等就只可泛读甚至没必要去读;有些文献初始时可以精读,复读时可以泛读,或者初始时可以泛读,复读时感觉有必要就精读,等等。又如,顶级学术刊物上的文章和著名出版社出版的著作也不见得篇篇部部都是满盘珠玑,一般杂志和出版社也会发表或出版一些优秀的学术论著,这就要靠你自己在导师的指导下去甄别。一般情况下,对于某个专业方向或者领域来说,核心的著作是必须精读的,只有在精读中才能深刻地体会这个方向和领域的理论脉络、研究方法和学术关怀。

至于阅读的态度,我比较赞成用挑战式方式去阅读,即不管那是多么有名的作者,或是多么有名的作品,哪怕那是你自己的导师的作品,你都须用你业已学习到的或掌握了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去衡量他的论点和论据,来批评或褒扬它。这也就是一般意义上所说的“批评式学习”。这里的“批评”并非简单的“批判”和“反对”,而是在细致地研究和理解的基础上与作者进行平等地探讨和协商——这是一种对知识和真理追求的态度,不包含强烈的情感,同样也是尽可能地去意识形态化的。长期坚持如此方式阅读,对自己的进步会非常大,因为这种挑战式学习会尽可能大地发挥你自己的潜在能量。有的同学可能会说:老师,我的水平低,实在没有办法批评它,怎么办?那就用赞美式学习法,挑出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总可以吧?这样做的效果也是一样的。

   最后,我们还要强调一下独立阅读与集体讨论之间的关系。阅读首先是个体的。阅读本身应该是个体的行为,个体面向著作本身,而不受过多的其他观点和思想的影响,特别是不应受到他人的过多影响,否则在阅读中容易丧失自己的主体性,从而导致要么替别人在读书、要么自己什么都没有读到而只是读到了别人读到的东西。受他人影响,对于处于初期阅读阶段的同学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但在训练阅读能力和阅读方法时期,独立地阅读是十分必要的。独立阅读是自己个人面对文本本身进行把握和思考,获得的是个人化的观点和体验。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集体讨论才是有效的。

在集体讨论中,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提出自己的看法,而不是重复别人的看法。集体讨论的目的,不是用来强化某种观点以形成统一的共识,而是要在讨论中充分释放多元的思想和观点,从而反思自己的阅读方法和思维方式,以充实、扩展、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学术识见。讨论在提升自己的过程中主要起帮助的作用,而不是让讨论湮没个人思考。在集体讨论中,可能会因为强势者或先学者的强势引导和同化,导致尚未形成稳定独立思考能力的阅读者模糊自我意识,并逐渐丧失个体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因此在集体讨论中,导师可以对讨论者的观点适当进行条分缕析,在讨论者的多种观点之间保持一个适度的平衡和张力,目的是帮助参与讨论者澄清自己的想法、理解他人看法的同时,保持观点的多元性,以培养同学独立的思考能力。以恰当的方式组织好集体讨论,同学之间相互批评和启发,能帮助参与者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思路,推进自己的阅读进程,提高自己的学识鉴赏能力。

 

三、平衡与论文选题的关系 

   就论文选题而言,如果不围绕着论文选题阅读,则可能导致未来论文写作成问题,但如果一开始就围绕着选题来阅读,则容易导致视野狭窄和思路单一等问题。我们认为研究生进校后,基础好的须有一年以上的集中阅读期,基础稍差或转专业的研究生可能需要的时间更长。在这阅读期内,阅读不一定完全是围绕着未来的毕业论文来进行,可以适当扩展,这对于打开研究视野十分重要。如果导师没有特定的安排,这个时期的广泛阅读,一方面能够帮助寻找属于自己的阅读感觉,形成自己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还能够在较为广泛的阅读期内找寻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在兴趣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出未来毕业论文的选题。这对于大部分刚开始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同学来讲,是极其必要的。在这个一年的阅读期结束后,应该进入到一个专题阅读阶段,那就是围绕毕业论文的方向和领域进行。

 

四、树立正确的阅读心态

   

   在阅读的进程中,心态往往是个大问题。因为受到多种现实因素的影响,许多学生比较浮躁,往往想快速地致力于在阅读中寻找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写出一两篇学术论文发表等等。这是青年人阅读和研究的动力之一,不能全然否定,现有学校的一系列相关制度设计中也有这种要求。但是,良好的阅读需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即:心平气和,不急功近利。社会学、人类学本身是与社会密切相关联的,但它同时具有科学性质。科学研究需要理性,需要奉持客观中立的价值立场。比如,对某个社会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可从自己切身感受的经验开始,但一旦进入到阅读和研究中,则不应持过于强烈的情感和偏激的态度,否则会影响阅读的效果。社会本身就是一个万花筒,“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应该尊重不同学者看问题的不同角度和不同立场。如果阅读中带着过于强烈的情绪,就会让同学们丧失理性的判断能力,对某些作者会“爱屋及乌”或“恨屋及乌”,阻碍同学们认真、客观、全面、理性地去理解作者的研究本身。不少同学甫一阅读就带有强烈的主观好恶感,自觉不自觉地开始在书中寻找可印证自己的观点之处,或者寻找作者所做的研究的各种大小问题,进而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可能会忽视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

没有一个较好的阅读心态,容易导致偏激、武断和持续性的丧失,这对于阅读,特别是对刚开始专业阅读的同学来说,是极为不利的。我们做人文社科研究的,在阅读过程中完全不持立场似乎很难做到,但把注意力放在作者的研究本身,努力去全面地理解作品的内容、隐含的意义、所处的历史背景及其面对的更为宏观的学术命题,这是研究生应该做的,也是能够做到的。增加知识、训练思维、启迪思想,要实现这些阅读的目的,就必须有一个心平气和、客观中庸的心态。在良好的心态下,阅读中才能不以情绪遮蔽理性,不以偏激代替了学术,从而也不会导致不必要的误解和不恰当的评论。对于学生来说,无论是要褒扬还是批评某一作者或者某一观点,都应该首先建立在全面详细地阅读、理性地理解和科学方法的检测之上,这样的褒扬和批评才能实在而不空泛。

 

五、如何做阅读笔记

   

   研究生不仅要阅读,还要在阅读中做好笔记,这能帮助同学记录阅读的体会和重要的文献内容,并为以后形成研究思路,撰写阅读报告和学术论文提供基础。

许多同学不喜欢做笔记,认为那是笨功夫,其理由一是自己尚年轻,能够博闻强记;二是因为现在有互联网可以帮助快速地查询。然而,光靠年轻时脑海里的博闻强记是不明智的,好记性是会随年龄、体力、精力而转移的,俗话所说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明训。至于互联网的搜索功能,当然为我们寻找资料提供了极大便利,这是我们的前辈所没有享受到的高科技福利。但是,笔记的功能并非限于寻找某条文献的出处。翔实的阅读笔记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文献库,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文献比较、梳理思路,进而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我是1979~1983年读的大学本科,那时在历史系,老师就鼓励我们做读书卡片。卡片大概是半张活页纸那么大,先把卡片的天头、地脚、左右边框流出来,把读到的著作或论文中你认为最重要和最精彩的部分原文摘录到卡片中间,在天头上给它取上名称或标题,在地脚上注明出处,如作者姓名(如果是译作,还应该有译者姓名)、书名(或论文名称)、出版社名称(或杂志名称)、出版时间和版次(杂志卷号期号)、第几页,然后把这张卡片的内容进行初步分类,把分类结果写到卡片的右上角。如内容是谈婚嫁的,归入“婚姻家庭类”;若是谈少年儿童抚育的,归入“少儿社会化”或“教育类”;若是谈宗教、巫术、迷信的,归入“宗教信仰类”等等。如果阅读有感想,就把当时的感想简洁地写在卡片的左右框边,并注明日期。等到日积月累卡片做到一定数量的时候,你把它的内容(包括你当时摘录时的想法和思考)进行归类和按类别浏览,你的许多思想火花就会不期然而然地冒出来。有的人不喜欢做卡片,认为卡片容易散佚,而是用整本的笔记本做笔记,其方法和道理与做卡片也是一样的。现在有电脑了,不用像以前做卡片那样辛苦了,在电脑上建若干个文件夹,取个标题,把摘录的内容、出处和自己当时的想法往里一放,加以保存,日后归类、整理和浏览就更为方便了。在现代高新科技日益市场化、大众化的社会里,同学们还可以使用手机、iPad之类的设备来随时记笔记和感想。如亚马逊提供的Kindle就可以在上面直接记笔记,并同步到云端,方便其他设备获取。目前还有若干软件,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组织和管理笔记,比如使用NoteExpress、Evernote等软件可以帮助阅读高效地建立文献知识库,并能方便的查找和再组织这对于阅读和撰写文章相当有帮助。现代科技的帮助,使得我们对知识的获取和管理更为方便了,但核心是有条理的建设和管理自己的知识体系,为自己的研究工作做积极的储备。

 

、如何科学地安排阅读时间

 

有不少同学反映现在研究生课程往往较多,加上各老师要求的课程作业和论文任务,导致学生忙于应付作业论文,从而花在专业阅读上的时间不足这确实是个客观的问题,但我们认为也有一个科学安排时间的问题。

一般而言,同学们安排专业阅读时间的,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将为整段的、可以连续的时间用于阅读经典文献,将较为的时间用于翻阅论文和泛读论文的篇幅一般都不长,通常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读一遍。当然,对于那些较为重要的论文,可以反复阅读和体会,将其放入到精读里面去

由于各学校的培养理念和目标不同,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会有所差异。有的学校会对政治课和外语课要求的学分多一点,有的学校会对选修课要求多一点,如要求研究生必须至少选一门跨专业甚至跨学科大类的课程等等。作为研究生,首先应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这些要求,并和课程老师积极互动,相互学习。古语云“三人行必有吾师”,何况作为一门课程开设肯定有它的道理!其次,对于课程学习和课程作业(论文)如同阅读一样,实施中也有一个“精”与“泛”的问题,作为研究生肯定不可能对所有的课程和课程论文都平均用力。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与本专业关系密切,有可能自己今后写学位论文会涉及的课程和课程论文,可多用力;对于自己兴趣不大、与专业较远、只是为完成学分而选的课程及其课程论文,可少用力,只求成绩合格即可。

作为开课老师,当然希望所有的学生对自己的课程都感兴趣,课后都用全力去阅读、去写课程论文。但若你开设的是公共课或全校的选修课,面对课堂上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时,应该放下上述那种“理想态的想法”,应根据学生们的不同需要对他们做分门别类的要求。对于有些专业的研究生只要他们来完整地听了你的课,作业显示他们听懂了,就应该给予“合格”的成绩。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也应该给老师和研究生“松松绑”,规定各专业研究生在公共课和选修课的评定中,只要成绩达到60分即可合格。这样也能促使学生把精力和时间更好地用到专业阅读和训练上去。

 

七、如何撰写读书报告

   

在阅读进程中,撰写阅读报告是检验自己阅读效果,表达阅读体会和思想的一种主要方式。

   读书报告,首先是帮助自己总结或凝练刚读的书(或文献),然后将自己的读书感受和体会整理出来,并形成文字。撰写阅读报告,开始时不受文体、文风、形式、结构的限制。写的时候,首先对阅读的内容进行简明扼要地概述,然后既可以长篇也可以简短地加以评论。一般来讲,可以对阅读材料的主要观点进行概述后提出自己的看法,即述评。实际上,对于每本书的每个章节,可能都有很多话要说。那么在阅读时候随手写下,阅读完后进行整理,将散落在各处的只言片语组织起来,有条理地连缀,并展开评论,最后再做一个总结性的评论。

撰写阅读报告,不要大量抄原书(文)的句子或段落,这不同于写书评或写论文。撰写阅读报告,最主要的是用自己的话总结作者的观点,记录自己的看法和阅读感受,不论这种感受是否客观、准确、成熟,都应自由地记录。撰写阅读报告一个重要目的是找感觉:阅读的感觉和书写的感觉。既不要想着取悦报告的阅读者,也不要想着要尽快拿去发表等其他功利的目的。因此,读书报告在某种程度上是很个性化的东西,它是帮助同学整理思路和感受、训练写作能力的过程,也是导师检测同学们阅读效果、发掘同学科研潜质和兴趣的重要途径。故此,撰写阅读报告,虽然是可以自由发挥,但忌空话连篇的宏观大论。

 

总之,专业阅读是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人文社会科学之间各学科、各专业甚至各方向、各导师之间都会有一些不同的方法和路径,很难一概而论,这里说的也只是一家之言。我们期望更多导师和学生来分享自己阅读的经验和方法,以促进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完善与发展。

 

 

(本文发表于《高校教育管理》2014年第3期第119~123页 )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240-793156.html

上一篇:如何理性、辨证地看待河南周口的“平坟”事件
下一篇:我们有缘
收藏 IP: 116.211.239.*| 热度|

2 曹聪 fumingx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9: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