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bol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ngbolu

博文

利用Google Earth判别北京沙尘暴来源 精选

已有 11831 次阅读 2015-3-28 21:13 |个人分类:地学探讨|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来源, 北京, 沙尘暴, 卫片, 韩同林

今天下午阅读了梁鹏博主的博文:

沙尘天气摆弄点儿科学——两张图告诉你北京沙尘的来源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39833&do=blog&id=877949

      一下子想起前几年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地质研究所韩同林研究员讨论北京沙尘暴的问题。于是整理思路写成此文,与地学朋友探讨。

      我认为:研究沙尘暴来源需要探讨两个问题--风向和物质成分。

      其实第一个问题很好解决,宏观上利用 Google Earth 就可判别主要来源方位,将不可能的来源排除在外。下面就利用几张卫片进行简单的科普:

      梁博主介绍了中科院研究员利用沙尘暴和可疑的”来源区“之微量元素对比的判别方法。首先得感谢杨小平研究员所做的对比研究,用微量元素和稀土配分方法将浑善达克沙地排除在外是可以理解的,但却不能因为北京的尘暴与巴丹吉林沙漠中的尘土具有一致的稀土特征就能肯定北京的尘暴一定来自于巴丹吉林沙漠。简单的分析如:也许二者具有相同的尘土来源,也许二者的物源区恰好有相似的岩石... ...

      显然,更直接和有效的判别方法是相关地点的方位和风向对比。

      首先看看浑善达克沙地和巴丹吉林沙漠各自位于北京的什么方位:

      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北京的NNW 方向,距离北京大约400千米,而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北京的NWW 方向,相距大约 1000 千米。

      然后看看这两处可能的沙尘暴来源的主要风向如何:

      显然,浑善达克假若提供尘土,也主要向赤峰和辽西方向搬运,而不向北京搬运。

      同理,巴丹吉林的尘土主要向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南部、河南、山东等地甚至太平洋中输送,至少不应该是北京地区尘暴的主要来源。

      北京春季沙尘暴天气的主要风向也是西北风,因此尘暴的主要来源就在西北方向。这就排除了处于其他方位的来源。然后再看所谓的”来源区“到底能提供什么物质。浑善达克和巴丹吉林沙漠区主要是风沙的堆积区,并非尘土的主要侵蚀区,而北京的尘暴则主要为尘土堆积,确切地说是以粘土为主并含有极细粒粉砂的沉积物。风的搬运作用主要将极其细小的粘土颗粒和细粉砂从高空携带到远方慢慢沉积,而沙漠区的各种沙丘堆积的是细砂和粗粉砂,主要以跳跃方式搬运而迁移。依此可以判断:巴丹吉林沙漠和浑善达克两地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粘土和细粉砂颗粒以便从高空向下风头搬运,而提供这些物质(粒级相当于黄土颗粒)的侵蚀区更应该是裸露的粘土露头,如农田和干盐湖等。中国地质科学院的韩同林研究员曾经进行过详细的对比,我个人认为值得参考(详见:http://www.chinavalue.net/Biz/Article/2010-7-28/192102.html)。

      我在农村生活了二十多年,而工作后也多次在荒漠区进行野外考察,经验告诉我:春天北方裸露的农田表面土壤经常被大风刮起而遭受风蚀作用,西北地区的干盐湖表面因缺水也极易遭受风蚀作用,还有很多雅丹地貌区的沉积岩因遭受风蚀作用也能提供大量的沙尘物质。

      根据这些简单的分析可以判断:北京的尘暴主要来自其西北方向,即290--320°方位的粘土岩裸露区、干盐湖区、农田等。当然,进一步的详细研究是需要的。

      这个分析提醒我们:虽然很多地球化学方法为我们提供了“高精尖”的研究手段,很多简单易行的常规手段是不能抛弃的,而且应该是首先选择的方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040-878007.html

上一篇:关于构造地质词汇“Kobergens”回答高敏老师
下一篇:考察赤峰市巴林左旗召庙景区第四纪冰川地貌(欢迎批判)
收藏 IP: 119.166.166.*| 热度|

31 梁鹏 陈小润 陈楷翰 刘光银 黄鸿新 戴德昌 吕喆 李建国 麻庭光 孟庆仁 武夷山 刘继顺 杨悦奉 赵斌 庄世宇 刘向军 杨正瓴 王洪吉 梁光河 朱晓青 董江 邓西里 杜占池 杨学祥 高敏 jzhang129 xuexiyanjiu tuner peosim farmerlin Majorit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2: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