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在我心中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健康在我心中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 教授

博文

智慧地看病是现代人必须掌握的学问

已有 7225 次阅读 2011-4-8 00:38 |个人分类:健康管理|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历史, office, style, 现代人

是人就有可能生病。病了就会感觉痛苦,就会破坏七情六欲,甚至影响活着。人类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部认识病,屈服病,征服病,应对病的历史。

 

神道医学:“听天由命”

远古时代,人类对病的认识很肤浅。生病是上天的惩罚,或者是妖魔的附体。因此,拜上天求神灵,画符驱魔就是当时治病的主要手段,由巫医来走走形式。至于能否求到神驱走魔,那是只有天晓得的事。当时,人类处于神道医学时期。病人自然只能被动地屈服于病,听天由命。

 

经验医学:“听医生为命”

2 500年前,有人开始挑战听天由命的观念。认为生病与上天和妖魔无关,是人体本身出了问题。西方有人提出“体液平衡学说。中国有人写书叫“黄帝内经” 。生病的原因,在西方认为是体液失去平衡,在中国认为是阴阳失去平衡。因此,治病就是恢复平衡。

恢复平衡,西方医生常用的手段是导泻,催吐和放血。中国医生主要的方法是中药、针灸和按摩。平衡学说比“听天由命”自然要主动高明一些,有一定用处。但是,恢复平衡的方法基本上是黑箱操作。医生对病的理解十分笼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美国开国之父华盛顿得了肺炎。当时不知道是细菌引起的。医生采用放血疗法来恢复平衡。结果华盛顿就稀里糊涂地被医生放血治死了。鲁迅小说中让病人吃人血馒头治肺结核的故事是一个“黑箱操作,稀里糊涂”治病的中国例子。那时,人类处于经验医学时期。许多病连医生都说不清道理,怎么可能要求病人主动参与治病过程?病人只能盲目地“听医生为命”。

 

生物医学:还是“听医生为命”

300多年前,西方的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后,人类对病的认识逐渐走向科学。

100多年前人类对病的认识已经建立在生物学的基础上了。威胁当时人类生存的主要疾病的原因也找到了。就是致病的细菌、病毒或者体内缺乏某种营养素

70年前,青霉素第一次用在英国的一位病人身上,效果十分好。科学发展迅猛。接下来,抗生素,疫苗,营养素和外科手术成了感染性疾病和营养缺乏的“克星”。但是,要掌握使用新药和疫苗等新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必须经过长时间正规的训练。于是,高深的医学原理成了医生们的专利。医生这个职业,也从几千年来一直是“不入三教九流的江湖郎中”,成为令人羡慕的高等职业。

由于化学和物理词汇大量进入医学,普通人很难明白诊断和治疗的奥妙。另外,许多现代诊断和治疗手段都能立竿见影,马上解决问题。因此,大多数人也就不想费事去了解其中的来龙去脉了。这时,人类处于生物医学时期。医生基本垄断了医学信息。病人没有机会,也没有愿望去参与治病过程。还是“听医生为命”。

 

大健康医学:“我的健康我来管”

60多年前,发达国家基本上控制了感染性疾病和营养缺乏之后,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慢性肺病成了威胁我们健康的四大恶魔。这类病都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光靠抗生素,疫苗,营养素和外科手术已经不够了。于是,人们开始研究和认识这些新的慢病问题。

30多年前,科学研究让我们明白,除了致病的细菌和营养素缺乏之外,心理、社会、环境因素也会使人得病,尤其是得慢病。比如说,和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的吸烟,有害地喝酒,不运动,不健康饮食等四大行为,就和四大新的健康恶魔是“难兄难弟”。

另外,随着现代医学的高度专业化,分科化和局部化,看病已经成了“双刃剑”。于是乎,地球上出现了一类以前从来没有过的病:因为看病带来的病。学术上叫做“医源性疾病”。

为什么去看病,反而有可能得新的病? 至少有三个原因。

第一,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世界上至今还没有不出错误的职业。出錯是一種人性。由于业务和医德水平不一样,不同的医生看病可能出现的错误包括开错刀,吃错药,输错液,看错病人,搞错部位等等。十多年前,美国权威的医学研究所就指出,在美国,每年估计约有410万人在医院死于医疗错误。说出来您都可能不相信,每年因为车祸、工伤 、乳腺癌和艾滋病死掉的美国人居然没有看错病死掉的美国人多。据纪小龙教授,不管在中国还是在外国,大约每3个病就有一个病可能被医生看错。

第二,               看病本身就有风险几乎所有的医疗行为都是风险和利益并存。医生做决策的根据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人与人是不一样的。张三喝1斤白酒脸不变色,李四沾1滴白酒面如桃花。这种现象医学上叫做“个体差异”。另外,医学不完全是科学。即使是科学,爱恩斯坦也说,在我人生中学到的一件事是:我们所有的科学, 对现实的测量, 是原始的和幼稚的, 但它仍然是我们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医学科学有局限性。在大多数人身上安全的输血和打疫苗,在小部分人身上可能出现意料不到的有害反应。

第三,               现代医学已经进入一个本身成为健康主要威胁的时期。我的一位老师,是一位成功的肝胆外科专家。他就说过,如果你认为切除和缝合你身体的某一部分有利于你的健康,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任何一个医生都清楚,那不过是挽救生命的一种尝试。临床上70%的胆囊结石是无症状的,医学上称为“安静的石头”,并不影响健康。但是,现在只要进医院,一般都要你去做(掉)。在一定的程度上,现代医学已经剥夺了我们掌握自己健康的权利。如果考虑到今天的医学已经商业化,背后自然有利益驱使。据《新京报》文,现在中国“心脏支架”利润可高达800%,超过了贩毒。免不了会有医生经不起诱惑,为了白花花的银子,损害我们的健康。

 

面对新的慢病,面对“双刃剑”的看病,“听天由命”和“听医生为命”都将损害我们的健康。21世纪,我们已经进入大健康医学时期。在新时期,我们需要新信息,新智慧,应对新病,适应新环境。我们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医生仅仅是帮助我们恢复,维持和促进健康的助手。“我的健康我来管。 智慧地看病是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基本健康素养。

 

 “互联网冲击了医生的主宰地位”?

互联网的出现,有力地推动了健康信息的交流和传播,很自然地满足了公众日益增加的健康信息需求。医生控制健康信息的局面在威力无比的网络冲击下,已经开始分崩离析。21世纪善于利用资源的聪明人,是懂得如何善用网络健康资源,为自己健康加分的人。

毫无疑问,健康是每个人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网络为我们提供了有史以来从来没有过的健康机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网络上的医学和健康信息,把握自己的健康命运。

当身体没病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上的健康信息,学会如何进行健康投资。当被医生诊断可能得了某种病时,我们应该知道遇病不慌。坐到电脑面前,敲敲键盘、点点鼠标,遨游互联网,查询有关这种病的信息。过去,也许是医生没有时间,或者没有能力,或者不愿意充分解释病情,我们就只能完全地被蒙在鼓里,束手无策。现在,有了网络之后。听任医生主宰一切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网络带来新问题 呼唤健康智慧  

当然,要把握自己的健康命运,也不是那么容易。以前是医学和健康信息太少,现在是医学和健康信息太多,太杂。有时真伪难分。

因为没有任何组织或机构可以控制互联网,在整体上,网络并没有一套成熟的质量监管系统。任何人都可以建网站,写博客,织围脖。自然难免良莠不齐。网上,系统的医学文献和通俗的健康读物多不胜数; 但是,鱼目混珠的和滥竽充数的也大有人在。有人居然画了一张漫画,放在网上。画中一条狗,身着白大衣,前脚拿着听诊器,神气地说,“我不是医生,我也可以在网上冒充医生”。

别忘了,我们的环境中还有网下的张悟本,李一等假医生大行其道。

显而易见,在今天,辨别知识真伪,管理健康知识比寻找知识来源,获取健康知识更重要,更紧迫。于是,在强大的知识管理需求推动下,健康管理学科和产业应运而生。

 

健康管理帮您提高健康智慧

健康管理有五个方面的内容,包生活方式管理,健康和疾病的需求管理,疾病管理,残疾管理和灾难性病伤管理。在这五个方面,健康管理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健康智慧,少走弯路。

生活方式管理:主要是帮助个人正确利用健康信息,选择最佳健康生活方式,减少健康危险因素,维护和促进健康。

健康和疾病的需求管理:主要是帮助个人正确利用健康信息,指导自己智慧地去看病,满足自己的看病需求。

疾病管理:主要是帮助个人和家庭正确利用健康信息,改善病人的健康,预防疾病恶化。

灾难性病伤管理:主要是帮助得癌和其他灾难性病伤的病人和家庭正确利用健康信息,满足病人复杂的看病需求,在临床上、经济上和心理上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残疾管理主要是帮助员工(“雇主和雇员”这个词太西化,是否去除?)正确利用健康信息,减少工作地点残疾事故的发生,尽量减少因残疾造成的劳动和生活能力下降。

可以看出,这五个方面的内容有四个方面是完全或者部分和看病有关系的。通过健康管理,将健康危险因素作为切入点,我们可以聪明地利用健康管理的知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健康智慧,胸有成竹地应对今天的看病需求。本期特别策划从理念,技能和知识三个方面为您准备了基本的智慧看病信息,希望能帮助您提高自己的健康智慧。

 

健康不但是我们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基本责任。我们有责任去掌握智慧地看病的学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8982-430699.html

上一篇:要“健康”信息,还是要健康智慧?
下一篇:性健康也要管理
收藏 IP: 221.218.68.*| 热度|

6 唐小卿 罗汉江 杨远帆 杜振亭 赵凤光 蒋永华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8: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