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胜利的编辑之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ensl Email: silei10@sina.com

博文

同行评议也有缺陷 精选

已有 9914 次阅读 2009-12-23 23:17 |个人分类:博主论著|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博主按:本文内容基于博文同行评议:想说爱你不容易删改, 已发表于《科学新闻》2009年第23]

同行评议是作者的论著、研究或思想受到同领域专家评估的过程。现今的同行评议体系由1731年Royal Society of Edinburgh出版的Medical Essays and Observations运作方式演变而来,但最早的同行评议过程记录可追溯到1665年英国皇家学会创办的皇家学会哲学会刊(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需要同行评议的理由之一是复杂的研究难以单凭个别作者或单一研究团队的力量来消灭其中的各类缺陷及瑕疵,对于新的知识或思想,某些专家能够发掘改进的机会。因此,向他人展示作品能够更容易暴露缺陷,从而获得建议及鼓励并最终得到修正。对于基金申请书和学术论文,通常还需要评估其新颖性和重要性。
同行评议的形式可分为三种:(1) 单盲评审(作者姓名对审稿人公开,但审稿人姓名不对作者公开); (2) 双盲评审(作者姓名和审稿人姓名互不公开; (3) 公开评审(作者姓名和审稿人姓名互相公开)。为确保评审的真实性,单盲评审目前使用得比较普遍。有些学术期刊通过签名形式允许审稿人选择是否匿名,有些期刊在卷终以致谢形式公开匿名或署名的审稿人。
为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越来越多的期刊采用多重评审形式:首先是编辑或编委对来稿进行初筛,有些期刊的大多数来稿在此阶段被拒(如Nature, Science的初筛率高达70%)。通过初筛的稿件再送交同行进行深度评议。
实际上,完全公正的评议结果很难达到,尤其是对于研究领域较广或交叉学科的研究,并且某些思想的重要性也许永远也得不到同行的广泛认可。尽管普遍认为同行评议对于保证学术质量是必须的,但也常受到效果差、速度慢和被误解的批评。并且,同行评议常常体面地压制“非主流”观点:评议人通常趋向于排除异己;同时,精英科学家常常更有可能被一流期刊或资助机构选择为评议人,结果是支持精英者的观点比反对者或革命性的观点更有可能得到发表或资助。
有关同行评议的缺陷及存在问题主要有:
(1) 主观性。不同审稿人对同一份稿件的判定结果有可能截然相反,因此,有时稿件能否顺利发表是取决于“运气”的。此外,编辑如果不想录用某些稿件,可以对稿件进行初审后即决定退稿,或者将稿件送交比较“苛刻”的审稿人评审, 以达到退稿的目的。
(2) 倾向性。指审稿过程中对作者的国籍、母语、性别、所属机构等方面的歧视。例如:某些欧美国家的审稿人明显倾向于优先发表本国的论文;非英语国家的作者、非知名研究机构的作者、女性作者的稿件在评审过程中很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歧视;尤其是当审稿人与作者存在竞争关系时,审稿中的倾向性(歧视)就更为明显。 
(3) 权力滥用。包括审稿人剽窃其所审稿件中的未发表成果、蓄意拖延发表与其本人具潜在竞争关系的稿件,等等。 
此外,实例研究还发现,审稿人发现稿件中缺陷的能力还远远不够。例如,Jan Hendrik Schon造假案例中有15篇论文均发表于诸如Nature, Science等一流期刊,这些论文均通过了严格的同行评议。 
针对同行评议的缺陷及存在的问题,有人建议通过采取公开评议或在互联网上预发表的形式来提高同行评议的质量,即:将稿件在类似arXiv的网站以在线形式预出版,并以此形式作为论文首发权的依据。由于评议人的抄袭和剽窃在盲审中防不胜防,因此有些期刊采用公开评审形式,并要求作者和评议人向编辑申明利益冲突问题。少数期刊甚至采用更为公开的评审模式:在网络上公开预发表的论文,并保留所有记录(包括审稿意见、读者和作者的评论、作者的原始投稿和修改稿等)。 
但在承认同行评议的可取之处、并且暂无更好方法可以取而代之的前提下,同行评议仍将会被广泛使用。
任胜利. 同行评议也有缺陷. 科学新闻. 2009, (23): 59
            PDF全文

投稿与审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8899-280939.html

上一篇:问卷调查:审稿人的行为和期望
下一篇:问卷调查:作者的图谋和期望
收藏 IP: .*| 热度|

17 杨正瓴 赵星 蒋新正 王晓峰 孟津 王桂颖 刘玉平 刘进平 王德华 梁建华 吴飞鹏 周春雷 吕喆 迟菲 贺天伟 年福忠 handsome02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2: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