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居士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艾云灿 活得明白、独到见解、与世无争、与人为善、独善其身的居士。

博文

科研十年路(10)伙伴(同舟共济)

已有 41952 次阅读 2009-10-23 18:01 |个人分类:科研十年路|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研十年路

 

科研十年路(10)伙伴(同舟共济)





 
本文(10),2005年发表于校园网。论述“土鳖”与“海龟”和谐共处的生存之道。
当年,2005年,本文发表的背景是:当时海龟给土鳖造成了巨大生存竞争压力——主要来自于政策倾斜因素造成的不公平竞争,开始有土鳖自杀。所以,有感而发为土鳖们提供自己的建议;同时,也给海龟们提醒自己的忠告。
现在,2009年,自杀的人群开始向海龟蔓延,令人悲哀。目前,虽然只有“985高校”的员工才有“资格”先品尝到什么叫“高处不胜寒”,但是很快,在盲目攀比之风盛行之下,985高校的现役员工被迫转向地方高校的时候,就是这个风气蔓延到地方高校的时候。从这个意义上讲,倾巢之下,岂有完卵?

        套用老百姓的一句俏皮话:“我先完蛋了,你还会很远吗?”

        俺不做修改,原文转载。
但愿俺在5年前的忠告,还能够给海龟和土鳖的和平共处有所启迪。中国浪费不起人才和青年生命。

 



 
2003年夏天开始(当年春天流行SARS和禽流感),中国高等学校普遍掀起了一轮新的人事制度改革浪潮。不论始作俑者的初衷如何,都不得不承认某些人的主张的确是混淆了“教育事业”与“公司企业”的根本边界,盲目追求所谓的“UP-OR-OUT”的政策导向。
随着“北有北京大学,南有中山大学”的彼此呼应推波助澜,中国高校内不断传来令人揪心的坏消息:教授和博士生们的跳楼自杀事件不断增多。一时间,校园内失去了往日的宁静,人们忧心忡忡。
当时,舆论几乎一边倒认为:“这些事件是偶然的孤立的,原因是当事人的心理脆弱......”
我认为问题不是那么简单。2005年9月24日我在中山大学校园网内部网上以“bm”网络笔名发表了2个贴子,名为“点拨几招”和“也说几点”,阐述了我对产生问题的社会背景原因的分析,并且呼吁校园内的人们应该互相关照和谐共处的生存下去。现在看来,暂且不论水平如何,谨将以下文字“原文转载”,权且算作是自己曾经积极参与重大公共事务事件的“立此存照”吧。


(一)


几年来,虽然媒体披露的事例只是少数,但是已经具有统计意义。无论是海龟还是本土学者,无论何年龄段(包括还未成为学者的学生),都有劳累过度英年早逝或自杀的许多事例。很遗憾之余,我们不能简单地归纳为是个人心理素质的差异。而应该从社会环境因素、个人发展策略方面综合考虑。


(二)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国家公派、单位公派、自费留学等条条道路通西洋。“海龟”已不再是稀缺资源。国内前二十名大学的绝大多数“教授”都应该具备了海外经历。所以很难笼统的说谁是海龟,谁不是海龟。
不过,我们同行内有一个基本判断标准:从学术本原上讲,你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学术阶梯是否踏实。
如果你是在国内以正常的晋升时间表,从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阶梯上,一路脚踏实地走过来,则你应该属于本土学者;反之,你属于空降的海龟,或者是插队串跑道的本土学者。
海龟学者的优势,在于在海外积累的SCI论文多些,善于做“项目”,而劣于做“领域”。你从帮导师做课题开始,一路走来,多年重复,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做下去,在中国体制下,你会感到有路越走越窄的忧郁。
本土学者的优势,在于艰苦环境磨练出来的隐忍,图难于易为大于细的习惯,你善于从整体把握,耐磨。劣势在于你处在边缘化状态,在中国体制下,你要与导师团队竞争学术思路,还要于海龟抗衡考核指标,所以,你囿于导师原领地,则无出路;你跳出新天地发展,则需要时间和资源原始积累。而考核指标,最终将逼得你难于招架。


(三)


所以,海龟们不要满足于一时的优势,或虚荣在资源的占有优势,而是要居安思危,学习职业学者都擅长的“领域规划”能力,使自己的路不至于越走越窄。比如招生简章上,不要出现西方那样的类似于“项目名称”的方向,而应该是国内通行的“学科专业”方向。
所以,本土学者们,不要过于计较发展新天地,在考核期内,盯住指标,该短平快就短平快。先生存,后发展。不要盲目的去跟所谓的海龟们比虚荣。要使自己的工作强度有弹性,留有余地。
所以,海龟要怜惜本土学者,不可过于放肆的增加考核指标的平均水准。本土学者要同情海龟们,因为他们也需要时间重新审视调整自己和重新学习中国的治学方略。大家彼此关照,就能“荣辱与共”、“休憩相关”的生存下去。

(四)


释放自己,就能够减少自杀事件。释放自己的心态,就是明白这样一个简单道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有没有你,单位都是要发展壮大下去的,每个人都不必太在意自己对单位发展的不可或缺性。”


(五)


我想撇开具体的人和事(补记:背景是中国科学院的29岁的正研究员跳楼),再谈谈几点。主要是讨论“教授功底”、“近亲繁殖”、“SCI好学生与学者之别”:
(1) 在社会等级中,“教授”是学术金字塔上的顶级。维护已得地位,需要相应的学历、学识、同行威望、和社会斗争手腕。如果太年轻、又没有扎实功底的人,过早侥幸挤身到塔顶,那么,在这个塔顶感到“高处不胜寒”甚至自我了断,就是必然的结局。
(2) 西方的“教授”的派头,足以鄙视中国体制下的部长。为什么?一个核心因素就是,该教授是国际学者,在一流学者队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自然有“一览众山小”的气度。
(3) 中国“教授”之所以相形见绌,甚至是不乏“猥琐”。就是因为中国体制下,绝大多数不得不靠“政治途径”、“人”和“关系”等非学术因素,来维系学术地位,当然没有底气。
(4) 如果是靠导师因素或其他非学术因素,过早晋升到塔顶,那么在一个讲究公平竞争的环境中,他/她就永远没有出头之日,甚或必然走向自杀之路,也是情理之中了。
(5) 因为只要是公平竞争的环境中,完全依赖个人的力量学术功底较量,一般有“学缘杂种优势”和“学缘近亲繁殖劣势”。试想:你提出的课题总是与你导师雷同,你还有机会吗?
(6) 如果一个单位的学术和政治制度总是鼓励“近亲繁殖”,或实质上是“逆向淘汰”机制(补记:以强调团队名义大肆留任自己学生已成为新风气),那么,整体走向死亡,也只是时间问题。
(7) 中国本土产生的学者,SCI论文数量和质量,都要明显处于劣势(原因不言之明);西方产生的学者,就不能不具备优势(原因傻子也能理解)。
(8) 在个人学术发展后劲甚至超越导师方面,中国本土学者的生存能力和拓展能力,都明显优于以海外学生经历回来就当“教授”者。
(9) 但是,可惜现行体制下,原本是处于学术发展不同阶段的人员,被人为夸大了“资源配置优势”。造成本土学者的生存危机。总体上,中国学术的发展后劲不足,缺乏国际竞争力(近年来,总量上去了,质量下来了,综合竞争指数下来了)。
(10) 如果这个死结不尽早解开,那么今后几年,进入全国性疯狂攀比考核兑现(补记:可以肯定的是,随着XX工程、XX计划的强度越来越大,原单位员工能够正常UP的是少数,被逼不得不OUT的是多数),造成成批次的教授自杀事件,就可能难以避免了——终将震撼全世界学术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8104-264519.html

上一篇:科研十年路(9)空间(凤凰涅磐)
下一篇:科研十年路(11)无题(公道人心)
收藏 IP: .*| 热度|

15 鲁雄 赵明 王德华 梁建华 吴飞鹏 黄小勇 唐小卿 陈苏华 吉宗祥 柳东阳 刘岩 魏玉保 尤明庆 bsheng zhangcz07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7: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