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探游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熊蕾 一个不懂科学,但是尊重科学的人。

博文

我们的书出版了 精选

已有 3897 次阅读 2008-6-20 06:30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现在家正泡在爱奥瓦州的洪水里的朱迪告诉我,原本准备让她的学生带一些样书过来,给我们所有的采访对象一人一本。可是洪水使她无法去取书、送书。只好等过后再给我寄来。
我答应过好几个小朋友,这个月可以给他们书的。这下牛皮吹爆了。
人算总是不如天算。
这是我们两个人做的一本书,一本关于中国新闻界的书。
英文版的书名是:China Ink: The Changing Face of Chinese Journalism
(中国墨水:中国新闻界变脸)
书的内容,是对20个中国年轻一代记者的同题采访。
我们两个人对年轻的界定是“40岁以下”。
20个记者,男女各半。
创意是两年半以前,我们在新华社附近一个小咖啡馆里聊天时产生的。
我给近30年来一直在跟踪中国新闻传播界发展变化的朱迪介绍一些新闻界后起之秀的故事。朱迪听着听着,眼睛一亮,说,咱们做一本书吧,主题就是下一代中国记者。
朱迪说,美国人一说起中国新闻,就觉得是铁板一块,控制很严。
她说,其实,他们不知道,中国有很多新闻工作者,也是在以很职业的方式从事着新闻工作的。中国的新闻,并不完全是那些美国人所想像的那个样子。
这个想法真不错。
我们觉得,如果向美国人介绍中国新闻界的现状,最好是让我们的新闻人现身说法。我们俩既没有时间去写长篇大论,那样做也吃力不讨好。
而现身说法最好的人选,还是在新时期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新闻工作者。老人的经历虽然丰富,但是我们担心会太冗长,不容易突出重点。
现身说法,不能漫无边际地说。虽然每个访谈对象经历各异,然而对一些相同的问题,他们可能会有不同的见解,这样的差异会很有意思。
我们俩当即开始拟定问题。
一共是8个问题:
你受过什么样的教育?是怎么从事新闻工作的?
从事新闻工作以来,最难忘的采访经历?
发表的报道,有哪些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怎样的影响?
你对新闻工作是怎么理解的?你认为新闻和宣传是一回事吗?
你从业以来,感觉这个行业有了哪些明显的变化?
今后5年到10年,你最希望看到这个行业的什么变化?
对正在学习新闻的在校生和准备从事新闻工作的更年轻的人,你有些什么忠告?
你认为我们还应该问你什么问题?
起初我们计划采访12个人,男女各半。
随着采访从2005年底到2006年初的顺利实施,朱迪的胃口越来越大。访谈对象一再增加,直到达到20人。
不过,由于我们精力有限,也没有什么经费,所以我们的访谈对象都集中在北京。当然,其中有些记者的报业集团总部是在外地的,这多少给了我们一点心理上的平衡。
我认为最艰苦的工作,是由我研究生的同班同学、朱迪的前老公高原完成的。那是把每个访谈对象的录音整理出来,再初翻译成英文。
高原的效率相当高。没有他的辛勤工作,这本书是出不来的哦!
然后朱迪对英文重新编排——并不是按照提问顺序。这样,每个人的故事都很精神,很好看。
之后,再把英文文本给每个访谈对象,看有无错讹。
再就是联系出版社。最后是由Rowman & Littlefield出版集团出版的。我不了解这家出版社,而且从打访谈完成之后,我也就不再操心这本书了。
朱迪却不想饶了我。她敦促我同时出一个中文版——为此,她特地跟美国的出版商谈好,不给他们中文版权!
可是我一想到要去找出版社,头皮就发大。
这本书的一个有趣之处在于,它可能在两边都不“讨好”。
看美国的出版周刊网站介绍这本书说,这本书里可能没有读者想要的“异见分子的声音”,但是这些人物都很开放,有说服力,每个人的口述历史也自有其魅力。话里的意思,好像把中国讲得“太好了”。
可是,按照国内的标准,可能有些内容,有些言谈,可能还是有些敏感。
不过,我觉得,我们的这些人物都很真实。不管这边那边怎么看,他们都在真实地生活着,工作着。
所以,这本书是关于中国新闻界的一个真实的记录。
它是我们的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7901-29713.html

上一篇:灾害之后应该如何进行心理辅导?(作者 徐浩渊)
下一篇:“记者永远不是故事的主角”——周轶君
收藏 IP: .*| 热度|

1 small03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5: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