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煤基醇醚燃料的应用和车用动力
倪维斗 2009-12-28 12:15
液体车用燃料的短缺将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瓶颈,尤其是我国汽车工业和汽车保有量近年来迅速的增长。2005年我国生产汽车570万辆,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居世界第三。2005年比2004年汽车保有量增加20%。近年来车用燃料消费量增长很快,平均约为12%,2005年全国汽油消耗是4770万吨,柴油消耗是8513万吨。在我国石油储量、产量不多 ...
个人分类: 未分类|4454 次阅读|1 个评论
控制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势在必行
倪维斗 2009-12-28 12:13
近几年来,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快速增长已引起中央政府宏观调控部门和国内外能源界的极大关注。目前国家一直在贯彻单位GDP能耗5年降低20%的方针,从这几年的实践来看,这个指标没有完成,即使完成也根本无法控制全国总消耗的增长。 在21世纪初,鼓舞人心的国家规划是到2020年GDP翻两番,能源需求翻一番,即从2000年我国总 ...
个人分类: 未分类|4049 次阅读|没有评论
因地制宜,因应用制宜,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倪维斗 2009-12-27 12:29
可再生能源的根本特点是能量密度低、随机性大、不可控因素多,和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资源分布、人口分布、人均占有量、用能形式、技术水平、社会发展阶段等有十分紧密的联系,适用的技术和所起的作用必然是各不相同。所以,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一定要从国情,从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出发,千万不能套用国外的模式。对我国 ...
个人分类: 未分类|4079 次阅读|2 个评论
全生命周期看能源问题
倪维斗 2009-12-27 11:45
动态发展过程中整体系统能源成本最低 动态发展过程中,提高单个技术效率只是狭义节能,只能解决一小部分问题 过去我国的节能工作中,片面强调提高单个技术的效率。而实际上,从整个能源系统看,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的单个技术的效率只是整个庞大产业链中某一个或几个环节的效率,是&ldq ...
个人分类: 未分类|6217 次阅读|7 个评论
倪维斗:我国节能的几个战略问题
倪维斗 2009-12-27 11:40
节能对我国而言不仅是缓解资源和环境瓶颈,更是从根本上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塑好型、奠好基,是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我国节能的特殊形势,除了各行各业尽可能采用有关技术,减少单位产出的能耗外,从宏观角度提出以下几个战略指导思想是十分重要的: 一、节能应始终从全生命周期角度看问题。 各行 ...
个人分类: 未分类|3626 次阅读|没有评论
高能耗行业危机暗涌
倪维斗 2009-12-27 11:38
目前我国的GDP总量占全世界不到5%,但耗费了全世界30%以上的钢铁、42%的铝、47%的水泥,而且增长趋势不减。钢铁、建筑、交通等高能耗行业都在疯狂地自我扩张,却看不见有力的统筹。 前一个时期,铝价约20000元/吨,利润达8000元/吨,建一个大型电解铝厂,投资两年就能收回,银行非常愿意贷款。铝生产上升这么猛,是由多 ...
个人分类: 未分类|3953 次阅读|1 个评论
倪维斗:控制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势在必行
倪维斗 2009-12-27 11:35
近几年来,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快速增长已引起中央政府宏观调控部门和国内外能源界的极大关注。目前国家一直在贯彻单位GDP能耗5年降低20%的方针,从这几年的实践来看,这个指标没有完成,即使完成也根本无法控制全国总消耗的增长。 在21世纪初,国家规划是到2020年GDP翻两番,能源需求翻一番,即从2000年我国总能耗15亿tce ...
个人分类: 未分类|3059 次阅读|没有评论
倪维斗的“争论”经
倪维斗 2009-12-27 11:29
倪维斗院士在能源界可谓是德高望重,人们熟知的多是他的一些精辟言论和观点,而这些观点往往会引发不同的争议,倪维斗说他不愿意与人争论,只是喜欢说实话而已,有些话说一遍不行,就说两遍。 倪维斗爱说实话。但他的实话却经常招来争议。 12月10日,在清华大学的一个小会议室里,倪维斗院士对《能源》 ...
个人分类: 未分类|3537 次阅读|1 个评论
倪维斗:把合适的东西放在合适的地方
倪维斗 2009-12-27 11:28
5月21日,在2006清华大学博士生专题论坛国家能源战略下的能源发展上,倪维斗院士提出,对一种能源资源,应首先从战略高度,考察其在整个能源系统的合理地位。中国需要一个整体的能源战略,必须给合适的终端用户合适的燃料,给合适的消费群体提供合适的能源服务。 中国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定位 ...
个人分类: 未分类|3388 次阅读|没有评论

本页有 1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1: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