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研究僧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qb

博文

蔡定剑先生去世后的思考

已有 3687 次阅读 2010-11-25 22:12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2010年11月22日,54岁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蔡定剑先生去世了,校园内外、各大新闻媒体、众多公共知识分子惊呼:世间再无蔡定剑!何兵称“蔡定剑教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榜样”,凤凰网称“宪政之喉蔡定剑”,南方日报称“蔡定剑留下了长长的中国梦”,济南时报称“一个理想践行者逝去”……一个并无任何行政头衔的学者,竟然获得了如此广泛的社会爱戴和尊敬。

神交蔡先生是因为他的书,在关注公众参与研究的过程中,他不可回避,从此闯入了我所关注的学者之中,后来才认识到先生不仅学问做得好,更是“行动派知识分子”。

关于蔡先生的道德文章,所了解既少且浅,当然不足以评论蔡先生,但关于蔡先生的去世则给人以更多的思考。

好像鲁迅说过,“生活太安逸了,学习和工作便会为生活所累”,虽然人性都追求自利性的享受,而且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增长也需要大家去进行正常的消费,但是作为一向承担了中国文化道统的知识分子——古代称之为“士”,是不是除了“五斗米”之外还应有更为高远的追求。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一种答案。蔡先生用自己的一生所阐释的知识分子“家国情怀”也是一种答案,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弃官志学,逆水行舟;勤奋著述,发人深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心怀苍生,仗义执言。

1840年以后甚至更早一些所开始的中国“现代化”进程,1919年前后所兴起的“西学东渐”,1978年之后的改革开放,东西方的文化思想的碰撞、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市场经济的滚滚大潮、“世界的平坦化趋势”,反躬自身,在不断追求的过程中,除了必需的物资之外,我们还应有什么样的精神追求?没有这些精神追求是否会影响强烈而又持久的富足生活与心灵宁静?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可能这些思考有很多答案或者没有答案,但这个思考的过程便具有很重要的价值。慎终追求,民德归厚,当对蔡先生盖棺定论时,他用知识与道德的力量照亮天空,启迪人心,启蒙国家,那么我们应该去选择什么样的人生。孙振耀说,我们在生前就应该思考自己的墓志铭,因为那代表你自己对完美人生的定义,我们应该尽可能在有生之年去实现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71360-387498.html

上一篇:建设行业改革的路径及其走向
下一篇:【浣溪沙——生日絮语】
收藏 IP: .*| 热度|

3 李小文 陈安 侯成亚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5: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