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与开放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enxiang 本博客的主要内容为学术出版,数字出版,和开放获取。

博文

从数字看国际学术出版的规模与垄断

已有 4866 次阅读 2011-6-23 17:06 |个人分类:数字出版|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期刊, 学术出版, 垄断, 出版商, 爱思维尔

今天看到一份资料,虽说是几年前的数据,但还是能全面地概括当今学术期刊出版产业的规模与垄断程度。

西方学术期刊的数量一直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这说明,学界对于期刊的需求——尤其是发表论文的需求有增无减。出版或者出局,学术期刊已经成为承载学术成果的最主要渠道,它的扩张与大学的扩充、研究人口的剧增密不可分。据估算,全球正式注册的——估计意思是,在知名期刊发表过文章,或者学术会议上露过脸的——职业研究者达到570万,从2003年到2008年,西方学术期刊从39565种增长至61620种。 每种期刊全年平均发文数从1972年的72篇,猛增到1995年的123篇,今天应该在150篇左右吧。文章的平均长度,2007年是1975年的1.8倍。伴随着期刊规模的增长,学术出版内容呈现剧增,文章数量越来越多,长度越来越长,但是单篇文章的引用率,乃至阅读率,越来越低。据统计,平均每个学者每年阅读的文章不足100篇。出版激增,垃圾文件丛生,大量的学术文章写出来之后,束之高阁,无人问津。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作者的意图也并非传播知识,只是为了拿到credits, 借以晋级、申请课题经费,等等。

西方学术期刊业基本上被前12家出版集团垄断,其2004年的总销售额搞到650亿美元,雇佣有25万员工。这12家集团是:Blackwell, Bertelsmann, Candover & Cinven, John Willey & Sons, McGraw-Hill, Pearson, Reed Elsevier, Srpinger, Taylor & Francis, Thomson, Wlters Kluwer, Velagstruppe George Von Holtzbrinkck GmbH. 这些赫赫有名的学术出版巨头控制了几乎60%的优质学术期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高IF期刊。 在2006年,STM出版的前10强,占据了美国期刊市场53%的收入,美国大学平均要拿出总预算的0.5%到1%来支付学术出版商,以购买日益昂贵的期刊数据库。

很多人对西方目前学术期刊出版的现状不满,包括大学、图书馆、机构出版者,还有广大学者,期刊的高昂定价已经成为限制学术传播的壁垒。而出版商的高额利润,影响了整个学术出版体系的经济资源效率。但是,很多人对于改变这一现状比较悲观。原因就是:两大基础无法撼动,一个是出版巨头的垄断权威,虽然出现过名刊名编委集体倒戈,转投开放获取的个案,但是总体来说,学界人士畏出版商如虎;另一个就是学界的“出版或出局”规则,期刊论文依然是学界所有利益的敲门砖和垫脚石。这一扭曲价值的存在,造就了一个庞大的、垄断的、乃至浪费的期刊出版体系:它不但成本高昂,而且迫使大量的学术有效时间浪费在无止境的写文、投稿、审稿、退稿、修改、再投稿的流程中。

更为重要的是,期刊出版的时间滞后,以及出版商对于内容获取的控制,让知识的开放即时传播越来越困难。

中国学术期刊正在进行改革,一方面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是否应该考虑,结合国情,走一条不同于西方的道路? 尤其是避免重复西方的错误和问题。

就像我们经济发展过程中,本可以避免汽车工业兴起带来的污染,本可以避免资源耗费型经济带来的环境破坏——这些都是西方已经证实了的错误。那么在学术期刊出版的未来体系中,能不能创建一种中国特色?至少,可以更加开放,更加O.A.一些,或者,鼓励多元竞争,避免出现由于过度垄断造成的扭曲……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3928-458446.html

上一篇:新一代电子书标准Epub3 (最终版)先睹为快
下一篇:书店倒闭潮拉开出版业大衰退的序幕
收藏 IP: 131.181.35.*| 热度|

2 任胜利 王晓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4: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