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与开放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enxiang 本博客的主要内容为学术出版,数字出版,和开放获取。

博文

数字出版是一场大忽悠吗? 精选

已有 6678 次阅读 2011-3-11 14:40 |个人分类:数字出版|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论文, 出版社, 电子书, 数字出版, 版权

前些日子,跟一些出版人交流,有人调侃道:数字出版说白了,就是一场大忽悠。无论是互联网企业、移动运营商、IT技术商,还是某些先行者,为着各种不同的自身利益,集体忽悠起一个新产业、新领域、新泡沫。
 
此言偏激,却不乏惹人深思之处,尤其对数字出版从业人员而言。
 
大忽悠之一:拔苗助长
理论上讲,中国传统出版落后于西方现代出版近百年,而数字出版给了国人一个表面上同步起跑的机会。可是,国内的产业、文化、法律与社会语境适合数字出版吗?出版社积累了足够的实力、技术与人才储备进行数字化转型了吗?国人的数字阅读习惯培育起来了吗(注意:我说的是阅读书籍和深度阅读的习惯,而不是阅读短信等碎片化信息)?国内的版权保护能够让内容提供者吃饱肚子吗?别的不说,就数字出版的阵痛而言,政策制定者能够承受实体书店和出版社倒闭,编辑失业,出版审查监管真空的社会后果吗?
考虑到这些问题,有些数字出版的模式的确是在忽悠。
不过,中国数字出版应不应该拔苗助长?应不应该以数字化来带动产业升级、文化进步,乃至社会转型呢?
 
大忽悠之二:无米之炊
无论如何天花乱坠,到目前为止,数字出版还没有形成成熟的“让广大老白百姓心甘情愿掏腰包”的商业模式。具体点说,数字出版还没有出现电影业里的冯小刚和《让子弹飞》。汉王号称百万销量,不过多数机器属于商务礼品,购买后就扔在老板办公室里睡大觉了;付费期刊阅读方面,除了IPAD的粉丝炫耀消费之外,真正大众市场的回应还有限;出版社上马的图书数据库,有多少用户只有他们自己清楚。唯一盈利的学术出版方面,也是“不得不”消费,与电影产业对比,那就是当年的包场。
连可持续性发展都没法保障,有些数字出版言论的确是在忽悠。
不过,如果能继续把老百姓都忽悠住了,也不是没有希望,呵呵!
 
大忽悠之三:杞人忧天
典型言论就是出版社倒闭论,纸质图书消亡论,实体书店破产论,换言之,数字化阅读必然取代纸本。对多数人而言,如果要仔细阅读20页以上的内容,一般都会打印出来。很多读书人的嗅觉仍然对纸本书香情有独钟。那种知识的味道仍然充满魅力。还有媒体消费的滞后性因素,数字出版如今还属于精英媒体范畴,也就是社会上的高学历、高收入、高信息素养者使用的媒体。就像当年电视、互联网开始流行时一样。对社会大众而言,其对新媒体的使用有相当大的滞后性,国内尤其如此。想想还有多少人看春节晚会就明白了,这些人就是纸本图书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里的上帝。等等……
考虑这些因素,某些杞人忧天、危言耸听的言论的确有忽悠之嫌。
不过,对于有野心的出版商而言,对于年轻一代从业人员而言,如果不想在未来成为服务于两低一高人群(低收入、低学历、高年龄)的文化工作者,那你还真得面对数字出版引发的受众转型。
 
大忽悠之四:望梅止渴
最典型的论断就是“内容为王”,内容平台双赢。这是移动运营商、互联网平台给传统出版社的最大忽悠。任何分成比例,如果没有透明的销售数据、用户资料做保障,都是空谈。打着内容为王的旗号,从内容制造者手里廉价获取内容,这是国内数字出版虚火的根本原因。出版社在这方面多数都被忽悠了。分成比例无非就是望梅止渴,想想当年出版社在版税制上跟作者玩的花样就明白了——这也许是报应?!
想到这儿,传统出版社在授权版权时的确要擦亮眼睛。
不过,“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嘛,出版社要善于谈判,尤其在销售数据的共享方面,谷歌已经打样了。数字阅读的用户数据透明在技术上、商业上和实践上是“可行的”。
 
 
数字出版本身不是大忽悠,从事数字出版的人当中有太多“大忽悠”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3928-421160.html

上一篇:IPAD2发布与苹果的造神运动
下一篇:作家联盟告百度侵权与数字时代的版权观念
收藏 IP: 123.165.79.*| 热度|

8 武夷山 熊李虎 王晓光 张春 孙学军 何学锋 吕秀齐 赵大良

发表评论 评论 (2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0: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