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讯台/科学新闻评论 Science and Media in China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hujun 一位科学记者的观察

博文

论文涉嫌抄袭者范维澄院士为何入选“学位智囊团” 精选

已有 15694 次阅读 2009-2-21 23:23 |个人分类:评论随笔|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Fire Safety Journal》杂志的主编声明 @科学公社/ScienceComm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近日公布了新一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名单,中国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维澄名列其中。

这个消息令人感到困惑。根据中国工程院2007年4月的一份内部通报,范维澄在学术道德和学风方面疏于自律,对一起论文抄袭事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样一位在学术道德上存在问题的教授,怎么能入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呢?

范维澄是中国科技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科技部“十一五”公共安全领域科技发展规划专家组组长。范还担任过中国科技大学的副校长、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火灾动力学演化与防治基础”项目首席科学家。

范维澄的校友、新语丝网站创办人方舟子曾有评论:“剽窃论文发表前,范维澄院士已在973课题中期总结报告中将剽窃论文的内容作为成果上报,在论文发表后,他又在综述中引用剽窃论文,因此可以认定范维澄院士不可能是被其博士生冒用了名义,而是事先参与、事后认可了剽窃行为。对这样的行为,仅仅给予通报批评,显然是太轻了。”

遗憾的是,中国工程院对范维澄的处理,仅限于内部通报。而范维澄所在的中国科技大学,更是未对此事件做出公开处理。

如今,范维澄入选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这会给中国的研究生们传递什么信号?

另据媒体报道,中国工程院表示将调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研究员、浙江大学药学院院长李连达署名论文被指造假的事件。但愿这次中国工程院可以公布其调查和处理结果。尤其重要的是,作为直接当事方的中国中医研究院和浙江大学,也要拿出令人信服的调查和处理结果。

@科学公社/ScienceComm


附:中国工程院关于与范维澄院士有关的“论文事件”的通报

(来源为新语丝网站)


全体院士:

  2006年11月,工程院收到有关范维澄院士等人的论文存在科学道德问题的材料,院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对此十分重视,与范维澄院士多次进行了联系。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组织有关院士对“论文事件”调查了解并提出了处理建议。2007年2月院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收到了中国科技大学反馈的对“论文事件”的处理意见。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道德行为准则》的规定,2007年2月28日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召开了专门会议,对“论文事件”的性质进行了认定,并提出了处理建议。根据院常务会意见,报经4月2日主席团会议审定,决定通报全体院士。

  关于范维澄院士“论文事件”的基本事实如下:

  1、前后3此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1)陈晓军、杨立中、邓志华、范维澄四人在2005年第40卷《Fire Safety Journal》杂志上(pp.267-281)发表了题为《A Multi-Layer Zone Model for Predicting Fire Behavior in a Fire Room》的文章。该文中许多内容与日本学者Suzuki等人在2002年举行的第7届国际火灾会议上发表的题为《A Multi-Layer Zone Model for Predicting Fire Behavior in a Single Room》的文章雷同,甚至整段照抄。

  (2) 2004年第14卷第6期《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pp.536-540)发表了一篇陈晓军、杨立中、邓志华、范维澄四人撰写的题为《A Multi-Layer Zone Model for Predicting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a Fire
Room》的文章。该文主体内容与Suzuki论文基本相同,对Suzuki等人的文章进行了大量抄袭,并且完全没有提及和引用Suzuki等人的工作。

  (3) 2004年第10卷第6期《燃烧科学与技术》杂志上(pp.544-548)发表了陈晓军、杨立中、邓志华、范维澄四人撰写的题为《预测单个火灾房间温度场分布的多层次区域模型》的文章。该文主体内容与Suzuki论文基本相同。

  上述的三篇论文都有明显的抄袭,已构成剽窃。范维澄院士的在职研究生陈晓军是前述三篇文章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陈晓军称其“冒用其他三位作者的名义进行投稿”。

  2、2005年上半年,当范维澄院士了解到陈晓军等于2004年在《自然科学进展》和《燃烧科学与技术》上发表了两篇关于多层区域模型的文章,并存在一稿多投的现象,而且署了他的名时,他没有及时采取任何措施纠正。

  3、2005年6月底,当范维澄院士收到《火灾安全期刊》主编Dougal Drysdale的信,得知陈晓军发表的有他署名的论文,并了解到此论文受到原作者Suzuki的质疑以及得知2006年3月《火灾安全期刊》主编发表了针对该论文的主编声明后,他没有以任何形式公开声明他的名字是被冒用,也没有撤回论文或取消自己的署名。

  4、2006年1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发表了范维澄等撰写的题为《中国火灾科学基础研究进展与展望》的综述性论文时,在已知上述文章受到剽窃质疑的情况下,仍正面引用了上述这些这些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论文。

  5、2004年6月10日,范维澄院士作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一个项目和课题的负责人,在课题中期总结报告中,将上述的模型作为研究工作的8个主要进展的第3条,上报科技部。

  以上事实说明,范维澄院士在学术道德和学风方面疏于自律,对“论文事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主席团决定对范维澄院士在全院通报批评。

  范维澄院士本人对“论文事件”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3月26日,范维澄院士向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和能源与矿业工程部写了“我对陈晓军等论文事件的反思与检讨”,对自己错误的认识有所提高。院主席团诚恳地希望范维澄院士本人对事件性质和自己的责任进一步提高认识。

  中国工程院一贯高度重视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全体院士要以此事为鉴,吸取教训,在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方面率先垂范,严于自律,并加强对助手和学生的科学道德及学风的教育。

中国工程院
2007年4月11日




学术不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8-216473.html

上一篇:U.S. FDA Denies It Approved Mengniu Additive
下一篇:拉票喽!SEE·TNC生态奖网络投票
收藏 IP: .*| 热度|

7 李侠 薛长国 刘全慧 孙学军 曹聪 梁建华 gongyu382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5: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