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谁没有年青过,谁又不会老去?可是愤怒的却往往是年青人,此所谓“愤青”是也?也许,在困难的时候,想着自己还年轻,就会有一种力量。只是为什么我们总是要依靠这种力量,去激发一种“生存”的勇气,而不是“成长”的愉悦?这是个人的责任,还是生长环境使之然,有没有第三种可能?
2、不能因为要防备坏的情况发生,就连好的可能性也一并扼杀。制度是让阳光普照天下,人心要让温暖走进万家。
3、让每个人都能够是其所是,让每个人都能够活得有尊严,让每个人都有一个幸福的共同体,这是大学的自我主张,还是民族国家乃至全球的“普世宣言”?这个有可能么?
4、破除二元对立,寻求互相理解,一起走进生活。这是有可能的。因为,有“论坛”这样的公共领域的存在,我相信,更是一切皆有可能。
5、我唱的是高调,说的是理想,希望的是这样。但实际上,对一个利益主体唱高调、说理想、讲希望,是不合适的。谨记,谨记!
2011年6月21日于北京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1-1-27 07: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