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故事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gmxxl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学原理

博文

在线教育的灵魂是类实体化

已有 3815 次阅读 2016-2-6 15:32 |个人分类: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在线教育, 类实体化

自2012年以来,由于MOOC的发展,高校对在线教育投入了更多的热情。实事求是地讲,在线教育发展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全世界目前有4000个知名MOOC平台。包括Coursera、EDX和中国的清华学堂在线、上海交大推出了好大学在线等。在中国,2015年7月1日,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提出了“互联网+”十一项重点行动计划。针对教育领域,该文件提出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教育部发布《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等文件。这些文件有很多亮点与突破:一是提出在线开放课程“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建设原则;二是建设一批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为代表、课程应用与教学服务相融通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三是认定一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7年前认定1000余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到2020年,认定3000余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四是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五是促进在线开放课程市场化应用;六是破除高校身份壁垒,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创新。针对这样的国际国内形势,可以说,“互联网+高等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生存方式和竞争平台。

在这种浪潮中,不仅是普通高等教热衷于在线教育,抢占高等教育优质资源与生源,成人高等教育也把在线教育作为了救命稻草。事实上,我国发展在线教育也走过了近二十年的历程。高校远程教育就是一个在线教育活生生的实例。但反思这些年在线教育,特别是成人学历在线教育的发展,我们会发现,在中国在线教育设计中,总是想法设法简化在线教育过程,以求节约成本,易于学生毕业,对于人才培养的质量则较少关注。

而在线教育的本体意义上,是利用“互联网+”促进教育公平,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进而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可以说,自其发生发达过程中,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虚拟空间“类实体化”就是其本质要义。即让任何一个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空间获得与教学所在地同样的教育教学效果。面对MOOC低得可怜的通过率,MOOC没有退却,而是想方设法把类实体化做得扎实。如网上视频互动,网上视频讨论,网上视频答疑,网上自习室,网上签到等,无一不是把实体的课堂作为虚拟学习空间的设计参照物。那么,问题是为何MOOC的完成率却如此之低呢?最大问题不是MOOC本身,而是MOOC的受众细分出了问题。即我们的MOOC,我们的在线课程是为谁服务的,如何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这成为今后在线教育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对成人高等教育来讲,发展在线教育,必须牢记的是服务对象的特征。那么,成人高等教育服务对象有什么特征呢?我们没有进行大数据的分析,只是一些小数据的积累,可以基本发现成人高等教育服务对象具有如下特征:学历补偿虽然意义重大,但更重视职业能力和职业发展潜力的培养;虽然愿意学习,但学习的时间与精力均出现了碎片化的特征;虽然错过了普教机会,但仍希望得到大学的认可,希望有归属感。基于此,我们在进行成人高等教育在线教育设计时,就应该注重私人定制、泛在学习、全息化学习的设计与生成。私人定制化成人高等教育有没有实现可能呢?我们认为完全可以。因为互联网为我们实现这种教育方式提供了可能。通过互联网技术,我们可以提供更多的机会、更多的课程、更多的教师为学生服务,而这种服务本身对成本的增加并不显著。而泛在学习,在互联网技术之上,移动学习更成为一种日常学习方式。只要我们在课程呈现上注重微课化、碎片化即可。全息化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要求。它要求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教学服务,如师资队伍的多样化;课程体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服务的多样化等。综合一句话,互联网技术已经创造了一种可能,即学生可以获得他所需要的任何一种学习上的服务要求。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436-954845.html

上一篇:教育第三方评价:不能沦为逗你玩
下一篇:高校在线教育资源建设的策略选择
收藏 IP: 123.160.94.*| 热度|

2 武夷山 王林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0: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