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故事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gmxxl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学原理

博文

“学术委员会”如何才能不是大学治理结构中的“白手套”?

已有 7567 次阅读 2013-11-19 09:20 |个人分类:大学边界与治理|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学术委员会, 学术权力, 大学治理

——中国大学治理模式演进关注之四

题记:伴随着以下法律的实施或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修改建议稿)》(2013年发布)、《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2012年实施)、《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2012年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2012年文件)、《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征求意见稿)》(2013年发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2010年实施)、《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2010年修订),中国校进入了一个相对法制化的时期,这也标志着中国大学治理模式逐渐成形。通过学习以上“规定”,有了一些感悟,拿出来与博友交流,希望得到批评与建议。

 

学术委员会职能发挥如何是判断一所大学治理结构是否科学的关键指标之一。因之,学术委员会科学设置、职能划分、议事规程、人员组成等成为各大学完善治理结构的一个主要举措。教育部在2013年10月发布了《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程》),希望冀此来具体指导各高校学术委员会的设置问题。从《规程》内容来看,该规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从实践上看,该《规程》并没有重大突破,或者说甚至不如一些高校学术委员会章程来得彻底。在一定意义上讲,如果一所高校完全以此为指导来设计学术委员会,那么,学术委员会仍然摆脱不了其大学治理结构的“白手套”品性。

从大学治理的角度上,设置学术委员会主要是实施、实现教授治学,让大学重回其学术本性,继而实现大学的追求真理、学术自由、学术自主的本质要求。在目前中国高校中,设置学术委员会的关键是科学地设置大学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边界。只有边界设置科学合理,学术委员会才会有真正的、切实的权力,才能完全自主地主持学术的学术事务。这需要从学术委员会人员主体、活动内容、活动关系、制度机制等方面进行科学设置。从目前《规程》看,尚不具备这方面的科学指导性。

从人员上讲,《规程》规定虽然很具体,很符合学术性,也有学术性,但实质上讲,如此规定,最终学术委员会仍可能是一个行政机构,或者说是行政权力的“白手套”。《规程》第5条规定:“学术委员会委员由学校不同学科、专业的教授(含副教授)和其他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组成,人数应为不低于15人的奇数。其中,担任学校及相关职能部门行政领导职务的委员,不得超过委员总人数的1/3;不担任党政领导职务及院系负责人的专任教授,不得少于委员总人数的1/3”。第11条规定:“主任委员可以由校长或者主管副校长兼任,也可以由校长提名,全体委员投票选举产生。学术委员会应当设立或者指定专门机构作为秘书处,负责处理学术委员会的日常事务”。有了这两条,其它所有的文字基本都成了废话。试想一个校长主导的学术委员会,其日常办事机构是科技处,一学期开一次会,这样的机构由谁来主导呢?在目前高校治理结构中,就算学术委员会中普通教授超过三分之二,也没有用。校长与其中的党政领导足可以左右学术委员会的议程与方向。学术委员会一定会成为校长与科技处的附庸。其次,从学术委员会活动内容上讲,虽然《规定》第2条规定“学术委员会是高等学校的最高学术机构”。具体讲来,学术委员会具有决策、资政、咨询三大活动范围。但真正完全由学术委员会决定的事并不多,或者说关键的学术事务并不由学术委员会决策。其决策的事务主要是学术评价,但其中的人才引进它不可能有决定权;其资政的事务主要是学科专业设置、学术发展规划等,这些事务由学术委员会先行研究,报校长办公会或党委会决策;其咨询的事务主要是学校重大决策、学校预算等重大事务。这些规定,虽然看着好看,但实际上是空话,大多是一种“白手套”性质的任务。即感觉像学术委员会在工作,实际上运行的是“白手套”内的行政权力。

那么,学术委员会如何摆脱“白手套”的命运呢?这应该从理念、机构设置、制度建设、文化氛围等方面入手。学术委员会设置需要什么样的理念呢?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实权”与“独立”。即学术委员会是学校治理结构中独立的一个机构,享有独特的权力与功能。当下,这种理念受治于学校党政一把手的办学理念,他们是否愿意把学术事务放权给学术机构去办是根本。只有学校党政一把手有决心、有信心、有恒心地放手把学术事务交由学术委员会独立去办,学术委员会才可能摆脱“白手套”的命运。在机构设置方面,同样关键。学术委员会应该有一个学术工作系统,它应该有自己独立的人事工作委员会、科研工作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学位工作委员会等。同时,它应在学校二级学院设置教授委员会,作为其直属的、业务指导部门。在机构人员也应该以没有行政职务的教授为主,其主任委员应该由选举产生,校级领导不宜兼任主任。在制度机制方面,关键是建立一人一票制度,每票权力平等;建立会议公开制度,会议要向全校师生公开,会议资料提前发给应到会人员;每学期会议不少于3次,如果每学期只开会议1次,很容易轮为形式。在文化氛围方面,全校要营造气氛,努力形成大学学术至上,学术自由的共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436-742949.html

上一篇:中国大学治理模式的出路
下一篇:“去行政化”不等于“去官化”
收藏 IP: 222.88.24.*| 热度|

16 许培扬 李学宽 韦玉程 吴桂生 黄育和 陈冬生 林中祥 徐耀 薛宇 徐明昆 刘立 王启云 biofans PhysicsEssays zhouguanghui uneyecat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2: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