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故事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gmxxl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学原理

博文

实实在在做好教学工作:德国大学质量保障的法宝 精选

已有 10348 次阅读 2013-10-18 09:14 |个人分类:国外高等教育|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德国大学教学, 教授上课

——德国高等教育发展分析之九

题记:在对德国高等教育进行为期20天的考察以后,有了一些思考与思想。但委实拿不准这些思考与思想是否反映了实际,请在德学者、学生给予批评指正。本人将十分感谢。

 

德国大学历来具有重视教学模式创新,重视教学过程质量保障的传统。在历史上,德国人利奥波德·冯·兰克(1795—1886)首创的Seminar(习明纳),曾培养出了包括魏茨(Georg Waitz),吉泽布雷希特(Wilhelm von Giesebrecht)和聚贝尔(Heinrich)等大批历史学家。在洪堡思想“大学教学与研究相统一”思想引领下,这种以研究探讨为主的教学方法曾引领世界大学的教学改革,并伴随着德国大学的强大而影响了整个世界。今天的德国大学,面对欧洲一体化的趋势,伴随着博洛尼亚进程的推进,也在着力进行着教学改革。这些教学方面的改革包括:改革学位项目;改革教学范式,将学习计划板块化,专注于学习成果及能力;引入欧洲学分互认体系及文凭;完善质量管理,使用新的质量保证体系;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潜力等。

在教学方面的具体举措还有:(1)教授上课:在德国大学中,教授以教学为主,科研为辅。上课是教授的天职。德国综合性大学,教授每周要上8-9节课。而在应用技术大学中,教授每周要上18节课。在应用技术大学里上课的全部是教授,综合性大学里上课的教授占全部上课教师人数的20%。(2)教学自由:教授上什么,如何上,有充分自由。德国大学教授一般都是一个以教授为CEO的团队,享有充分的自由和自主权。所有教授都享有公务员待遇,且是终身制的。(3)国际化:它有两个方面含义,一是学生与教师组成的国际化,特别是学生的国际化在德国大学表现突出,德国大学外国留学生平均占比在12%左右。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如魏恩施蒂芬应用技术大学,施韦因富特应用技术大学等,都把吸引国际学生当成一项学校政策。综合性大学则一般有较高比例的外部学生。如亚琛工业大学,中国学生就用2000余名;乌尔姆大学也有12%的外国留学生。二是鼓励学生游学,希望自己的学生至少有一学期到德国以外的大学去上学。(4)严控质量,毕业率低。德国公立大学6学期以后的毕业率只有40%,大部分学生不能按期毕业。当然私立大学则有较高的毕业率,如欧福应用技术大学毕业率高达99%。(5)严格的实践教学。综合大学教授一般都在德国研究所里有兼职,它既是教授研究大项目、基础研究的平台,也是学生联系实践的纽带。在应用技术大学,则对实践环节有具体的规定。首先,进入应用技术大学的学生,一般都已经有了在企业工作15个月以上的实践经历。其次,进入应用技术大学后,它们也会接触企业的实际应用项目。因为应用技术大学与企业科研合作是很多的。同时,应用技术大学的一些专业,则有具体实践规定。如在魏恩施蒂芬应用技术大学,有8个专业规定其教学中40%的部分是实践性的;学生要有1个学期在企业实习;学生学士论文与企业合作完成等。

参观考察中,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虽然德国大学受各种项目的诱导重视科研工作,但大学特别是教授对教学工作还是十分重视的。这可以从其小班上课、教授上课时数、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等方面表现出来。另外,在教学方面,十分重视教授的作用,教授给学生上课是学校制度的基本规定。第三,在教学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企业、与科研院所结成了育人的牢固关系。学生可以真正从企业中学到企业的先进技术,同时了解企业最新的需求。学生也可以在科研院所中,得到基本学术素养的训练,接触最前沿的理论研究。在这些方面,我国各大学也有具体的制定规定,但这些规定只是纸上谈兵。我国大学尚没有与企业和科研院所结成人才培养特别是本科生培养的教育联盟。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方面应该努力去改进的地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436-733874.html

上一篇:世上最为严格的德国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制度
下一篇:以生为本的德国大学学生事务管理
收藏 IP: 123.15.50.*| 热度|

9 王涛 王国强 苏德辰 褚昭明 陈小润 刘智 魏国 胡瑞祥 yxh316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6: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