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故事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gmxxl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学原理

博文

科学院的“大学化”与大学的“科学院化”

已有 6889 次阅读 2011-5-24 09:25 |个人分类:教育杂谈|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大学, 科学院

    虽然很多国家都有“国家科学院”,但各国科学院的性质、职能却是大不相同的。主要的模式有三种,一种是以前苏联为代表的科学院模式,这种模式的突出的特征是国家科学院是政府的一个科研机构,科学院具有政府部门属性;第二种则以美国为代表的科学院模式,它属于民间的、非官方的,科学院只是一个学术性机构;第三种则以英国为代表的国家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模式,它是独立的法人机构,既与政府有密切的联系,又有自己完全独立的自主权。中国科学院的设立应该讲是学习前苏联的产物,中国科学院是政府的一个部门,是“国家科学技术方面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三种模式很难说孰优孰劣,关键是看其具体的运行机制与运行制度。但中国科学院与其它几种模式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中国科学院有研究生培养职能,也正是这种职能使中国科学院与大学之间存在严重的功能交叉。

    在中国科学院的早期,科研院的主要职能是基础研究、国家重大科技问题的攻关。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科学院的“大学化”趋势明显。即便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被教育部收编后,中国科学院仍有“培养人才”的职能。中国科学院有自己独立的研究生院,其授予的博士学位的学科专业基本覆盖了理科所有的学科领域,同时还具有相当数量的工程技术学科和人文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点。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学校”,它以中国科学院分布在全国20余个省(市)的100余个研究所为依托,以设在北京的研究生院本部为主体,以分布在上海、成都、武汉、广州、兰州5个研究生教育基地为延伸,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研究生教育网络。可以说,中国科学院在国家基础研究、重大国家科研攻关项目研究、科研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与大学已没有本质区别。现在的中国科学院与大学的唯一区别是中国科学院没有本科生教育。

    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化的同时,中国大学也在逐步“科学院化”。建国初期,大学科研处于中国科研的边缘状态,既没有纳入国家计划,也没有专门经费和科研编制。直到1963年,形势有所好转,但十年动乱又使大学科研陷人瘫痪。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开始承认、明确大学的科研职能,确立重点大学“两个中心”的建设任务,使大学科研重获生机。随着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实施,大学科研的春天才算正式到来,大学的“科学院化”趋势也就日益明显。如今大学的科研成为大学校长最为关注的事情,大学校长、大学教师对科研的关注、投入超过了对教学的投入,大学教学正在式微,正在被边缘化。现在的大学特别是“985工程大学”在国家基础研究、重大国家科研项目攻关方面与中国科学院已没有太多的区别。

    科学院的大学化与大学的科学院化是两者机构边界不清的表现,它既可能造成人员的浪费,也可能造成恶性竞争。它既不利于重要项目、重大基础研究的突破,也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在这方面万维瓦尔•布什(Vannevar Bush)的早期建议很值得我们思考与反思。在布什领衔起草的总统报告《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Science The Endless Frontier)一书中,布什认为开展基础科研最佳的地方是学院、大学和一些由捐款建立的研究机构,他主张国家不要单独建立研究机构,而是让科学家在他原来的机构中开展科学研究,创造知识,发现和培养人才,持续探索“无边的前沿”。面对今天中国科学院“大学化”、中国大学“科学院化”的态势,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科学院与大学的边界,用中国人特有的智慧科学设计二者的边界,使二者既有职能上的明确分工,又有跨越边界的学研结合。



科网博主建言中科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436-447355.html

上一篇:一流大学建设重在“三个一流”培育
下一篇:我们为什么身不由己?
收藏 IP: 123.15.50.*| 热度|

20 武京治 王随继 刘立 左正伟 孙艳红 李学宽 肖重发 徐明昆 徐耀 梁进 谢鑫 武夷山 张鹏举 曹聪 杨秀海 陈龙珠 赵大良 梁智鹏 赵凤光 mbb

发表评论 评论 (3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0: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