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故事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gmxxl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学原理

博文

教授无办公室,后果很严重 精选

已有 11673 次阅读 2011-3-25 10:12 |个人分类:大学之道|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办公室, 大学教授, 教学条件

  因为一个偶然的事件,我于2011-03-04在科学网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大学教授该不该有自己的独立研究室(办公室、实验室)?”的博文。出乎我的预料,此博文引起博友的广泛注意。博友的留言,及留言背后承载的愤怒、无奈、消沉、忠诚、可怜等心境引起我进一步的深思。教授有无办公室这一问题,看似一个小问题,可背后却影响着大学的人才培养和大师生产,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讲,这一问题影响着大学的办学根基。

  从留言看,教授没有办公室在中国大学中是常态,结果可能远高于我原来的初步调查。一些大学,甚至是排名中国大学前十的大学,教授都没有独立的办公室。这些教授会见学生的地点让人心酸和难过。简录几个博友的留言:① “我会见研究生、本科毕业生或导师制大二大三的学生,一般是找个教室,很多时候要找好几层楼才能找到一个空教室。多次教代会提出的议案,都得不到解决,学校领导一句话:没有!一个小小的科员都有办公室,即是刚毕业的学生在行政部门都有办公的地方,而确定大学教授没有!”②“我在学校的林荫道会见学生。”③“我们校长新上任曾许诺我们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办公室,现在,最大的新楼建起了了,据说是国内高校最大的‘行政楼’;教授要想有办公室,要交房租、水电费,还没有空房子给你租呢!”④“我这个南京大学的教授甚至连一个独立的办公桌都没有!见学生只能去咖啡馆(当然是自掏腰包)。”⑤“希望有一个9平米的空间就开心了。”……还有很多辛酸的话语,真切反应了中国教授们的生存状态。

 试想一下,如果教授会见学生要在学校的林荫道上、无人的教室里、校外的咖啡屋,有多少教授还热衷于与学生会见呢?而世界一流大学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师生的互动。见不到教师的学生,特别是见不到名师、大师的学生是成不了创新人才的。师生交流的频度、深度、广度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特别是影响创新人才的培养。目前我国大学师生比已经达到118左右,远高于国外大学18左右的师生比。师生交流已经是我国大学人才培养中的一个软肋,如果教授们再没有与学生交流的积极性,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永远成为一个问题,“钱学森之问”或成无解。由此观之,教授没有办公室的后果可能很严重。

 大学应该以教学为本,以培养人才为本,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教授没有办公室,初看只是“小事一桩”,但它却影响着教授的心态,影响着教授的行为。有些博友自称教授就是机器:“在大学,老师是学校这个大工厂的生产机器,机器要时常保持临战状态,还得自动更新,否则会被无情淘汰。”有些教授则采取了逃离教学、逃离学校的办法,出现了教授不愿去学校,不愿意上课,在外赚“外快”、混日子的情况:“我有课才去学校,上完就走,因为没地方呆啊,不如回家做做家务,炒炒股票!”“我现在在大学里,就只能是混混上课而已,把大部分时间放在学校外的事情上”。教授没有办公室,虽是小事,其影响却是深远。在这样的大学中,教授没有了上课、教学和育人的激情与动力。教师没有思考的时间、没有宁静自由的学术环境,就出不了大的成果,也成不了大师。“大学”无大师则难被称之为“大学”,教授远离学生、远离学校是对大学根基的动摇。从这些教授的反应来看,教授办公室的缺失已经影响了大学的大师生产,影响了大学的根基。

教授没有办公室同时在影响着大学的和谐与稳定。有教授说:“机关的办公室越来越宽敞明亮,形成人员的工资福利越来越好;教授算啥玩意儿?小办事员都可以像打发叫花子一样把教授打发了!这是绝大多数高校的现状!”有博友留言:“校长和处长都有(办公室),因为它们是领导,教授是教书的,不用自己的办公室。”“中国大学除了领导都叫职工或群众.”“中国大学里,处长们是带领教授为校长搬凳子的!!”大学中行政人员和学术人员之间的张力已经接近极限,如果没有合理的渲泄办法,教授奉献教学、育人、学术研究等方面的激情必将受挫。而学术人员与行政人员,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紧张、张力过大,则必将影响整个大学的生态环境,进而影响大学的根基。

 总而言之,教授没有办公室虽是小事,但却直接影响着大学的人才培养、大师生产和大学的和谐,并终将影响大学发展的根基。

 

本文载《科技日报》2011-03-25,此为原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436-426114.html

上一篇:欧美国家发展继续教育的基本经验
下一篇:学术委员会的性质不会因人员比例变化而变化
收藏 IP: 123.15.50.*| 热度|

78 陈龙珠 王进 肖重发 张亮生 武京治 蒋敏强 梁建华 许培扬 林中祥 黄合来 杨正瓴 马红孺 黄华军 张焱 王涛 刘晓松 郭保华 何佳讯 吕喆 王应宽 张伟 李学宽 姜洪洲 佟冬 李志俊 谢鑫 于锋 徐耀 鲁雄 刘凡丰 牛丕业 唐小卿 何士刚 曹小晶 龙小琴 茹永新 刘世林 王春艳 曹俊兴 武夷山 赵凤光 罗帆 翟远征 陈苏华 王启云 刘立 曹雁冰 杨远帆 刘艳红 史晓雷 胡宝群 黄莹 刘晓瑭 卢伟东 李侠 王永林 毛宁波 侯成亚 吉宗祥 毛培宏 徐长庆 吴怡 胡锋 鲍永利 禹荣明 丁邦平 ahsys liuzhan001st clz1989 hangzhou zzjtcm mqp tanzhjin huiee dulizhi95 fructose yushudaizi daxuyu100

发表评论 评论 (9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2: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