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故事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gmxxl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学原理

博文

“大学乃‘大青椒’之谓也”

已有 4644 次阅读 2010-12-24 10:51 |个人分类:教育杂谈|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青椒, 梅贻琦, 教师发展

我一直认为,梅贻琦校长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是一句名言,而不是真理。梅校长这句名言有其适应的条件,适应的大学。这句话并不是放之所有大学而皆准的名言。它适应的大学应该是研究型大学,它适应的条件应该是大师云集。对一般大学,或者大学中只有一、二个大师的情况,这句话并不可靠。反而我认为“大学乃‘大青椒’之谓也”更具真理性。

“青椒”是高校青年教师(45岁以下高校教师)的俗称,或说是网络称呼。本文中的“大青椒”中的“大”有质和量两个方面的规定性。从质上讲,此处的“大”的含义是“卓越”;从量上讲,此处的“大”的含义是“大批”。“大青椒”一是指青年教师人数众多,二是指出色的、卓越的青年教师人数众多。我们可以说,一所拥有人数众多卓越青年教师的大学,方可以是真大学,也是有生命力的大学。

对一般大学,它并不一定需要大师,有了大师它也不一定能用得好。但任何大学都需要大批的卓越青年教师。按百度百科的解释:“大师,指在某一领域有突出成就、并且在其他领域都有相当成就的人,大家公认并且德高望重的人。大师,重要在于在其他方面亦有突出成就,不限于某一方面!而专家一般限于某一领域”!在一般大学,这类的“大师”不可能多,就算有一、二个,也成不了事,也不会成事。恰如现在的一般大学中,也会聘一、二个挂名的“院士”,这些挂名的院士,一年在学校待的时间不超过1个月,他能有什么作为?只是彼此利用罢了。

即便是一所大学聘来全职的大师,它的作用也不会表现出来。一是他研究的东西,这所大学里没有几个人可以研究的了,大师形成不了团队。再就是,个别大师在一所大学中也形不成气候,因为大师一定是在大师云集的地方才能成气候,这是由大师成长的生态决定了的。再说,中国有大师的大学真得不多。说“大学,乃大师之谓也”无异于说中国没有大学,或者说,中国可以称得上“大学”的大学少得可怜。

但不管什么类别的大学,它一定需要大批青椒,它也一定有大批青椒。大师成长的生态,大学发展的规律要求,大学中更应该重视的是青椒。这其中的缘由,一是由人才成长的规律决定的。研究表明,在自然科学中,人们取得成果、创新能力最佳的时间是35岁左右,人文社会科学的年龄可延长至50岁左右。不重视年轻教师的大学,是没有眼光的大学。二是青年教师是大学的未来,它们决定大学明天的成绩。培养重视青椒们的发展,也是从本质上重视大学的发展。第三,青年教师处于大学的边缘位置,最需要关怀,需要支持。关注青年教师,是大学以人为本的表现。

在各大学追求“大师”的时候,真希望有很多的大学关心、关注、关怀青椒!“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非谓有大师之谓也,有大青椒之谓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436-396836.html

上一篇:“教授分级”,以什么为价值导向?
下一篇:2010年中国“大学英雄”:那人、那事、那大学
收藏 IP: .*| 热度|

10 王进 赫英 刘进平 王涛 吉宗祥 侯成亚 纪跃波 许培扬 丛远新 刘庆丰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6: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